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最新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说明:《画家和牧童》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身为著名画家,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小小的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真!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挂图字卡录音机及磁带,投影仪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对着著名的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画错啦,画错啦!这胆量令人佩服。这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齐学习21课《画家和牧童》。
2.相机出示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的大些,牧童写的小些)(齐读课题)
3.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1)自已小声读课文。要求不指读,不读错字,不加字添字,边读边想,把使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
(2)小组中展示,同桌或小组中互相读读,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情况。
(3)小组中交流一下,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
(1)出字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一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
戴嵩---牧童
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
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
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
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5)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的。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人们的评价。
如果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用对话的速度,天真质朴的语气读牧童说的话。
(教师可适时范读,引导评读、仿读、赛读、表演读等)
(6)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容表现出来。
(7)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
(2)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
(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
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1)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快来告诉老师和同学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同学们不但课文读的好,表演的好,而且对课文内容理解得也很好,真了不起!能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老师听听吗?(分段自由选择读课文)
(2)同学们,从大家流利的读课文中老师知道你们把文中的生字都认不下了,还有不认识的吗?这节课咱们就想办法解决。
二、生字教学
(1)各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找出来划住,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学会它们(生字全部学会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在组里帮助其他同学认字;也可以;问老师;等等)
(2)小组内同学们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可以认卡片;也可以自编谜语,自编游戏。)
(3)投影片出示要求会认得生字词
戴上价钱购买浓墨涂抹和蔼批评翘起来驱赶苍蝇惭愧拱手
(自由读读,不认识的看看书或问问同学;一起读一读。)
(4)小黑板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兄呆商抹挤拱决价钱购批评
a指名读读,说说它们各是什么结构的字。
b同桌讨论,你读了些字发现了什么?
抹,挤,拱,批四个字都有提手旁。
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边,但不一样。
价字有三个撇,最后一撇写法不同。
钱字和浅字只是左边的偏旁不同。
c示范指导
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下面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旁和斜钩的写法。
钩:宝贝的贝字和匀画的勾字都写的瘦长一点。
学生在书上描红,并练习书写。
同学们,你们能帮这些生字找些朋友吗?(指名说)
三、拓展延伸
用你最喜欢的字组个词,再说一句话。(小组内进行)
说说你有更好的办法很快的学会这些生字吗?(指名说)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
课外收集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等。)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