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的效果分析论文
呼吸内科患者通常病情危重,年龄高,呼吸系统功能弱,机体抵抗力差,极易受感染,因此一直是临床护理的重点关注对象。呼吸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存在大量隐患,加强风险管理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危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对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通过临床实践,为其应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详情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源于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244例住院患者,其中对照组男148例,女96例;年龄38~75岁,平均(58.6±5.4)岁;均为已确诊为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包括COPD、哮喘、支气管炎等。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22例,两组患者均已排除合并严重视听功能障碍、精神异常或合并其他重大外科疾病,临床基线资料组间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风险管理的应用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风险管理,详情如下。1.2.1风险识别: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抽取了历年我院呼吸内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资料,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参与讨论,分析增加护理风险的具体原因,如:常规护理操作不规范、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不熟练、急救器材及药品使用不当、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差、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责任感不高、未落实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以致患者和患者交叉感染频发等。1.2.2护理风险分析:明确呼吸内科潜在风险后,通过对导致护理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多,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和压力大,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护理人员均为实习护士。间隙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均比较薄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够熟练。同时,院方对护理人员缺乏足够重视,未全面落实培训工作,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始终停留在原有水平,思维观念、知识技能未能做到与时俱进,无法很好地满足与日俱增的护理需求。另外,病房内相关医疗器材、药品配置不全,设备老化严重等,均会增加意外事故的发生风险。1.2.3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护理风险防控制度,组建风险管理小组,以便能及时察觉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通过及时妥善的处理,防患于未然。拓展护理人员工作队伍,通过合理排班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使其在工作中能够保持充足的精力,专注工作。院方应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鼓励护理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增强其责任感和风险防控意识。同时,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各病房一应急救设备、急救药品均应配置到位,积极优化病房环境,更换陈旧设施及病床,全面排查病房内的安全隐患。
1.3评价指标
结合岳艳玲等发表的文献报道,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文研究数据作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效果
2.1两组护理质量
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80.12±7.14)vs(94.29±5.18)、(81.23±6.02)vs(93.13±6.33)、(82.05±6.03)vs(93.52±7.34)],两组比较P<0.05。
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责任差错事件、护理技术缺陷事件、护理意外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8.20%vs0%、5.74%vs1.64%、3.28%vs1.64%、17.21%vs3.28%),两组比较P<0.05。
3讨论
护理风险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病房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有报道称,风险管理的应用,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呼吸内科护理差错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我院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通过对既往护理差错事件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护理风险因素,为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取得满意效果,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故认为风险合理在呼吸内科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具备于临床推广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姜慧芬,郑云仙.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67-68.
[2]张淑琴.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8):2189-2191.
[3]李芳莲.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4):188-189.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