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媒体技术与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微格媒体以它独具的文图声像并茂,信息量超大,互交性极强的技术特点而迅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本文将从微格媒体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诸多优越性,通过现代微格媒体技术,结合当前高职声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教学手段和优劣互补的新形式,新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微格媒体 声乐教学 高职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和发展,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活动影像并茂以及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的特点,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有利于情镜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究,勇于创新,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教学信息量之大 效率之高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实施,各种媒体教学课件在大学和中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微格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也逐渐被广泛认识,在声乐教学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微格媒体在声乐教学采用的是教室由一对一授课模式,即老师在上课时用微格媒体进行辅助的教学。一改往日那种传统的单一的声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从单一狭隘的音乐技能转向多学科结合的多元音乐文化教学。
在当代音乐学科发展的形式看;音乐门类向精细化发展,与其他学科交织形成了音乐多维度学科,其知识总量也是呈几何式递增,反应在声乐领域主要表现为歌唱理论的不断丰富。新的歌唱技巧与风格不断涌现,歌唱机理的研究也不断加深,使其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越来越多。高职声乐教学要针对学生个性的特点,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演唱技巧,听觉能力,节奏感和音乐素养等多种因素结合的提高。所以,高职的声乐课时紧张显得比较突出。利用微格媒体教学,可以省去非技能方面共性理论的重复课时,会明显提高课堂容量。利用微格媒体技术给学生进行声乐作品的介绍,作者生平简介,历史背景等图象资料的播放,现场演唱录播,分析点评,使声乐课堂教学更直观生动,活泼有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利用微格媒体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节省大量时间,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为一体,不仅信息量大,而且转换灵活、高效,既简化了课堂教学程序,缩短了知识传输时间,同时一改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形式生动重点难点突出
微格媒体声乐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过程真实、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不断变换的屏幕,制作精美的画面,形象直观的阐述,丰富生动的信息。课堂上播放名家名曲的现场演唱示范录象,给学生讲授歌曲演唱的技术要求,学生将名家的声音与自己的声音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模仿自学,在不断的巩固好声音的状态,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声乐理论与实践的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此外,微格媒体能使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无法观察到的现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成为解决学习时矛盾的重要途径。利用微格媒体课件教学,可以集中全体老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可以上网查找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有序,免除教室上课板书的劳累,而更加地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
声乐理论知识单独用语言描述非常抽象、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利用微格媒体技术,可以将歌唱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解剖图,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让学生了解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对声音的波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使声乐教学更直观化。例如在歌唱时,用胸式呼吸的状态怎样,声音如何?用腹式呼吸的状态怎样,声音效果如何?用胸腹联合式呼吸又是怎样状态,声音效果又如何?利用媒体技术通过动画、声音以及色彩可以将这些难以掌握的内容直、形象、生动、具体地展示给学生。达到了结构上的动、静结合;视觉上的鲜明对照;重点一目了然,难点清清楚楚,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和全面理解。通过微格媒体技术创设与歌曲演唱相关的特定背景,配以交响般的电脑音乐伴奏,使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产生情绪体验,激发学生情感,调动演唱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演唱和舞台表演能力。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相互结合
微格媒体课件集科学性、教育性和新颖性于一身,是教师教学经验和能力的体现。教师发挥个人在声乐理论、歌唱技巧科研等方面的长处,课件教学彼此交流、互为我用、共同提高。
声乐课以听觉视觉为主,微格媒体很适合于各种声乐课的教学。声乐作品欣赏;利用多媒体的有利条件,学生去听,去欣赏中外歌唱家名曲,学习了解各种风格的演唱,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及共性问题进行对比欣赏。声乐理论知识课:教师将发声器官,喉部、胸部或头部解剖图形,在课件上活灵活现,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各部位的结构图形。当发声时的各部位与不发声时喉部的状态,声带的变化等。这样讲起来就方便,学生听起来看起来就明白清楚。声乐发展史课:将声乐发展史用多媒体,可以减轻教师的每节课的板书,学生也可以听过视觉了解各个不同时代、不同的唱法,以及声乐发展的历史。
使用微格媒体技术教学后,节省了声乐教师不必要的重复讲解,使教师会有更多的时间用在技巧的个性训练上。既广泛涉猎教学信息,仔细推敲教学步骤和授课方法,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充分开展教学研究。同时运用传统声乐教学手段,教师针对歌曲内容近距离的技巧和情感启发,使学生的思维紧跟教师的讲解。课堂上教师适当离开计算机,采用近距离和学生沟通,用手势、表情、眼神来连接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情感、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教师清楚、及时地了解教学效果,随时调节教学节奏,展示教师个人的综合能力,合理性使用微格媒体可以减轻学生的视觉疲劳,提高学生的歌唱热情。
正确对待微格技术存在的不足
首先,声乐技巧课既是声乐课的主课,不能过多的依赖和频繁使用微格媒体技术教学,因为这门课是一对一的教学,学生上课需要室内有隔音设备,需要教师用耳朵去听辨声音对与错,学生需要用感觉来完成技巧。声乐课需要面对面去纠正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和感觉,如:喉咙打开,气息如何拖住声音、音色如何优美等技术问题。用微格媒体技术的传播声音不是很清晰和准确,因此在声乐技巧课中不能每节课都用微格媒体技术给学生上课。其次,微格媒体技术教学中师生双向交流机会很少,学生总是高度集中瞪着眼睛看屏幕。教师的身态行为、情感表达、现场即兴表演等语言情感的交流很难派上用场,学生无法顾及,师生之间沟通机会极少,致使教学亲和力下降。或由于一时操作程序出现失误等其他因素影响,使教学节奏把握不准,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难于集中。由于微格媒体演示的信息量大,速度快,如果事先没与学生交代清楚,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过度紧张,手忙脚乱,注意力分散,教师很难把握课堂节奏,影响正常课堂秩序。教师必须提前做好演示稿,在课堂上学生的眼神、注意力,教师的语言及思路完全集中在投影稿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减少。教师的表情、手势等,学生无法集中精力,跟不上教师的思路。这时教师的语调、情绪也很难感染学生了,也弱化了教师综合声乐授课能力在课堂上的魅力。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更由于长时间的注视屏幕和过于单调呆板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消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微格媒体应用能力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水平,先进的设备只有在全面掌握和了解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在应用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由于许多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没有特定的机会,系统的学习接触微格媒体技术,更谈不上接受正规的计算机知识教育,多以自学自悟为主,微格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偏低,操作水平很有限。因此,要使声乐教师掌握微格媒体技术应用理论和相关技术,提高教师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仍是目前提高微格媒体技术教学质量的关键。
重视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当前,微格媒体技术是声乐教学中亟待开发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授课时应直视学生,歌唱技术传授,注意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控制好微格媒体技术演示与播放速度,教师授课的语速要适度,适当穿插个别指导手势和表情示范,要及注意时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
为此,加强对声乐教师微格媒体技术的培训,进一步学习掌握微格媒体技术操作要领,要把设计的图形、模拟动画要兼备科学性和艺术性。在准确表述知识点的前提下,力求生动、简洁、美观,并符合声乐演唱的基本规律。应把精力集中在每堂课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将教师感到难以用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表达清楚的问题,用微格媒体技术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加强课件资源共享,使微格媒体技术教学课堂能在网络中运行,同时服务于更多的人。应用微格媒体技术教学时应适度,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与常规教学方法有机配合,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微格媒体技术固然有其明显的优越性,是声乐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在声乐艺术教学中,各种教学手段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将微格媒体技术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使我们的声乐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姚青.《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J].中国音乐,2000.
[2] 张守连,朱理森.《多媒体电脑应用技术》[M].专利文献出版社.
[3] 俞子正等编.《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大出版社.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