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想象翅膀编写寓言故事

文章 2019-07-15 15:36:38 1个回答   ()人看过

如何进行寓言写作呢?我们应从把握其文体特征入手。寓言是以假想的故事或通过对事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说明某种道理,以达到教育和讽刺目的的一种文体。因而,写寓言一定要把握其体裁特征:编生动的故事,设诱人的情节,表现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因为寓言的主人公既可是人,也可是物,所以写作时要借助夸张、拟人、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讽今、以小见大,像《愚公移山》《郑人买履》《伊索寓言》那样,力求有故事,多趣味,见道理。

选文1

“十”的五天经历

前言:宋体字“十”不论正看、侧看还是颠倒看都端端正正的。但它却不甘于此,决心寻找新的生活位置,即使是身心俱变,只要能体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就行,于是就有了五天的经历……

第一天——只想上爬

“欲体现伟大价值,就要高人一等。”“十”这样想着,便开始了它第一天的行程。它先来到“又”的头上成为了“支”。“‘支持’‘支援’,这个‘支’没什么意思。”它不屑于待在“又”上,便找到了“口”,爬上去,一下子成了“古”。“‘古’有什么好?‘古旧’‘古板’——过时了的,一点也不新潮,我还是走吧……”

第二天——委身低下

吸取头一天的教训,“十”委下身来,想找个低下的位置。它来到“曰”下成为“早”,却觉得“早”也不够完好,虽有“清早、早晨”之义,但仍不免有“古”那“早先、过去”之味。于是它又来到“ノ”下,立即成为身价百倍的“千”。这回它乐了:原来委身低下也并非不好

第三天——敢于当先

“上下位置都体验了,前边怎么样?”勇于尝试的“十”又开始了它的人生探索:它找到了“办”和“尃”。“兄弟,我当你们的前锋如何?”“那当然好了。”它们异口同声地说。于是它成了“协”和“博”。“‘协作’就能‘广博’,达到‘博大’,当先锋还真不错;明天再做后卫试试。”“十”想。

第四天——处在后边

这一天“十”走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做其后卫的字。接近中午时,它又遇到了“口”。“怎么又是你?前天我爬到你头上成了‘古董’并不好。”“你可以跟在我身后啊,当个映衬红花的绿‘叶’不是很好吗?”“是嘛,那我就试试做个‘叶’。”可成为“叶”后它仍心有不甘:“老是跟在别人后边,总没有处于中心好吧!”

第五天——甘心居中

“十”悄悄地离开“口”,想找个居中心的位置,直到黄昏时它才再次遇到“口”。“口”知道它的心思,就说:“来吧,不愿在身后,就走进我的心中,成为‘田园’的‘田’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啊!”“好!那就让我成为‘田园’的一部分吧!”说着“十”进了“口”中。

后记:“十”进入“口”中便再也没有出来。因为这五天的经历让它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不论处于怎样的位置,只有努力耕耘的人,其生命的绿树才能绽放出有价值的红花。

(依据话题“位置与价值”而作)

[点评]

本篇寓言的显著特点是:处处创新见匠心。

一、作者借助“十”字五天寻找的不同位置来体现不同价值的描述,很好地表现出“位置不同,价值也不同”的主题。

二、文章的“前言”提摄下文,“后记”点睛明旨,中间的五个小标题既体现着人物行为时间的延续,又标示着本段的基本内容。如此建筑般的结构、图画式的布局,清晰地显示了文章的层次,清新醒目,过目难忘。

三、作者基于十多年“与文字打交道”的生活积淀,选择“汉字行走找位置”这一非常题材,令读者感到奇妙别致,耳目一新。

选文2

坠入大海中的两只蚂蚁

在海边,两只蚂蚁爬到一棵凤凰树上,钻到同一朵鲜花的花蕊中吮吸着花蜜。也许是这花枝曾被昆虫伤害过吧,一阵大风吹来,花枝断了,于是,两只蚂蚁抱紧花瓣,随着花枝坠入了大海。

漂呀漂,小蚂蚁首先清醒过来了,它摇醒大蚂蚁道:“哥,你看,风把我们吹入大海,趁现在离岸边还近,我们赶快游回去吧,不然一会儿漂远了,我们非葬身大海不可!”

大蚂蚁抬头一看,由于波浪的推涌,现在它们离海岸已经有10多米远了。它不禁吓得两腿发抖,声音颤抖地说:“千万不能,千万不能啊!离岸这么远,我们能游回去吗?那……那太冒险了,不是死也得伤啊!”

“哥,现在冒点险还有希望,否则,波浪越来越大,离岸边越来越远,我们就无法再游回去,到时后悔都来不及了!”小蚂蚁见说服不了大蚂蚁,便狠了狠心独自离开了花枝,迎着波浪向岸边奋力地游去。

大蚂蚁见小蚂蚁一会儿漂上波峰,一会儿跌进浪谷,不由得担心起来:“哎呀,我的妈呀,这么大的风浪,我们小小蚂蚁能承受得了吗?它肯定会喝不少咸水,吃很多很多苦的。”

就这样,小蚂蚁向岸边游着,大蚂蚁在海中漂着……突然,小蚂蚁的身影不见了。大蚂蚁感慨地叹道:“唉,我这个弟弟呀,就是固执任性,一点儿也不懂得随机应变。它不听我的劝告,没命了吧。”同时,也为自己善于变通、能够随波逐流而深感庆幸和骄傲。

可过了一会儿,小蚂蚁的头在岸边露了出来,只见它抖抖身上的海水,艰难地爬上了岸。这一幕大蚂蚁也看到了,它震惊、后悔、恐惧,却又无可奈何

风,越刮越大,浪,越涌越急,岸,越离越远。一个滔天巨浪打来,大蚂蚁紧紧抓着的花瓣终于离开了花枝,孤零零地被抛入了大海,一会儿,花瓣也没了踪影……

(依据话题“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而作)

点评

本篇寓言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获得高分,主要原因有三

一、创新的形式。

小作者深谙寓言这一文体的特点:编生动的故事,设诱人的情节,表现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这比一般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分析更具有创新意识,自然会博得读者的青睐。

二、准确的题旨。

根据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要求,作者准确地提炼出“对挫折和痛苦的态度决定着命运和未来”的观点,并把这一主旨巧妙地寓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结局之中。全文虽没有片言只语的评论,但作者的褒贬态度、观点主张却一看即明。

三、巧妙的手法。

文章借助传神的语言、心理和动作的描写,对同样遭遇挫折、同时陷于痛苦的两只蚂蚁进行对比刻画,从而使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得以逼真地显现:大蚂蚁惧怕挫折、放大痛苦、随遇而安,结局可悲;小蚂蚁直面挫折、化解痛苦、居安思危,未来光明。通过对比,反映出对挫折和痛苦的态度不同,其人物的结局和命运也不同的深刻主题。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