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分配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教案:第七课 个人收入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教材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 本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另一项经 济制度一一分配制度。加上以前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 基本经济制度 ),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点 , 明确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 , 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全书内容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从现实生活来看 , 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 能否理顺分配关系 , 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 , 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我国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完善分配体系 , 理顺分配关系。所以 , 讲好本课时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能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能力目标
(1)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
(2)了解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能力及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与人交往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
2、难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四、学情分析
本框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 的分配制度,它和上一框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学生已有所了解,学习本框要注意理解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对于其他分配方式,只简单掌握其主要内容即可。
五、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中的引导、点拨、启发与学生阅读、思考、回答相结合。
六、课前准备
1、学生已经预习教材内容,对我国的分配制度以及各种分配方 式有初步的了解,并制定了一份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收入方式的调查表格,包括了家庭成员的收入方式有什么特点、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收入方式有什么优点等
2、教师利用对学生家庭的调查制作学生家庭成员收入情况数据表,与教材内容及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结合国家政策法规导入新课。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2、我国实现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原因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展示:多媒体重现“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关系图,激发学生思考,从图中推导出公有制决定按劳分配,设疑:我国的分配制度只是按劳分配吗?再以多媒体显示“某学生一家的收入状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 什么是按劳分配 ? 先让学生看教材P44,教师提问:什么是按劳分配?它是由什么决定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对于按劳分配这个含义从五个方面来讲,即地位、范围、分配的客观依据、分配的对象、分配的结果。这样使学生既清晰又明了。并且结合教材P44 的“议一议”,让学生讨论,思考,培养学生的理 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明白,按劳分配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同步富裕。再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按劳分配的地位、作用、含义,让学生在课本中很好地加以落实。
2、其他的分配方式:教师利用学生家庭成员收入情况数据表,结合教材59页关于“小吴”的材料导入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板书: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情境三:其他分配方式并存
小李说:“最近我家开了个小商店,收入比我的工资还高。”
老王说:“我利用双利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报酬很丰厚。”
小张说:“我买了一只股票,现在每股升了两元。”
思考:他们工资外的收入属于哪种收入分配方式?
教师引出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知识。
拓展知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同时也是由 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在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但在其他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不能按劳分配,而只能采取其他非按劳分配的方式了。也只有这样,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0页漫画材料,加深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
教师小结:(1)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中,“个体”既是劳动者,又是 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而且其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2)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各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3、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展示本班学生家庭成员收入情况数据表,学生分析数据表并探究: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还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吗?为什么?坚持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我国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第一,从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角度进行分析。第二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角度进行分析。第三,从目前我国劳动者劳动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析。教师最后再对学生的分析进行总结归纳,明确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意义,达到突破难点。)
4、课堂讨论:社会主义的根 本原则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正确处理分配关系的目标。而十五大报告却进一步明确指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矛盾吗?为什么?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再以代表的形式发表意见,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对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最后老师加以总结,为进一步阐释初次分配再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打下基础,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那么,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又是什么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兼顾效率与公平。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再分配如何实现公平,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九、板书设计
含义 ——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前提----公有制
按 劳 分 配 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水平
(主体) 直接原因——劳动性质和特点
意义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生产要素分配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其他分配方式
福利性分配
社会保障分配
客观必然性 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由所有制结构决定
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常见的一些实例,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我国的分配制度的合理性。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