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源于自信潜力需要激发教学论文范本
在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学生是否拥有自信,是很重要的。自信会为一位学生带来活力,焕发光彩,激发潜能,带领思维进入无止境的发展。现代心理学、逻辑学、生物学、人类学均证明人存在巨大的潜力,早期学者认为,一个正常人只运用了自身潜藏能力的10%,近代比较权威的看法是正常人只运用了自身潜力的2%至5%之间。也就是说,最成功的人也只运用了自身潜力的的5%,最失败的人,只要正常,也运用了自身潜力的2%。他们之间的差距不会超过3%。总之,随着科学的越深入越发展,发现人的潜力就越巨大,我们所运用的部分就越少。前苏联学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正常人如果发挥了自身潜藏能力的一半,那么他将掌握四十多种外语,学完几十门大学的课程,可以将叠起来几人厚的全苏百科全书,背得滚瓜烂熟。既然每个人都有如此巨大的潜力,那么我们学生也不例外。在学校教育与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有责任与义务,让学生拥有自信,相信自己,做一件事,做一些题,记一些知识,肯定能做到,肯定会成功,以此激发其潜能,从而发挥潜能的巨大作用。拿破仑就曾宣称:“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这个字眼。”这是何等豪迈的自信,正是因为他这种自信激起了无比的智慧和巨大的能力,才使他成为横扫欧洲的一代名将;既使他被流放到一个小岛,逃出来后,法国国王派大军去捉拿他,拿破仑随从都劝他快跑,拿破仑却说:“跑什么?我是他们的元帅,他们是我的士兵,为什么要跑?”拿破仑迎着捉他的军队走过去,仍然以元帅的气度指挥他们,结果这批军队反而跟他回去抓国王了。
身边也不缺此类例子。我是在八年级第一学期接手这个班语文课的。当时,学生情况是这样的:拼音不会拼,生字词不写,笔记不做,作业抄袭,日记只是如此一句:今天仍无内容可写。课堂上,小动作极其多:左顾右盼,抓耳挠腮,窃窃私语……。此情此景,令人无语,一度曾为无序的课堂而迷茫不已——这怎么能进行有效教学?但刚接手就不能推出去呀,那算怎么一回事呀!再说刚来这所学校,没有些成绩也不行呀!再者,也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一个挑战呀!于是,我静下心来,慢慢地开展着这项工作。首先,与他们熟悉,然后与他们进行沟通,尤其是在课下。在教学过程中多以商量的口吻去做一些事情,做好加以表扬,做欠缺时则加以鼓励。也许也“亲其师,信其道。”也许是“自信”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觉得自己并不差,只要有信心就能做好;慢慢地,越做越好。经过一学年的共同努力,现在一些知识能主动地去学,日记基本能做到一天一篇,并且是当天完成,最少也能完成200字的内容。有一部分学生的日记内容新颖,字迹工整,与生活联系紧密,并蕴含了一定的道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竞出现与所谓的重点班的成绩的平均分相差无几。每当看到这些学生背诵古诗文时的入神之情;听师生讲解时眼中无意流露出渴求之态;写完日记时的骄傲自满之意。尤其是看以益化这位学生由凡事无所谓到现在认真对待学习的巨大转变,心中不免激荡起一丝的欣慰,但更多的是触动内心的感慨:之前这些学生什么都不是,曾贪玩不已,不听劝说,不间断地搞闹剧,考试也多次不及格……,曾被视为无药可救的“弃儿”。而现在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巨大变化之中,我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仅仅是实事求是地对他们加以表扬与鼓励,更多的是这些学生坚持自信,不断地付出。由此可见,自信在激发学生潜能的巨大作用。完全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反之,每天几乎不断地对学生讽刺、挖苦,并进行无谓的定型:你就这德行,天生要饭的货。如此教育,学生只能萎靡不振,垂头丧气,弯腰屈背,生怕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而答错,再次被批评。此种情况下,会也不会了,没有自信了,潜能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压抑学生正常发展。如此以往,如何能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造力的祖国栋梁之材呢?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