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内涵和意义

文章 2019-07-15 03:40:33 1个回答   ()人看过

当今,诵读《弟子规》,并落实在生活当中,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它对家庭的和谐、社会风气的净化,也有莫大益处。

简介

“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曰:「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如果在孩子在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夫子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如果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

但是《弟子规》也篡改先秦思想,奴化民众,为腐朽、堕落的统治阶层进行学术服务!

一、《弟子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胡总书记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讲到:“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弟子规》所弘扬的“泛爱众”“亲仁”实际也包含有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

二、《弟子规》反映了公民道德的内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落实“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公民道德建设的落脚点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弟子规》中,“长者先,幼者后”“己有能,勿自私”的要求,反映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凡出言,信为先”“凡是人,皆需爱”等内容,反映了诚实守信、服务人民等职业道德的要求;“入则孝、出则悌”“衣贵洁、不贵华”等反映的是尊敬长辈、勤俭持家等家庭美德的要求。可以说,《弟子规》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倡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三、学习《弟子规》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稳定、人民富足。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大潮面前,也出现了利益至上,诚实守信、爱心和责任缺失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发展的速度。学习《弟子规》有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动力。

《弟子规》以儒家文化为基础,传承了三百余年的群众根基,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朗朗上口的形式,直到今天,《弟子规》仍然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最好准则。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