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尽怕三十小尽怕初一的春节民俗故事

文章 2019-07-15 12:17:53 1个回答   ()人看过

农历月份有大月小月之分,大月称“大尽”,小月称“小尽”,腊月大(30天)就是“大尽年”,腊月小(29天)则称“小尽年”。一些地方常有算错大尽小尽闹出把初一当除夕或把除夕当初一过错年的笑话,因此民间有“大尽怕三十,小尽怕初一”的说法。

两天的活儿一天干

老天津卫可不会犯这种错误,因为咱们过年讲究“精益求精”。就用忙年来说,绝不能因为赶上小尽年就把过年的准备全都提前一天,依然按部就班地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扫房,直到二十八,往年的日程表上应该分作两天干的活儿只剩下一天的时间,转天就到除夕了,怎么办?简单,把两天的活儿凑到一天干,哪怕二十八这天忙得四脚朝天,也得在天黑之前把它干完。

除夕的米饭过年的面食

天津是移民城市,风俗习惯传承自四面八方。古时候,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面。根儿在安徽的天津人,除夕要吃年(米)饭。后来,移民带来了各地的生活习惯,初一之后的主食改成了北方的面食,才有了“二十八白面发”的年俗。和山西山东蒸馒头做年礼不同,卫嘴子把此等美味留下来自家人享用。

过年吃面食,有两个好处:一是面食在发酵和蒸制时会发起来,象征来年会发财发家;二是老例儿过大年不蒸东西,提前做好的面食熥熥(tēng)就能吃,比预备米饭方便。

旧年月,年前蒸的主食至少得够家人和访客吃到破五,甚至得吃到灯节,为了保证一家老小吃不腻,津门的巧手主妇挖空心思翻新面食的花样,做出了馒头、蒸饼、豆包、枣卷、糖三角等,蒸好后还得拿食色(shǎi)挨个打上红点,增添喜气。

“二十九,贴倒酉”

除夕的前一天,老天津卫讲究得贴倒酉,寓意“每天都有”。贴什么?贴“八大红”。分别是门神、春联、斗方、春条、吊钱、窗花、年画、绸编。这里面可是处处有讲究,一门子的学问。就拿吊钱来说,必须挂单数,大门五张、门楣三张、门窗每扇一张,正面朝外地贴在外侧,只能粘上边,得让下摆随风舞动,还不能被撕破刮走,什么原因?相传有个穷神叫马氏,民间俗称“扫把星”,本是姜子牙的前妻,她做人时一辈子嫌贫爱富,封神后偏爱造访富裕人家,让他们受穷。为了避免过年时穷神造访,大家就在门窗外挂上破破烂烂的纸条,把自己伪装成穷人,万一纸条掉了,就意味着穷神要进门,后来,破纸条就演变成为今天的吊钱。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