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鲁迅的《药》反思

文章 2019-07-15 09:08:24 1个回答   ()人看过

记不清多少次与学生一起学习《药》,至少有五六次了。

过去讲《药》大都是老师主持课堂,老师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参与讨论。尽管课堂也颇为热闹,学生参与也颇为踊跃,但是,我总觉得不过瘾。

此次又一次讲授《药》,面临新困难,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或者对鲁迅不感兴趣,或者对这篇《药》不感兴趣。

怎样才能让生活在现代北京城的学生的对《药》感兴趣?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走老路肯定不行!我费了一番心思。

我做出一个决定。

一上课,我就宣布:今天我们学习鲁迅的《药》,这篇文章由同学们自己学习。我只作为普通的一员参与大家的讨论。

学生感到新奇。

我说:这篇文章,我要说几句话,

第一,他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后来又收在《呐喊》文集中。

第二,它是以秋瑾的被杀为背景的。秋瑾死于1907年。大家先自己通读一遍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大家共同解决。

于是响起了哗哗的翻书声。

之后出现一片静寂,学生读特别认真。看出来,学生热情特别高涨。

但静寂是短暂的,刚过一会儿,就有人提问题:216页那个窸窸窣窣现在不用了吧?怎么鲁迅净用冷僻字!我答:已经不属于常用字。又有人问:218页古□亭口中那个大方框干嘛不直接写出来?我故意说:我也不知道,可以留下来作为问题,待会儿大家一起讨论。

诸如此类的小问题,在学生自读过程中不时提出来。不知不觉,一节课过去了,不少同学已经读完了。还有少部分同学没有读完。

但时间有限,课上的阅读,只能安排一节课。

我要求同学们课下去阅读。

接着,我提出了几个要求:第一,你认为鲁迅写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揭示什么?第二,你觉得,这篇小说中,哪些细节、哪些特点、哪些用词、哪些笔法、哪些安排,终归是哪些细小的方面,特别有意思,特别耐人寻味?

关于题旨的讨论

接下来,已经是另外一天的语文课了。这是两节连堂课。

我首先发言:

大家通过阅读这篇小说,觉得这是一幕悲剧,还是喜剧?本来我想问:鲁迅的主要的目的是想揭示什么?但是,我觉得,那样问,似乎太直奔主题,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和把握,所以,我就从悲剧、喜剧的角度去发问。

学生答:自然是悲剧。

是谁的悲剧呢?我追问。

一同学说:是华老栓这样的人的。

又一同学补充:华老栓这样的群众太愚昧、麻木。

我接话说:哦,是愚昧、麻木者的悲剧。

又一同学说:我记得,应当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我说:你大概读过与鲁迅有关的书吧?

她点点头,又补充说:初中学《孔乙已》的时候,老师这样讲过,鲁迅的大部分小说大体都能如此去理解。

我说:你说的对,而且本篇就可如此解读。

又一个同学说:我看,也是揭示夏瑜这样的革命者的悲剧。

我提示他:具体说。

夏瑜是为了解救华老栓这样的下层群众而死的,可是他们却把他的血给吃了。

我故意说:这不正是得其所哉吗?夏瑜革命,是为了华老栓这样的群众,而群众吃了他的血治病,他的血不恰好为人民而流吗?夏瑜应当高兴才对,怎么能是夏瑜的悲剧呢?

学生答:不能那样理解,夏瑜流血并不是为了让华老栓去吃他的血,而是为了推翻一个旧制度,建设一个新国家,让华老栓们过上好日子。不是让他们去吃他的血。

我说:你认为,华老栓知道夏瑜的血是为他们而流的吗?知道夏瑜们革命的这种意义吗?

学生说:当然不知道。因为华老栓不知道,所以他才让儿子吃夏瑜的血。

我又问:大胆想像一下,如果夏瑜地下有知、地下有灵,知道华老栓们把他的血吃了,高兴不高兴?我仍然追问刚才的话头。

学生说:当然不高兴。

我又说:吃了革命者的血后,病治好吗?

学生答:没有。

我再问:夏瑜建设新国家、建设民主社会的革命目的实现了吗?

学生:也没有。

我追问: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大概也因为群众不了解他们,没有让群众一同参与。

我说:所以,请一个同学总结一下,这小说总体上写的哪两种人的悲剧。

一学生说:首先是夏瑜这样的革命者、先驱者的悲剧。(我插话:是先驱者的悲剧。)同时又是华老栓们的悲剧。(我插话:是麻木者的悲剧。)是双重悲剧。(我插话:非常好!)夏瑜们没有启发群众参与,导致革命没有真正成功,是悲剧。华老栓等愚昧麻木的群众却却吃了革命者的血,不知道革命者的血为他们而流,又是悲剧。

我又接话总结:他总结得非常精彩。我可以换句话说,先驱者是醒着的人,麻木者是睡着的人,所以,这是醒着和睡着的双重悲剧。此情此景,可以说是国家疾未治,群众病未医。这就是鲁迅笔下当时中国的现实。我把醒者悲剧,睡者悲剧,国疾未治,众疾未医,双重悲剧板书在黑板上。

上面,实际是对作品主旨的讨论。

讨论到如此地步,我已经基本满意。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