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生打工看中美文化差异论文
摘 要:美国高中生较中国高中生在课外打工上的群体积极性不仅是中美教育体制大相径庭的结果,更是文化差异的体现。该现象反映出独立自主的美国核心价值观,折射出中美文化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高中生打工;独立;价值观;文化差异
很多美国高中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打工,这种现象在暑假极为普遍。他们有的在快餐店当服务生,有的在超市当点钞员,还有的在杂货店做搬运工。中国高中生日常课业繁重,即使到了暑假,也以补习学业为主,高中生打工现象十分少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8年样本调查显示: 74、4%的美国高中生打过工,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仅为4、8%。美国高中生打工的原因综合:73、3%的人为赚钱而打工,同时有44、3%的人为增加人生经验而打工。
一、 独立自主:美国的核心价值观
美国高中生打工的群体积极性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从宏观环境看,美国从法律、政策上允许并鼓励年满16岁的青少年打工。联邦法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将青少年工作纳入法律范围。美国劳工部鼓励高中生课余或暑期打工,并为高中生提供工作培训等相关帮助,由旗下就业和培训局(ETA)负责。笔者曾与一名美国外教就该问题进行交流。他在高中四年坚持打工,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打工使他获得经济自主权:即使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也很少,要想负担电子产品等额外消费或私立名校的昂贵学费,打工赚钱是重要途径。第二,打工经历提升了他的综合素质,一定程度上有助大学申请。与中国高校不同,美国高校招生不只以学习成绩、SAT分数为依据,同时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校园活动和课外实践等。
这种社会环境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的独立价值观。高中生打工反映出两个维度上的独立观。第一是经济独立:自己打工赚的钱由自己支配,高中生获得经济自主权。即使在中产阶级家庭,父母也不会给高中生提供足够的零花钱,而是让他们自食其力。这反映出高中生的经济需求并不是由家庭经济情况决定的,Lillydahl 指出“在打工的高中生中,只有不到10%的人将其赚得的钱用于维持家庭需求”,“工作能使学生承担起更多责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他们对社会工作的信息储备”。第二是精神独立,独立的意识根植于美国人的思想中。自17世纪欧洲人漂洋过海踏上美洲大陆起,贫瘠的土地和重重困难就塑造了移民独立自主的观念。独立也是美国文学界永恒的主题,著名超验主义文学家爱默生对独立精神的宣扬在《论自立》中得到了突出体现:“每个人在求知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时期—当他坚信嫉妒是无知的表现,模仿无异于自杀,人要能屈能伸。尽管宇宙的广阔不乏善举,但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连一粒玉米也收获不到”。独立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影响从小时候孩子通过做家务获得报酬可见一斑。
二、 中美历史文化及观念差异
中国学生打工表现消极一定程度上受到教育体制的影响。沉重的学业负担挤占了学生课余活动的时间,“独木桥”般的高考制度更促使学生在假期也参加无数补习班。但体制的因素源于意识形态的差异。
一方面,历史文化差异不可忽略。中国受到历来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偏见。在封建社会严苛的层级制下,科举选拔人才是垄断性的晋升机制—读书是唯一出人头地、获得社会地位的机会。在今天的中国,即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读书并不一定能获得成功,“读死书”的人受到社会的讽刺,但大学高等教育相比职业学院仍享有更高的社会认可度。高考对于绝大多数中国高中生及其父母而言,意味着人生的“转折点”,进入一所好的大学至关重要。美国并没有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高中生毕业后,可以自主选择进入社会工作,申请大学,或者先体验生活—寻找个人兴趣特长—之后再决定继续高等教育,美国高中生在抉择上拥有更多自主性,美国父母也会下放更多自由权。
另一方面,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观念差异也对中美高中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中国,一种普遍的教育观是:高中生的首要任务甚至唯一任务就是学习,这种观念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社会中极易演变成为群体心理,当学习成绩在当今中学教育体制下被认定为最高甚至唯一评价标准时,这种集体心理规范了大众的意识形态,课外活动和暑期打工被排挤到中学教育的角落,是集体认知的盲点。而在美国,个人主义观念则强调个人的差异化发展,高校申请评判标准多样化,社会对学生的评定也不局限于学习成绩,而是鼓励学生发展个人特点,这种个人自主的意识在美国中学教育模式上得到良好体现。曾本友指出:“美国高中质量极性追求不仅指合格和优异间的差异,还指个性化差异,并从考试内容与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形成了为研究型人才奠基和培养大批合格劳动力的教育模式。”这种个人自主的意识使美国高中生更倾向于从打工等课外实践活动中发觉自己的特长能力,不局限于书本学习。
参考文献:
赵霞,孙宏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消费意识与行为的比较研究(下)[J]学生发展与德育管理 2008(11):46—47、
曾本友、中美高中生质量极性追求与教育模式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9(9):19
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167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