关于智慧的故事介绍

文章 2019-07-15 18:22:00 1个回答   ()人看过

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智慧的故事介绍,欢迎大家参考!

比黄金更贵的,是智慧

他出生在印度班加罗尔附近的一个小镇,由于家境贫寒,他连中学都没有毕业,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了。

他家有3亩多田地,像众多的村民一样,也植遍了橡胶树,但由于产量有限,每年的收入,家家户户仅仅够勉强填饱肚子。然而,他从小就不甘于一辈子过这种贫穷的日子,每次割胶的时候,他总觉得那些橡胶树滴下的不是汁水,而是流自他心中的眼泪。

这个小镇有一个独特的景象,那就是这里的土壤呈一片褐红色。在外地的旅游者看来,这的确是一种罕见的自然奇观,但在当地村民看来,这种糟糕的土壤正是造成橡胶树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个周末,他在当地惟一的那家图书馆查阅得知,这种红土很可能含有丰富的氧化铜。他的头脑里有了一个生财之道。

他立刻雇佣了一辆汽车,把一整车红土运到了几百公里外的一个铜矿厂,经过检测,这种褐红色的土壤里确实含有极丰富的氧化物。铜矿方还同意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并和他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回来一算,除去运费,他这一趟净赚了96个卢比。从此,他砍伐了自家田地里的所有橡胶树,开始变卖那些在村民眼里看似一文不值的红土。可以说,这是他为自己人生掘的第一桶金。

当村民们开始纷纷效仿,四处变卖红土的时候,他迅速在镇里开设了第一家铜矿厂,大量收购红土,并且开出了更高的价格。由于节省了往返的运费,他几乎垄断了所有的红土。很快,他就成了镇里最富有的人。然而好景不长,在当地电视台狂轰乱炸式的连续报道下,更多具有实力的铜矿厂开始进驻到这个小镇。同行间的恶意竞争,使红土的价格越抬越高。到了最后,几乎无任何利润可图了。

一天,他无意间在电视上听到这样一句话:“卡邦科技部前副部长库尔卡尼表示,过去4年中平均每周就有一个公司来班加罗尔注册,这个速度在印度是独一无二的。他马上敏锐地意识到,此时,在这个濒临班加罗尔的小镇上投资地产将会获得最大的收益。

说干就干,他迅速变卖了自己的铜矿厂,并立即着手收购村民手里的土地。由于土地遭到了村民们大规模且无限量的开挖,早已遍布深坑,满目荒夷,也不再适合种植任何的农作物,他几乎用相当低廉的价格就回收了镇里90%以上的土地。他做出的惟一承诺就是给村民们免费建设一个封闭型的小区,并安排他们的子女在其新创立的公司就业。

两年后,果真印证了他的推测,由于扩建工业园区的需要,当地政府开始大规模收购土地,且每亩地的价格高出了他当初收购价的600倍。他的举措,令那些至今还靠着开垦红土地做着发财梦的铜矿老板措手不及。靠着这一大笔资金,他终于成功组建了自己的软件公司。

25年后,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他从昔日那个整天围着橡胶树忙着割胶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开创世界知名IT品牌的跨国公司总裁。

是的,他就是号称”印度比尔·盖茨“的普雷吉姆。他一手开创的公司就是业务遍布全球的著名的维普罗软件公司。2009年,他再次被评为印度首富,其公司也名列印度三大软件公司之首。

”敢为人先,他首先把红土卖出黄金的价格,然后再告诉我们:比黄金更贵的是人的智慧。“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形容他的成功。

小木匠的大智慧

木匠出身的成功创业者,而且都是60后出生的,在我国有两位:一位是重庆的谭木匠,另一位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红星美凯龙董事长兼CEO——车建新。从一个懵懂的小木匠,到一个年创收300亿元的中国家居流通业第一品牌的CEO,而且荣获“2010年度十大华人经济领袖”,这需要超人的大智慧。读者诸君千万不要以为车建新拥有硕士、博士或海归的头衔,他的智慧不是来自于高校,而是完全来自于创业的实践和平时的刻苦钻研。我们探析一下他的创业轨迹,或许就能找到他成功的秘诀。

车建新,1966年7月出生于江苏常州的农村。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生活过得比较贫困,从小车建新就尝到了贫穷的滋味。那时候,农村的孩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刻苦读书,跳出农门;另一条就是打工学艺来养家糊口。少年的车建新贪玩不喜欢读书,而且学习成绩也不好,所以,他只能是选择打工学艺这条路。初中尚未毕业,车建新便离开了学校。他觉得读书没多大意思,再读下去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出去打工赚钱,来减轻家里的负担。

1983年,从学校出来没多久,17岁的车建新正式开始了他的打工学艺生涯。起初在一个工地上当伙夫专门给人做饭。干这种差事工资一般都比较低,而且还算不上什么手艺。做了一年饭后,车建新便拜师学木工了。车建新知道,要想学好木工手艺既要靠师傅教,还要靠自己刻苦学。为了得到师傅的技艺传授,车建新非常勤奋,而且对师傅也非常敬重。每到吃饭时,他帮师傅打饭,休息时替师傅洗衣服、鞋子;到了农忙时节,他还要帮助师傅家里收稻割麦。由于车建新勤奋好学,深受师傅的喜爱,而且其他的师傅们也都喜欢这个手勤腿快、虚心好学、尊敬师傅的小伙子,在传授技艺时,师傅们都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手艺传授给他。肯动脑筋,爱钻研的车建新在师傅们的精心指导和传授下,木工手艺进步神速。一般的人学木匠,学个两三年都难有长进,而车建新只是两年时间还没有出师,就能够自己带徒弟了。20岁时,他带的5个徒弟都出师了,他自己的木工技艺已达到了高级水平。

1986年,车建新出师之后,就自己单独揽活干了。他接的第一单生意是做一个组合家具。老板只给他一张图,问能否做得出来。车建新肯定地点头说没有问题。实际上,这活他从来没做过。为了做好这第一单生意,他认真地看图纸,查找书本,不明白的问题,他便跑到常州第一木器厂的车间里去找老师傅虚心请教。当时没有钱买材料,他硬缠着姨父把人家准备盖房的600块钱借来了。在边做边学中,车建新终于做出了第一件组合家具。店老板看完家具后,非常满意。这第一笔生意,让车建新净赚了200元。此后3年多时间,车建新就专门给客户做家具,来积攒自己的财富。

做了几年的家具,车建新发现一个问题:做家具的并不太赚钱,而卖家具的利润反而高得多。这就好比人们常说的,养猪的不如杀猪的,杀猪的不如卖肉的。车建新想,如果自己做家具并卖家具的话,利润不是更高吗?于是,车建新打定主意要自己开个家具店。他边做家具边学习如何开店。他利用做家具的空隙时间跑到常州百货大楼去看人家如何做生意,还跑到当时常州的新时代家具店去学习如何卖家具。

在经过一番充分的准备之后,1991年1月,车建新投资100万,找了一个营业面积1000多平方的大卖场,开起了常州红星家具城。店子开始的一段时间都是卖自己做的家具,生意还不错,利润也很可观。为了扩大影响,做出名气,开拓更广泛的市场,车建新在店子里代售国内的一些品牌家具。此举果然不错,店子顾客盈门,生意火爆。车建新趁势扩大了家具生产的规模。在产销两旺的时候,车建新逐步开始了增开分店。在车建新感受到家具市场潜力巨大时,他不再满足于在常州开分店了,而是把市场布局放到了整个江苏省。短短的5年时间,他在省内就开了20多家分店。随着分店的增多,销售额成倍增长。1991年时,家具的销售额还只是600多万元,到1995年时,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1。5亿元。

当车建新的家具连锁超市高速发展后,问题也随之涌现。由于扩张速度过快,管理跟不上发展的速度,人才培养滞后,流通环节没有理顺,全部由自己在做,占用资金过大,分店虽多,但都缺乏规模效益。这些问题在市场竞争开始加剧的时候,企业的利润开始了大幅下滑。到1995年底时,竟然有14家连锁店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正当车建新在苦苦思索一种新的经营理念时,1996年国家企改委组织一批企业家参加市场经济短训班并赴美国考察,他报名参加了。在美国,车建新参观考察了沃尔玛、销品茂等大型商业集团。回来后,车建新颇有感触,他探寻到了,现代商业模式应该是大卖场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满足消费者不同的个性化需求。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车建新决定舍弃旧的商业营销模式,以一种全新的商业思维和新的名称来代替原来的家具城。他在“红星”的名称后面加上了“美凯龙”三个字,变成了“红星美凯龙”,这样就富有时代特征和新的气息。在营销方式上,他把卖场全部出租给国际国内知名的品牌家具公司,让这些公司做直销。这样的话,著名品牌公司可以直接和消费者见面,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都可由美凯龙来做。美凯龙只收这些公司的场地出租费。于是,美凯龙要做的事就是买地、建商场、招商、开业。这种如同车间化的商业运作模式在当时是独创的,而且是没有竞争对手的。

果然,车建新成功了。在车建新30岁这一年,红星彻底转型为全国铺设家居销售终端——红星美凯龙家居卖场。尽管转型之初备受争议,而且艰苦守候了两年多,但是,实践证明,车建新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特别是他倡导的“1+2000>2001模式”非常成功。这就是他的1家店铺,加上2000多个家居行业的知名品牌,两者相结合获得了品牌倍增效应。让车建新更幸运的是,他的大规模买地建卖场是赶在中国房地产快速爆发之前。如今,他建商场的那些地全都升值了20多倍,高的达到了30多倍,仅是土地增值一项他就赚了100多个亿。业界对车建新的评说,他哪是在做商场,简直是在做商业地产。红星美凯龙的大规模发展,正逢商业物业费爆涨之时,所以,手持70%的商场物业很容易到银行抵押融资,因此,车建新可以毫不费力地在全国各地复制红星美凯龙的模式。

当金融危机突袭过后,许多同行经不住风暴而倒下去时,车建新的红星美凯龙却依然笑傲江湖。时下,红星美凯龙在全国各地有73家卖场,年创收300多亿元,是中国家居流通业第一品牌。

有人问车建新:红星美凯龙成功的秘诀何在?车建新笑答:在实践中学习,在市场中创造。

草样智慧

烦恼能转化成什么?

我喜欢种香草。

在台北居住已超过四十年了,住过十几个房子。不论住在多么小的房子,环境如何艰难,我都会在阳台、窗边,种几盆香草,如果有露台、有院子,我就会种得更多。

薰衣草、鼠尾草、九层塔、柠檬草、薄荷、紫苏是常种的,有一段时间,我还种了肉桂和甘草。

我喜欢香草,是喜欢拿它们来泡茶、入菜,有时在阳台种花,采一两片在口中咀嚼,就会感觉神清气爽,感恩天地有情,赐给这些不起眼的小草动人的香气与深长的滋味。

乾坤朗朗,一株小草自有它非凡的庄严。

当我咀嚼小草,抬头仰望云山,就会想到一个故事:文殊菩萨在一片翠绿的草原,对大众开讲智慧,在演讲开始的时候,他把善财童子叫起来:

“善财!去采一株不能做药的草来!”

善财童子绕着草原找了三圈,回来对文殊说:

“菩萨!遍寻各处,无不是药的草!”

文殊随手从脚边采了一株小草,举草示众,三复斯言:“天下无不是药的草!天下无不是药的草!天下无不是药的草!”

文殊是智慧第一的菩萨,接下来他开讲了伟大的思维:天下没有任何草是不能做药的,如果有一株草是无用的,那是它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同理,天下也没有任何烦恼,不能转成智慧,如果有烦恼是无用的,那是它还没有得到转化。

百草寂寂,等待有一天会遇到神农,或者文殊。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烦恼喧哗,仿佛生命中的污泥,但我们也等待着,或者会有一朵莲花,一些清淳的智能,从无名的、未名的角落,开起!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