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实训教学研究的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倡导复合型、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而实际上,由于实训教学环节的缺乏,报关货运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强、操作技能欠缺的问题,从而影响其顺利就业和长远职业发展。本文从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开展实训教学的重要意义,并重点阐述了进行实训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报关货运专业 实训教学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市场经济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掌握报关、报检和国际货运代理的基本技能、方法,能在各类报关货运企业从事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报关货运中的基本单据的缮制和操作;熟练使用各种办公操作软件,具备较好的协调组织和交际沟通能力。
我国高职院校作为报关货运人才的培养单位,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报关货运人才的重任。各个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上均以复合型、实用性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资金、师资等种种问题的限制,导致实训教学环节的缺失或不足,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不强,操作能力欠缺的问题,没有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无法满足报关货运企业的人才需要,同时造成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并影响了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因此,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的实训教学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和途径,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目前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现状:
1、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实训课程设置较少,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沿用了本科院校的模式,理论课程设置较多,如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概论、国际商法、海运地理、商品检验检疫等,但像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进出口商品归类技巧、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等实践性课程却较少。
2、 其次,在师资力量上,教师本身缺乏实训经验,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的教师没有从事过实际报关货运工作,仅仅对理论性知识掌握得比较充分,而对实际报关货运流程的了解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这就客观上造成教师在授课时侧重于理论教学,忽视实训教学,从而导致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
3、 再次,在实训设施配备上,校内实训设备匮乏,无法满足实训教学需要。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由于资金问题的制约,在实训室建设上步伐缓慢。很多高职院校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向生物、机械、化工等理工专业的实训室建设中去,而报关货运实训室的建设还处于空白状态,有的甚至实施多媒体教学都存在困难。
4、 第四,在实训基地建设上,高职院校缺乏长期合作并行之有效的实训基地。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缺乏实训基地已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难题。由于学校和企业有不同的发展目标,相互联系和沟通较少,从而造成学生实训机会缺乏。尽管学校和企业分别拥有教学和实训资源,但由于合作模式等原因,多数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上力度不够、收效不明显,从而制约了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重要意义
1、 通过实训教学可以深化报关货运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体现本专业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
就培养目标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培养与我国经济建设相适应,掌握报关、报检、国际货运相关理论和实务知识,熟悉海运、空运、集装箱运输以及多式联运相关业务和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通过在实训室实施实训教学,学生可以总体上把握报关货运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增强学生对所学理论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得以顺利完成。
2、 通过实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实践业务操作技能
就专业设置看,报关货运专业按“实际、有用、有效”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加大实训课比重,使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通过实施实训教学,让学生进行报关货运环节中填单、制单的实际操作,同时进行角色模拟扮演,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
3、通过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提前熟悉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就校内和校外实训情况看,通过在校内设立专门的报关与国际货运实训室,安装报关、国际货运模拟软件,使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同时,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学资源和实训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不仅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岗位,也让学生提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从而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三、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途径
1、 改革课程设置,提高实训课程比例,突出实践技能培养。
高职院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结合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本着“理论够用、技能为主”的原则对课程设置进行大胆改革,逐步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课程的设置要更加注重实训,突出实训环节,大幅度删减理论课程,增加实训课程,在学时安排和授课内容方面向实训课程倾斜。同时,继续根据社会需要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设置相应课程,如开设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外销员等资格证考试的相关课程,通过教学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以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从而为学生顺利就业增加一项重要的砝码。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具有实训经验的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懂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技能。培养一批适合本校特色的高水平的教师,成为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具体做法上,可以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提升专职和兼职教师教学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首先应该鼓励本校专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到报关行、货代公司挂职锻炼、外出进修、参加相关会议,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可以聘请海关、货运公司、商检部门、银行国际业务部等报关货运有关单位的专家和教师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吸收最新的报关货运方面的信息动态。其次可以打破学历、职称界限,聘请一批具有生产、管理一线实际操作经验的优秀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积极拓宽“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来源,打破师资来源以高校研究生为主的做法,鼓励社会上从事实际报关货运工作的优秀人才到高职院校任教,这样既有利于加强实训教学工作,又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一举两得。
3、 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资金投入,为实训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模拟实训教学是报关货运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训可以使学生熟悉报关货运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从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内报关货运模拟实训室设备除包括计算机、配套网络、投影仪、业务流程沙盘和挂图等硬件外,还包括软件设备,例如购买专业的符合教学要求的报关货运软件,既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使学生增强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还可以模拟填写报关单、报检单、国际货运单等各种单证,并可以章节练习和自测习题等形式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扮演报关员、海关官员、货运代理人、承运人、托运人等角色,熟练掌握报关货运中的商品归类、货物申报、关税缴纳、货物托运和承运等各种业务技能,真实体会报关货代业务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以及面临的具体工作,为将来步入实际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4、 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步伐,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合适场所和岗位
实训基地建设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环节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连接学校和实习就业单位的桥梁,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首先,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各高职院校应积极谋划,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借助企业的实训资源和资金优势,不断拓展实训空间,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与当地报关行、货运代理公司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其次,校外实训基地建成后,除定期可以向基地派遣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实习外,还可聘请实习基地经验丰富的报关、货运人员参加教学培训工作,协助教师一起完成学生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再次,通过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培训服务,促进企业资助学校的实训室建设、指导学生的实习就业等。学校也要适时承担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改革项目,向企业转让新成果,向企业职工传授新技术发展所必须掌握的新知识,从而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发展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何学坤,刘淑芬,《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 2006, (9) : 141 — 142。
[2] 张汝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 (7) : 105 — 107。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