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诗歌划分类别鉴赏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掌握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
2、熟练运用托物言志诗的解题步骤。
重点:掌握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
难点: 熟练运用托物言志诗的解题步骤。
一、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
第一步:找出所咏物的外部特征
第二步:体会所咏物的精神品格
第三步: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由物联系到诗人的精神追求
例: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
2.请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
解析:
1、孤桐的特点:虽孤独却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
2、孤桐的精神品格:孤独、正直、向上、贴近大地、坚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后辞官退居南京。
答案:作者所抒发的是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情怀。
二、验证练习:
杜荀鹤《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问:本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知人论世: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答案:抒发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三、当堂练习
1、阅读下边一首唐诗,完成(1)——(2)题。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4分)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1)(3分)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2)(3分)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
2、阅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瀑 布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
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答:(1) '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4分)(2)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4分)
四、拓展及日日练
咏物诗鉴赏要诀
世间万物纷繁芜杂,各具形态,各有情性,其中颇有些与人情或相近,或相似,或相通的,这就成为诗人们吟咏的对象。中华诗词中有不少咏物精品,意蕴深邃,感人肺腑,令人击节叹赏。但要做到领会咏物诗词的精髓,却非易事,因为咏物诗词只是以“物”为吟咏的对象,或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而上乘的咏物诗词往往达到“物我一境”的境界,因此,我们必须仔细体贴诗人用意,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鉴赏咏物诗词的主要秘诀有如下几条:
首先要了解咏物诗词在创作时要采用“不即不离”的吟咏方法。那么,什么叫做“不即不离”呢?通俗一点儿说,就是诗人在创作时,要在切合咏物,曲尽“物”的妙处的基础上来抒发作者的情思、感慨,而不仅仅停留在“物”上。例如,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中的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刘熙载在《艺概》中评论曰:“东坡《水龙吟》起句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即不离也。”也就是说,苏轼在咏杨花的同时,也在咏思妇,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达到“物我一境”的最高境界。词中的杨花像是很有情意,能万里随梦寻郎,能化为浮萍,还能变成离人泪;而词中的思妇“愁绪满怀无着处”,梦中万里寻郎“不得到辽西”,又“无计留春住”,梦醒后“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咏物与抒情所似水中着盐。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盛赞此词曰:“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词,才之不可强也如是。”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诗,杜甫、崔涂的咏孤雁诗,姜夔的咏蟋蟀词,林逋、陆游、姜夔的咏梅诗与词,于谦的咏石灰诗,郑板桥的咏竹诗等,也都属于这类精品,不可不细心研读,以求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们即以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这样一道练习题:“诗中的石灰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怀?”思考时应该想到诗人在咏石灰的同时,也在咏己,二者完全融为一体,不分彼此,然后才能做出这样正确的回答:“诗人以石灰自喻,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高尚精神,表达了洁身自好,清白自守的高风亮节,展示了诗人的远大理想和坦荡的胸襟。”
其次要抓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也有人把这叫做有“寄托”。比如说,松与竹,它们都是常青的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而茁壮地生存下来,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岑参《范公丛竹歌》云:“寒天草木黄尽落,犹自青青君始知。”这就是松与竹的最大特点,也有别于梅、兰、菊。所以这二者往往成为坚贞不屈之品格,傲然直立之形象,刚正不阿之品质等的象征。试以郑板桥的《题竹石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为例来做个简要的分析:诗人先表现出竹子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即使环境再恶劣也无所畏惧;然后展现竹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和风貌、神采。诗人对竹子的这些描写既抓住了竹子的最大特色,又和自己历尽磨难的身世,耿直傲岸的性格等结合了起来。而他的《板桥题画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也写得很不错,抓住了竹子枝繁叶茂而不开花的特点,表现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性。为了巩固对这一诀窍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用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片心。)来出一道这样的鉴赏题:“诗人在初次吃笋时产生了哪些联想?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在思考时既要想到笋与竹的关系,又要想到笋、竹与人的关系,当然还要想到笋的特点,它虽然只有“一寸心”,但是,当春天来临后,它将“梢云耸百寻”。然后就能做出正确的回答:“诗人想到竹生于笋,长大而成林,从而又联想到人的成长历程,其规律又何其相似。又从笋的被吃联想到人才之被扼杀。抒发了自己‘欲构中天正急材’却落得‘辜负凌云万丈才’的愤慨之情。”
其三,要懂得“物”虽为一,而情各有别道理。谁都知道,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而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也就是说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吟咏成章,再加上各人的处境、性格、思想等的差异,因此虽同咏一“物”,而主题大多各异。以咏蝉三绝为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虞世南之《咏蝉》曰:“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李商隐的《蝉》曰“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其差异之大,形同霄壤。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有个很好的评论:“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三位诗人一为高官,暗喻品行高尚,声望自大;一为囚徒,自哀自怜,显其清高;一为落拓士人,悲蝉悲己,自叹身世。都写得物我无间,情意胶合。为了提高比较鉴赏的能力,我们可用杜甫和崔涂的两首《孤雁》来命题:杜诗曰:“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崔诗曰:“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渡,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缯缴,孤飞自可疑。”题曰:“这两首咏孤雁的五律写得同样工巧,宋人范元实在读完崔诗后又读了杜诗,说‘知崔涂之无奇’,请你为他做简要的阐述。”要答对这道题,必须从立意的高度出发,做如下的回答:“崔诗仅写出了诗人漂泊异乡,郁郁不得志的苦况,暗喻畏旅途之多有不测,并托孤雁以自悲;而杜诗在此基础上把离乱飘泊中失散的人们的痛苦心情也融进诗中,具有更深、更广的社会意义。”
其四,要懂得“物”虽各异,而其情亦有无别的道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岁寒三友”之说,松、竹、梅虽则各异,但它们凌霜傲雪的风格却毫无二致,因此,不同的诗人在咏不同之“物”时,所表达的主题有时却是一样的。先说一下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咏梅词自然是有寄托的,诗人咏梅花就是咏自己,梅花的那种不随流俗,不畏谗毁,坚贞不屈,死而不悔的风格和陆游的身世、遭遇、人格、品性、情操完全一样。而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虽然咏的是杏花,但和陆游所咏的梅花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你看,诗中的杏花不也和陆游词中的梅花一样,宁可粉身碎骨,也不屈服于邪恶势力吗?陆游和王安石的志趣在这一词和一诗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由此看来,对于诗词中的寄托,不能用固定的模式或框框来随便一套,就以为可以偃旗息鼓,得胜回朝;也不能牵强附会,妄加臆断。而必须实事求是,从全篇着眼,从作品及作者的实际出发来做准确的剖析,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否则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比如,我们可以用李商隐《屏风》(六曲连环接翠帏,高楼夜半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来出这样一道练习题:“诗中的屏风有何象征意义?这样写好在哪里?请作较简要而深入的分析。”要辨明这首绝句有无寄托和有何寄托,一要考虑到李商隐的身世,二要紧紧抓住“掩灯遮雾”这四个关键字不放,若能联系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回答起来就容易多了。其答案是:“诗中屏风的‘掩灯遮雾’寓含小人障明,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是因为受人谗害很深的缘故,诗人借咏屏风表达了自己对其怨恨。这样写显得极其含蓄委婉,在文网森然的当时现实中还可免祸。”
第五,要懂得所咏之“物”怎样才能达到形神具似的最佳境界。咏物诗要达到形似比较容易,而要达到神似就比较难了。以绘画打个比方,同是画人物肖像,一般的画匠只能达到形似,而真正的天才画家才能达到神似,把人物画得活灵活现,富有神韵,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画龙点睛这一成语说的也是这么一回事。就拿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来说,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我们可以拿史达祖的《双双燕》(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来出这么一道题:“作者在描写燕子时采用了哪些手法?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分析。”
首先要看出词中所运用的衬托、拟人手法和细节描写,更要看到全词没有一个字提到燕子,但又没有一句不是写燕子,可谓不出题字而形神俱备,最后才能做出如下的正确回答:“一是用复杂的背景来衬托,二是采用拟人的手法,三是抓住最富特征的细节来描写。显得非常自然,毫不斧凿,达到形神俱备,尽态极妍的最佳境界,且‘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咏物诗词的鉴赏诀窍大体就是这些,但要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并非易事。笔者写这篇文章只是想授之中学生以“渔”。然而,光有捕鱼的工具和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捕到更多、更大的鱼,还须在捕鱼的实践中多加锻炼,炼得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行。
2、(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议曰: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明罚,所以齐政也。夫枕干雠敌,人子之义;诛罪禁乱,王政之纲。然则无义不可以训人,乱纲不可以明法。故圣人修礼理内,饬法防外,使夫守法者不以礼废刑,居礼者不以法伤义;然后XX不作,廉耻以兴,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
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与乱同诛,是曰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然而邪由正生,理心乱作。昔礼防至密,其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傥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谨议。
(选自陈子昂《复仇议状》,略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 进:提拔
B.元庆宜伏辜 辜:罪
C.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 苟:马虎
D.然后旌其闾墓 旌:表彰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居礼者不以法伤义 B.仁之所利,盖以崇德
斧斤以时入山林 今已亭亭如盖矣
C.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 D.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苟全性命于乱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谈法说礼,先叙后议,叙议结合,通过徐元庆“手刃父仇,束身归罪”这一案例,阐述了“礼”与“法”的辩证关系。
B.作者认为,对徐元庆不予处置,于法不容;予以处置,于礼不合。这就是徐元庆案的特殊性。
C.在作者看来,徐元庆杀害朝廷命官,虽然触犯“国章”,有违“政纲”,但为父报仇,情有可原,束身归罪,勇气可嘉,所以其罪可恕。
D.作者认为,徐元庆之所以孝义高尚超过古人,行为正义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是符合礼义的。
13.把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10.A(进:使……上进)
11.D(均为介词“在”。A介词“因为”/介词“按照”。B连词/名词,“车盖”。C助词“的”/取独,用于主谓之间)
12.C(“其罪可恕”错)
13.(10分)
(1)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徐元庆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然后把自己绑起来,投案自首。(4分)
(2)然而,依据国家法律,杀人的人应当处死,这是国家统一的法规。(3分)
(3)每个人都有儿女,每个儿女都有父母,如果都由于敬爱父母而互相报仇,那么这种混乱的局面靠谁来挽救呢?(3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据我了解,则XX后时,同州下邽有个叫徐元庆的人,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他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然后把自己绑起来,投案自首。
我认为:先王制订礼义,是用来约束人们,催其上进的;严明刑罚,是用来整顿政治的。枕着武器,伺机报仇,是为人子女的孝义;惩杀罪人,防止作乱,是帝王统治天下的政纲。既然如此,那么没有孝义就不能教育人民,政纲混乱就不能严明法制。所以圣人制订礼制,梳理人们的思想,整饬法令,约束人们的行动,使这些掌管法制的人不因为礼义而废弃刑律,遵守礼制的人不因法规而妨害礼义,这以后XX才会不发生,廉洁知耻之风就能蔚然兴起,天下就能按正道顺利发展了。
然而,依据国家法律,杀人的人应当处死,这是国家统一的法规。执法不能两样,徐元庆应该伏罪。又据《礼》,父仇不共戴天,也是国家勉励人尽孝的教化内容;教化不能马虎,徐元庆不应被处死,但我听说从前刑罚的产生,本来是用来制止XX的,讲求仁德可获取益处,人们大都崇尚德行。现在元庆报杀父之仇,本意不是作乱,只是尽子女的孝道,教子属于仁德。讲仁德却得不到益处,与作乱一样都被处死,这虽叫执法不二,却不能用来教育人。在这一点,就可公开宽恕元庆的罪行。
但是,如能使邪恶有了合法的产生根源,作乱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从前借助礼教来周密防范作恶,它的弊端数不胜数;先王之所以严明刑罚,根本原因就在这里。现在如果认定元庆的孝道是正义的,而废止国家的刑法,(把这)作为将来处理类似行为的原则,国家必定会多灾多难;那么对于徐元庆的过错,不能免除责罚。每个人都有儿女,每个儿女都有父母,如果都由于敬爱父母而互相报仇,那么这种混乱的局面靠谁来挽救呢?圣贤君主开始做一件事,必定考虑到它的后果,而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而必须使法律全面完备。所以说:“发扬人们的正义,势在必行。”况且因孝义而妨害公法,是仁德的人所不做的,用公法迁就私情的行为,王道就不能施行,徐元庆之所以教义高尚超过古人,正义的行为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今天如果赦免了元庆的罪行而让他快乐地活着,就是磨灭了他的德行,损伤了他的义节,就不是所说的杀身成仁,舍身全节的节操了。
依我辈所见,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按照刑律处死元庆,然后在他的墓前立碑表彰,赞颂他的美好节操,这样,可以使天下按正道顺利发展。把这个案件载入国家法律,永远作为国家法典,恭谨呈上建议。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