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以人为本教学的论文
近些年,关于教育、教育制度,我们听到的、经历的很多。教育,本来是对人而言的,并且是多人进行的。如果不把美好人性的塑造作为教育的目标,那又能做什么呢?从较低层次看,是培养合格的公民;从较高层次看,是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是为了人性的完善,是创造幸福的人,并由此使社会获得真正的幸福。试想,如果还像用“写检查”这类过去常用的政治思想斗争的方法来处置学生,用体罚来逼学生就范,用“门门功课优秀”的要求去阻碍学生发展自身的特长,用“听话”就是好学生去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不能使学生美好的人性得到陶冶和滋润,相反只会使他们的身心发展遭受抑制。
世界因人而美丽,教育因学生的存在而有意义。教育因为有了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充满灵气,没有了“人”就没有了“灵”,就是“死亡”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应该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完善一个人,为人的发展而来。没有了学生,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教会创造;不是死背别人的想法,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教学是交往活动,生动就是学生在动。怎样使课堂生动起来?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参与度高,课堂就充满活力,如果“满堂灌”,课堂就死气沉沉。课堂上学生自由讨论,互相争辩,课堂也会充满活力。学生动起来,课堂就生动起来了。
记得一段时间我在英语教学中,常会出现课堂秩序活跃到有些混乱的现象,那是学生走向讲台表演课本改编的情景剧或讲滑稽故事。记得有一次学到有关篮球规则时,几名篮球爱好者争先恐后上前表演扣球、运球的动作和场上规则的手语,还用英语写出了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专业术语,使课堂气氛空前的活跃,在学习到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二模块三谈论音乐一节时,学生积极性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发动学习小组的作用,使一节简单的英语课变成了一节音乐欣赏课,而自己就是主持人和导演。在这个活跃的气氛中不仅轻松地接受了新知识,同时还展示了学生积极向上、探求知识、创新思维的一面。
以前教学中的问题是教师解决的,今天要依靠学生自己来解决,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学生动起来,比教师创造出的奇迹更大。教育的艺术就是借助学生的力量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是教学的基础策略。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