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是我不及的梦为题的美文

文章 2019-07-15 03:29:33 1个回答   ()人看过

红泪晕裹冰镰月,寒乳凝澜霜,遥锁情思片片。轻声叹,凉春无意斟谬言,有道是,比翼连天当日愿。

家父于心未成眠,廿来忠箴迂耳喃。沉湖涟漪浮愁忾。遂理乱绪,笃意觐前。料其旨,无悔一朝奉绻海。

月出光在天,月高光在地

何当同人心,两两不相弃

---题记

我和他并肩走在华灯初上的首府大道,眼前的他,已不可同日而语。

“下次再见到你,定然是许多年后了。”

我微笑着看着眼前这个男孩子。他已蜕变,清秀茁壮,脱去了六年前一脸单纯天真的稚气。

我们就这样,在立交桥下分别了。这一天,没有隔阂,没有尴尬和静默,而是单纯地让两颗久而未见却熟知彼此的心,在一个不属于我们任何一个人的城市里轻轻礼节性地拥抱了。那拥抱,是淡然的,是真诚的。

六年前,九中,八年级七班门口。

一个瘦弱清秀的大眼睛姑娘,抱着一个板凳,无所适从地站在那里。初秋温婉的阳光,混合着夏天的余温,紧紧地裹着她,使她安心。她的目光,是笃定的。

她注意到第二排坐着的男生,戴着一副无下边框的黑色眼镜,穿着舒服的格子衬衣。他的体型匀称地刚刚好,不那么羸弱,也没有多余的篇幅。鼻尖上细密的汗珠折射出非常透明好看的碎光,嘴角微微上扬,是个可爱的男孩子。

女孩一直相信,相由心生。在她的眼里,她看到了一个陶瓷做的小人,内心里蕴藏的是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激情,是缄默而不羁的灵魂的萌芽。

女孩的桌子,被抬到了最后一排。她从教室的这个尽头,一直望着那个沐浴在光里的男孩子。

女孩是插班生。作为插班生,她有她的压力,有她的顾虑。七班是全年级最闻名遐迩的班级,女孩的心,也像是一艘在浓雾漫漫地海上行驶的一艘小船,方向明确却谨慎暇微。

第二天的下午,女孩站在班级的阳台上看着天边,而他,就站在她身边。

女孩儿意识到这个瓷娃娃也在场的时候,心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暖意。

“来来来,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个男生叫LAK,他是我们班最......”

好意的女同学后面说了什么,她没有挺清楚,她只是顺势被拉了过去,光明正大地看着男孩。男孩听完女同学百无聊赖又有点调侃意味的简短介绍以后,淡淡地飘出一句:“我才不是......”话尚有语音,眼光却也早已淡淡然地落在了女孩身上。

“原来是这样!他是蒙族!怪不得名字这么特别!”女孩在心里暗暗说到。

一个最美好的秋季,就在这风华正茂的年月里,像一丛优雅从容的百合花,瞬间在万物流离间绽放,它将见证六年后,甚至更远的未来......

【第二幕】

这是一座值得被深深爱着的城市。

我常常对自己说,这是你的第二个,最熟悉的,流浪的天堂。

有时候我会觉得很遗憾,我不是个蒙族。

我二十年来生活的内蒙古,在我朦胧而坚定的名族气节里,打上了一种亲切却使我永世不能得到的印记。如果我迈出这片土壤,定然有无数人认为我是蒙古族的一份了。因为在汉族同胞眼里,少数民族聚居地就是因为没有汉人,才变得被独立起来,被仰望,被血统而改化到值得骄傲。

实际上,事实往往不是这样。

就像席慕蓉说的,身体里流着什么样的血,并不一定代表他就是什么样的人。血统只是一种历史的遗留和传承问题,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的,而精神和灵魂,在血统的指引与标记之下,才会衍生出富有名族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动力。

生活在我的故乡,我真真正正觉得,有时候我骨子里的骄傲,可以确定我是一个蒙古人。

但我却只能爱这种精神罢了。

而我说的这座城市,就是我所爱的精神的载体,就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首府,呼和浩特。

对于这座发酵这蒙古族元素的梦幻的城,我能感觉到的,是亲切,是柔和,是一双能够紧紧拥抱我的大手,是我永远,永远不及的梦。

而我身旁的你,是否有着同样的归属感呢?

我们走过长长的新华大街,我已经可以大胆地凝望他。望着带着六年前的影子的他。我们之间之所以没有隔阂,我觉得除了感情,在很大程度上,和这座城市也是有关系的。

我们谈着初中时候的往事,我看着他神采飞扬,看着他可爱纯真的灵魂像一匹无形的骏马在我们头顶上的天空里腾起,看着他写满诚挚的眉间舒展着令人安心的快乐和憧憬,看着我眼前这个地地道道的蒙古族孩子,我看呆了。

良久,我问了他一句:“教我蒙语,好吗?一点点就好了。”

后来,我却没有想到,我的的确确只学了一句,那是最动情,最美的一句。

只会说给他听的一句。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