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己的故事

文章 2019-07-15 15:09:13 1个回答   ()人看过

有一天,晏婴在宫殿上陪侍齐景公。正是早春时节,景公感觉有些冷,便吩咐晏子说:“你去厨房给我弄碗热汤面来。”

在官场混的人都知道,此时正是和领导套近乎的最好时机,因为和领导建立起感情,靠的往往不是工作,而是生活中的事。吃喝玩乐,越是私密的事让你干,越表明领导不拿你当外人。没想到,晏子却选择了拒绝,他回答说:“对不起,我不是管你饮食的臣子。”

景公看着一眼肃然的晏子,心里有些郁闷,又吩咐说:“那你去给我找件皮衣来。”

晏子脸色依旧,回答道:“对不起,我不是管服装的。”

景公有些生气了,语气里有了质问的味道:“那么你究竟替我做什么呢?”

晏子平静地说:“我是国家的大臣。”

景公说:“什么叫做国家的大臣?国家的大臣难道不是为我服务的吗?”

晏子回复说:“所谓国家的大臣,能治理国家,辨别君臣之间的情份,让它合情合理;制定百官的尊卑,让它能恰到好处;写成条例命令,可以传布于四方。”

听完这番话,景公恭敬地站了起来。从此,他再也不敢像对待奴仆般随意吩咐晏子做这做那了。

又有一天,景公闲来无事,问晏子说:“一个臣子要怎样去效忠他的领袖呢?”

晏子回答说:“君王有危难时不随便牺牲,君逃亡时也不送他。”

景公很奇怪,“我给他土地,给他名位,可在我有危难时却不肯为我牺牲,逃亡时也不送我,这能算是忠臣吗?”

晏子说:“如果大臣的话能被采用,一辈子也不会有危难,为什么要牺牲;出的谋略能被听从,一辈子也不会逃亡外国,还要送什么。假如大臣的意见不被采用,君王有难而随便陪他牺牲,这是无意义的死;劝告而不听,逃亡时又去送他,这是欺骗的举动。所以一位忠臣要能规劝君王的过失,而不能陪他一死了之。”

景公不禁肃然起敬,郑重地点了点头,“先生说的对。”

晏子的话可不是随便说说,他是说到做到。在景公之前,齐庄公不听晏子的劝荐,对外滥用武力,对内生活糜烂,结果被权臣崔杼杀死。许多大臣听到消息都跑了,唯独晏婴要去吊唁齐庄公。手下人担心地问他:“您将为国君殉而葬吗?”晏子说,“难道他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我为什么要为他而死?”手下人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逃跑呢?”晏子说:“难道国君的死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要逃跑?”说罢,径自闯进崔杼家,脱掉帽子,捶胸顿足,扑在齐庄公的尸体上号啕大哭了一场,然后起身离去。崔杼碍于晏子在国人心目中巨大的影响力,只能眼看着他扬长而去。

做事有原则,即使是国君的要求也会拒绝;起止有分寸,即使为臣的忠诚大节也有自己的尺度。一个人要赢得尊严,就要学会拒绝,而不是事事顺从。只有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据说,晏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长相实在有些困难,可他却成为春秋后期分量最重的政治家,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