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必修技术课教学模论文

文章 2019-07-15 12:58:47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要:羽毛球专修课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专修课之一。专修课的教学模式科学与否极大影响羽毛球专修课的开设质量。本文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必修技术课的教学模式构建做探讨。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学专业羽毛球必修课教学模式

羽毛球的教学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羽毛球运动是意识、技战术、体能、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由于羽毛球技术复杂,教学内容多,羽毛球教学对学生体能和心理能力都有很高要求,但现阶段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羽毛球技术基础薄弱,很多教师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技、战术的学习和运动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结果学生技术水平提高较大而教学实践等能力低下。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课的教学与训练中如何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扎实的基本功同时注重加强对羽毛球意识的培养是当前高校羽毛球必修课教学与训练的新方向。新的羽毛球教学指导纲要中强调指出:“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并突出教学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分析研究原有的羽毛球必修技术课传统教学模式,发现其优势和弊端,并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建立新的羽毛球必修技术教学模式体系意义重大。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目前现行的羽毛球必修技术课教学经常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是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系统掌握知识和技能有着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中学生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的中心是教师和教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学生被动接受学习。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对教材教法缺乏“创意思考”的余地。整个教学过程缺乏探索性课题,缺乏师生问答、小组讨论、验证学习等环节,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用“练”的规律制约了“学”的规律;以“教”的尊严限制了“学”的主动,不利于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笔者建议采用“以培养基本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和“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相结合。

一、教学基本内容系统全面,突出个性发展。

在羽毛球教学实践中,除了关注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教学能力,经常采用“以培养基本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准备部分安排学生进行羽毛球战略战术、正手反手高远球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实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教学能力,加速由“学”到“教”的转化过程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方面,羽毛球的运动基本技术,如发球技术、发球的站位方法、接发球技术、接发球的准备姿势、接发球的站位方法、接发球的方法、基本步法、羽毛球步法的特点、击球技术等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关于羽毛球的一系列相关内容,如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战术及其运用,包括战术指导思想、单打基本战术、双打基本战术、混合双打基本战术等,也要让学生充分掌握。

在传统的教学中,羽毛球教学方法包括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纠正错误法、游戏法和比赛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授课内容等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和教学阶段灵活变换。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作用都是相对的,没有一种是毫无用处的,也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作用大小是随不同对象、不同教学阶段而不断变化的,所以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不同的组合。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传授运动技能。并且用重复训练法,按照示范让学生学习、模仿,从而达到学会和掌握规范动作的目的。相似动作模似练习法是指运用动作技能的迁移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些动作结构和用力环节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找出共同的规律并加以科学引导和合理安排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技术动作,加快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为促进技术动作更快掌握,用学生所熟悉的其它相似羽毛球技术动作练习,加深羽毛球技术动作环节的掌握,如掷羽毛球、掷垒球、掷石子等动作都相似羽毛球上手击球的动作,加深“抬臂、举臂、闪腕”等一系列动作环节的感性认识。此外,为了促进学生理解动作,用形象的比喻。如:握拍如握手;握拍的松紧如同抓住小鸟要既不让它飞走也不捏死的感觉。再如网前正、反手的挑球动作,主要是前臂完成内旋、外转动作,为了强化前臂内旋、外转动作,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体前作划“∞”的练习。从而有得于学生快速地掌握技术动作。徒手挥拍的练习,也是羽毛球必修课上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羽毛球运动的挥拍速度,主要和击球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和前臂、手腕、手指的快速力量素质有关,击球动作不正确、不协调,必然会影响人体在击球时的发力,挥拍的速度也就受到影响。所以,进一步纠正和完善自己的技术动作,提高自己身体的协调性,是提高拍速度的首要环节。徒手挥拍的练习就可进一步纠正和完善自己的技术动作,提高击球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从而提高挥拍速度,以及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多球练习法用定点发球或给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多球练习对掌握技术、提高技术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多球练习不会因为场上运动员击球失误而中断了连续击球的机会。多球练习法可以用于不跑动或少跑动的情况下熟练基本技术;也可在跑动当中练技术、练球路配合和提高身体素质。多球训练是羽毛球项目常用的提高专项耐力的训练手段。多球训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球数、组数和不同的轮换人次均会对训练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专项特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一技术(包括手法和步法)结合起来进行练习称为组合练习。这种练习的特点是通过一定的套路配合,把手法与步法、进攻与防守等技术在前场和后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基本技术在比赛中的实效性。进行组合练习时,最初应将移动路线和击球落点固定下来,以便掌握综合技术,然后再过渡到不固定移动路线和击球落点上的练习。

二、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促进。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羽毛球必修课教学模式应坚持人本理念,体现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对知识、技术、技能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给学生提供羽毛球项目的完整的概念,突出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个性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中特别要强调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一定创造能力的体育教育专门人才。具体有以下几点要做到:

(1)创建良好的教学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适合该项目的教学条件,是保证在短时间内形成正确动作技能的有效条件,起到一种非自然强化作用。

(2)培养部分学生骨干,让其在教学中起到“小先生”的作用,提高非自然强化反馈信息的传输量和利用率。

(3)确定练习的适宜难度负荷。在教学中,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础水平,来设计练习难度负荷,使练习的方法和手段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从而发挥项目的自然强化作用。

(4)利用标志点、物等教具来调整练习难度。标志物、点等教具在教学中可用来对学生练习中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帮助和限制,以突出强化作用事件,使本来完成困难的练习变得轻松自如。

(5)充分利用身体各感觉机能的相互作用。各感觉机能相互作用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先决条件,充分发挥视、听、位置、皮肤感觉与身体感觉的相互作用,能强化正确动作,消除错误动作。

(6)适时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对学生动作技能形成过程的评价,有助于学生的练习始终处于积极的认识活动之中,防止机械练习,可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程度。

(7)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比赛。使学生在比赛实践中体验运用技能成功的感觉和失败的教训,有利于强化作用事件的发生,以教学比赛来强化所学技能。

运用“以培养基本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和“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羽毛球必修课教学,无论是对学生技术的掌握,还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都有相当的促进作用,且均优于常规教学模式。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师成为教学内容的决策者和教学实践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的和消极的“客体”变为主动的、有个性和自我追求的“主体”。因此,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知识的阶段性和系统性,促进教学环境的和谐并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以培养基本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和“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羽毛球教学中的效果优于常规教学模式,其在羽毛球必修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李建等.浅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教育战线,2000

[2]王淑英.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技术课教学模式的现状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6

[3]乌尔里希·菲舍尔、乌韦·沃尔夫著,王悦译.《羽毛球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