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议论文:我们有自己的礼仪文明

文章 2019-07-15 14:00:02 1个回答   ()人看过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他三国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为什么要在这些地名前加一个古字。那是因为巴比伦已经消失,古埃及、古印度的文明也已不复存在。唯独中国5000年的文明传承没有简断。中国人有着自己独特而悠久的文明史。

文明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部分,青铜器、璧玉、瓷器、书画等见证了灿烂的中华物质文明。自古就被尊崇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更有着自己严谨的礼仪规范。我们的先人是很注重文明礼貌的。

几乎世界所有的著名博物馆,都藏有中国书画、瓷器、古鼎。中国有理由为自己的物质文明而自豪。然而我们的礼仪文明却在逐渐消失,中国人的许多陋习,常常被西方国家嗤之以鼻,作为不文明的佐证。这一方面说明老外并不了解中国,同时也说明我们自己在糟蹋先人的懿范。常州籍的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会见一位美国学者时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所谓“礼”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来的行为规范。

“礼”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这个和谐包括四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和谐、人际和谐,以及自身的和谐。礼的本质在于相互尊重,所谓“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表达的就是相互尊重的中华礼仪文明本质。

敬是尊重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礼记》开头第一句就是“毋不敬”。对长辈、对同事不要有不敬之心。尊敬可以在日常生活行动中得到体现。比如在重要场合,步履稳重而不轻浮,更不能在人群中乱窜,这叫做“足容重”;与人交谈或听别人讲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不能心不在焉。这叫做“目容端”;在礼仪场合不能吃东西,一边吃东西一边与人讲话就很不礼貌。与人交谈时,声音要尽量放小,这叫做“口容止”。这些虽是琐事,但它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素质。

雅,也是文明的内容。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是说,一个人如果强调了质朴率真,而忽略了文采风度,那么就会显得粗野。我们现在有些人,出口成脏,还振振有词的说什么“我是大老粗”。好像大老粗就高人一等,就可以不讲文明似的。但光有文采风度而缺乏质朴率真的秉性,就显得虚伪。文中的史,本意是指宗庙里的祝史,或官府之书吏,这些人往往显得虚伪,所以“史”在这里当轻浮虚伪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意思是: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举止过于谦恭反而让人觉得虚伪。只有质朴的本性与谦和的文采兼备,才能算得上君子。这就是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模式,这个模式一直被我们当作文明形象的典范。

西方人在这方面似乎并不十分注重,他们有时很绅士,有时又很鲁。他们有时西装革履、领带笔挺。显得很有风度。有时又坦胸露乳,非常随便。我们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很快就学会了他们粗鲁的一面,许多小姑娘的上衣越来越上,裤子越来越下,中间露出一大截。老外说中国人粗野,其实我们有许多粗野,都是跟他们学的。

我们现在似乎过分注重了西方文明,而忽略了自己的文明传统。比如现在的礼仪培训,就有许多如何结领带、如何切牛排、如何涂口红,乃至如何与异性贴脸,什么场合吻额头,什么场合吻手等礼节。理由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其实改革开放不仅仅是要我们了解世界,同时也要让世界了解我们。应该让他们知道,我们有自己的文明,有自己的礼仪文化。在礼仪培训中,我们就应该多讲讲“足容重”“目容端”“口容止”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也让老外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彬彬有礼的民族,中国人无需更多的效仿老外,而是要展示我们自己文明。

2011.8.25.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