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放大你的格局美文
古往今来,谁的生活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任何人的成长道路都可能遭遇不幸。怎么办?谁能在不如意的现实生活中,乐观地发现生活之美,谁能心胸豁达地接纳和化解生活中的不如意,谁就可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著名诗人的命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俩年纪相仿,遭遇相同,同时考中进士,同时因参加政治革新被逐出长安,同样被长期贬谪。但因为两人格局宽广不同,他们的写作情趣、生活境况乃至寿命长短都迥然不同。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33岁。因为自感冤屈,他总是想不开,反映到诗文中,总是流露出一种无法排遣的凄苦。灵魂中涌溢出来的黯淡,把世界上的一切都染成灰蒙蒙的。你看他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笼罩千山万径,白茫茫一片,没有飞鸟,没有行人,只有江边一叶孤舟上,有那么一个披蓑戴笠的渔翁,在独自垂钓。
景是黯淡的,情也是黯淡的。渔翁在这样艰难的境遇中独守寒江,钓的哪里是鱼?分明是渴望钓到皇帝为他平反的那一纸诏书啊!
这样钓了10年,柳宗元终于有幸被召回朝廷,可谁知他刚兴冲冲地赶到长安,却被一瓢冷水冲到了更偏远的柳州。这年他43岁。“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他把有限的岁月一天一天向无限中数去,他把满腔的委屈化成了无边的凄苦,他视宽广的大道为绝路。仅仅4年,就凄惨地客死在柳州。听听他这酸涩的歌声吧:“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与柳宗元相比,刘禹锡的人生格局要大得多。刘禹锡遭贬时34岁,正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他的苦闷是可想而知的。好在他胸襟博大,积极乐观,看什么都能发现美好。他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能将辩证法用于立身处世,让自己从有限的时空中跳出来,在更高的层面上求得心理平衡。在巴山楚水这样的凄凉地区被弃置20多年,回来后成了出土文物一样的老古董,许多朋友都死了。但他却想得开、放得下,豪情满怀地唱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尽管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但他善于“忘却”自己的悲苦,忘却自己的得失,把自己放到广阔的时空背景上来关照,使自己得到了彻底的解脱。
悲观狭隘的柳宗元只活了47岁,胸怀坦荡的刘禹锡却活到了古稀之年,实在令人感叹。俗话说,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谁要想烙出人生价值的大饼,就一定得有一口用来烙大饼的大锅,也就是放大自己的格局。否则,就可能一叶障目,难以走出不如意。
其实,从某一个阶段某一个局部来看,黄河九曲,总是弯弯绕。但站在高处从整体来看,弯弯绕再多,也无法阻挡黄河入海流。
试想一下,一粒盐混入了你的眼睛,你是啥感受?如果把它放入你的水杯呢?咸味即使还有,也会淡许多吧?如果把它放入水盆里,还有咸味吗?如果把它抛入江河湖泊呢?
盐还是那一粒,为什么滋味各不同?格局使然也。眼里只盯著虫子不放的鸟儿,是不可能飞到白云之上的;只有眼里和心中装满了天地山河的雄鹰,才能自由自在地在天地之间翱翔!
你想你的人生精彩吗?请从放大你的格局开始吧。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