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美文六一忆童年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我的六一儿童节,是在遥远的过去,都三四十年前了吧!可是当时的情景那么清晰,仿佛是在昨天。
红小兵
小学一年级的下学期,我加入了少先队,那时候叫“红小兵”。是一年级第一批,能加入的人很少,也算是佼佼者了。想着就要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心里甭提多美了。一天,老师通知我们要参加红小兵入队仪式。我作为中队长,是两个护旗手之一。当务之急是做红领巾。学校统一做,每人要交二寸布票和一毛二分钱。我放学后急急忙忙跑回家,给母亲通报了入队的好消息,并要布票和钱。母亲很高兴,可是表情有点不大自然,小小的我看得出来母亲有点为难,也基本猜得出是钱和布票的原因。因为当时七岁的我,已经有了几次赶集卖鸡蛋的经历,一个鸡蛋才卖五分,一只勤快的鸡也最多一天下一个蛋。我没敢再说话。
第二天早饭前,母亲给了我一毛二分钱。
说:“咱家没布票了,你去给姥娘要吧。”
我心里不情愿,也不敢多说。喝完粥,匆匆忙忙往姥娘家跑去。我们是一个村子,姥娘家在村南。
一进院子,我就喊:“姥娘!姥娘!”
姥娘赶忙迎出来:“慢着点跑!”犹犹豫豫
我犹犹豫豫把事情原委说了一遍。姥娘没说什么,走进黑黢黢的里屋,悉悉索索了一会。出来递给我两张花花绿绿的布票:“去交上吧!”
于是,我得以在入队仪式上,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在众同学艳羡的目光注视下,昂着头,齐步走,护卫着鲜艳的队旗,走向队伍最前面。阳光灿烂,红旗飘飘,歌声嘹亮。那时候,真是热血沸腾,是多么骄傲!多么自豪啊!
表演唱
尽管我们是农村学校,六儿童节也有一些庆祝活动,演文艺节目,就是主要活动。
往往六一前,老师就要抽出一部分学生排节目,都是属于有点表演天赋模样周正一些的,我有幸在列。反正老师学生没有一个真正培训过怎么演节目,能识简谱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专家了。于是,大家充分发挥各自想象力,节目参差不齐。一般是独唱、小合唱(叫齐唱更为合适)、表演唱,五个年级十几个节目。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表演唱《绣金匾》了。
我们六个女孩子,下课后在教室里,一句一句唱,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配上动作。最后一个动作一定是大家凑在一起一亮相的样子。有时候别出心裁,两个同学腿一弓,另外一个瘦小的同学两只脚站在她们的膝盖上,再做出个张开手臂的动作,很有难度!得练习好多次,才能配合好。但样子很酷!演出时,往往博得热烈掌声。
有一年,县文化馆派专家下公社指导文艺工作。我和另外一个女同学去公社参加培训一周。是一个大胡子吴老师,会弹风琴,嗓子浑厚很有穿透力。我第一次听到风琴的美妙,也是第一次听到嗓子里发出那么好听的声音!他教我们唱歌,弹着琴给我们伴奏。原来有伴奏的歌声是那么动听!我非常激动,也非常勤奋地学习。
后两天,老师教我们表演唱编动作,其中,就有《绣金匾》。看了老师的动作,佩服得五体投地!再想想我们的自创动作,简直是羞惭万分无地自容了!
劳动课
那个时候,农村孩子有“麦假”“秋假”,过麦过秋要到生产队劳动。而平时,每星期都有两节“劳动课”。而劳动课,却是品学兼优的我的软肋!
学校都是有一块田地的。那田地就是为了给学生上劳动课的。所谓劳动课,其实老师是最省事的了,农村孩子大 部分都会种地,一些年龄大的男孩子干农活很在行。老师在一边看着指挥就行。而我,年龄小,在家又不怎么干活,在劳动课上就成了尴尬人,也就做了一些尴尬事。
记得也是这个季节,要种地瓜了。一般分工是这样的,把芽苗按到垄上,浇水,覆土。大致三拨。前后活计有些技术含量,我根本干不了,只好干浇水的活,浇水要到河里去抬。可是抬水是力气活,同学都不大愿意和我搭伙,因为我力气小,和我抬水,水桶在偏向自己一大块我仍然走不快,还磕磕绊绊的,总是拉了人家后腿。还有割草,抗石头,摘花椒,我努力过,可是总是不行。这样一来,每个学期,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优秀班干部等等奖状我都有,唯独颁发劳动能手奖状的时候,我都惭愧的低下头去!
我们那一代的六一,也就有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没有生活的富足,没有精美的礼物,没有父母老师的精心呵护,就像一棵棵小树,种在旷野中,风吹日晒,任其生长。我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进行了音乐的启蒙,得到了劳动的磨练,也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成长长大!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