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和谐校园文化探讨论文

文章 2019-07-15 03:46:02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要:新形势下,在大学中推行和谐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且可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了解新形势下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势在必行。本文中主要针对新形势下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从校园文化内涵等三个方面,对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和谐校园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索,并提出创建和谐校园环境、保证大学生就业、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解决贫困生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会作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和谐校园;文化

推行和谐的校园文化一直是大学创建和谐校园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当下,已有的校园文化内涵已远远达不到新形势下对校园建设的需求。如何丰富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让其更加充实,让其可以继续在学校与学生之中发挥其独特功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严峻的挑战。教育工作者应把和谐校园文化视为一项可持续发展长久的工程,立足于传统的校园文化,融入新形势下的和谐校园需求,突出精神文化的精髓,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放眼于学校未来的建设,坚持走民主、文明的和谐校园文化路线,全面建设新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

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现实意义

和谐校园的内涵是指,校园中学生、老师、教学、生活、管理各个方面都处于一种稳定协调的发展状态。对我们熟悉的校园文化内涵大致可分为三方面:第一类是物质文化,大体包括学校各种硬件设施,教学设备和学校建筑、科研设备等客观存在的物体;第二方面是制度文化,即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一些基础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以及人与人交往中普遍认同的方式等;第三方面是精神文化,着重强调营造出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正确的三观,营造浓厚的学习和交流的氛围,审美情趣,竞争精神、创新思维以及个体同个体间,个体与校园整体间,个体同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友好关系。进行新形势下和谐校园的建设不仅要求我们对校园文化全方位思考,更要立足于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从各方面实际出发,全面建设和谐校园;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利用新形势,为祖国未来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培养更多受到和谐校园文化影响的人才。

(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

和谐校园文化作为保证新形势发展过程中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文化要素,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及生活都产生着非常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和谐校园文化本身具有促进大学生学习、生活等积极重要的内容,通过影响大学生日常的点点滴滴,从整体上提升当代大学生整体素养,对新形势下的校园建设中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并且文化是否可以更加繁荣稳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它对促进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校园中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传承和创新文化,并且可以培养更多、更加优秀的新生力量去建设更加繁荣的社会主义。而且,随着近几年对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健康、多元的和谐校园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整体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新形势下,大学要继续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教书育人功能,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谐校园文化的内容,加快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进程,并给予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大力支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促进大学生教育工作的进步是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基于当前社会对高素质社会精英的需求,如何培养有素质、有内涵、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人才成为各大高校需要引以重视的重点内容。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考察,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各高校对于如何建设校园和谐文化的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理解,同时对于建设校园和谐文化的整体方向也有了一定把握。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大学生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提升自身对于思想道德文化的理解,营造一种良好、积极的学习氛围。这不仅有助于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同时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新形势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一)制度建设过于生硬刻板

目前高校相关的学生规定,学生准则等过于严厉。在学生准则上,充斥着过多的“不准”、“不得”、“严禁”等一些严格,苛刻的词语,学生管理模式过于冷、冷淡,缺乏人文关怀,过于注重了管理人员的权利,而忽视了学生的权利,甚至将学校权利置于学生权利之上。与国家公布的法律法规相比,有些高校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更高,管理更加严格,处分更加苛刻,甚至有些规定与法律法规相违背。例如,学校校规中提出的警告、开除学籍、退学等处分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而且程序非常不完善,改正措施,甚至是空白。

(二)校园文化发展缺乏计划

校园文化活动过于偏重于学生的业余活动,而没有将校园文化与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大学校园文化仅仅注重学生的课余活动,缺少一个长远的规划与发展,不仅削弱了和谐校园文化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产生的作用。而且使和谐校园文化成为了昙花一现的景致。

(三)新形势和谐校园文化机制不够健全,认识不够全面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和谐校园文化管理模式不够健全,而且意识形态上存在偏差,认识不够全面。高校管理人员仅仅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过于注重校园文化的文化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和改善生活、学习的功能;而没有发现校园文化对高校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没有认识到校园教育的内涵已远远超出高等教育。使校园文化仅仅停留在思想层次和管理层次。同时,高等学校由政府包办的传统思想观根深蒂固,过于依赖政府的观念没有改变。新形势下,政府已经慢慢向职能部门转化,而校园文化的建设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落实,改革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四)校园基础建设不够完善

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措施不够完善,缺乏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例如,大多数学校在扩招与合并后,学生的数量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为了满足教学和学生宿舍的需求,修建了大量的教学楼和宿舍,但是校园的基础设施并没跟上,应用需求产生了矛盾,产生了严重不足。并且过于仓促的大兴土木,破坏了校园原有的规划与景致。

三、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方法

(一)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开拓丰富的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优秀的校园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工作与学习环境不仅可以保证老师与学生的教学和学习热情,并且为最基础的教学任务提供了保证。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规划,根据校园的基本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例如,合理规划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达到使用的最大化,使各种景致达到和谐统一,打造优美的校园景致,激发同学与老师的热情,陶冶情操。还可以在校园中树立一些宣传和谐校园文化的海报、画板。让同学们可以从身边了解,学习,传承这些和谐校园理念。同时,保证校园环境,教学楼,课堂的清洁,整齐。一个干净的学习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二)保证大学生就业

青年是目前就业和创业市场的主力军,找到一份优厚的工作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社会的精英群体。他们的就业、创业问题更加重要。购进新形势下的和谐校园文化是保证就业、创业的基础。也是我们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大学生的自身和谐发展、充分就业和正确创业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就业、创业工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全面发展,影响着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是加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因此,一定要积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为他们的充分就业提供尽可能提供的方便,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新形势下,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最重要的是突出人的作用。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构建新形势和谐校园文化的关键。学校可以利用如“五四”运动、党的重大会议的召开、党的生日、党的重要政策等重大事件纪念日为契机,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例如举办演讲比赛,优秀学生作报告,组织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举行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通过这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思想道德教育与课堂所学的知识紧密的结合起来,并学以致用。

(四)为贫困生排忧解难

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使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之间得经济发展规模有着巨大的差距,同时也对新形势下的校园建设有着巨大的冲击。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使每所大学都存在大量的贫困生,贫困生一直是大学,社会长久以来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些贫困生,内心充满自卑,不愿意与人沟通,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没有归属感,学习上渴求成功,心理压力巨大,易自暴自弃。所以,做好贫困生的工作是构建新形势下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是关系着高校发展,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在大学校园中,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构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学校园中,每个环节都要以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利益,保证学生的根本权益,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考虑到每个同学的思想。要把学生作为新形势下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主体。不仅符合了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充分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第二,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教师作为田野中辛勤播种的园丁,为学生的生活,学习,事业和健康成长默默的奉献,所以我们也要把老师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

(六)充分发挥学生会的力量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存在非常大的阻力。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沟通与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的桥梁作用。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也在学生、学校和老师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加强沟通。使高校的管理更加民主、透明。有助于构建新形势下的和谐校园文化。如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就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有助于加强大学生之间的关怀和接触,减轻乃至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因此,应该利用大学生群团组织的力量,使它们作为重要的载体,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做贡献。

(七)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推动新形势下的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秩序是建设的基本要求。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保证校园周围环境的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备条件,这就需要高校校园与社会环境之间要和谐。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构建新形势下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在学校周围进行社会实践,例如,照顾孤寡老人,走进贫困小学,与周围社区一同组织宣讲活动,法律宣传,环境保护等活动。不仅可以使青年大学生走出了校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也可以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同时又将优秀的校园文化传播都学校周围社区中。同时在和谐校园文化中大力宣传社会实践工作,使学生可以时时刻刻的感觉到身边的正能量。这样保证了校园周围的社会稳定,同时又对发展和谐校园文化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小翠.和谐校园文化构建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5(3):174-175.

[2]李于雄.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6.3.

[3]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3-8.

[4]邱云云.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研究[J].赣南医学院,2014(10).

[5]李斌义.构建和谐校园文化[N].光明同报,2005.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