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期刊出版发展形势论文

文章 2019-07-15 03:28:39 1个回答   ()人看过

我国的学术期刊从建国以来,都是小个体独立化的发展,没有抱团发展的意识,这一点对于学术发展来说其实是极为不利的。虽然现在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有意识地开始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寻找合作者集群,可是大部分的集群仍然浮于形式,大家在意识上并没有更新,在实际行动上仍然还是自己干自己的。本文基于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的统计数据,以大数据时代的新视角来讨论如何基于纯粹的互联网制定新时代的出版流程,并配套相应的读者服务与发刊业务,传统的业务链虽然能够稳定正常地运行,但是相对于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来说已经显得过于低效和无力。

一、互联网下出版业的跨界融合

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引领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并由此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各个国家内部存在的各种债务危机,全球经济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作为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顺应时代的号召,党中央和国务院推出了“互联网+”发展计划。乍看下这好像是个陈旧的口号,其实不然,我们的计划创新点在于最后的“+”。我们推出“+”的口号,就是要把这个蛋糕进一步做大,让互联网深入到市场的方方面面,让每个行业都能享受到高新科技带来的便利。但是学术期刊产业由于过于分散,没有强有力的集中管理手段,所以互联网在这部分产业上的推进并不足够,从全局的角度来看的话,互联网+学术期刊可以完成以下三点大改革。第一,学术期刊的发行出版模式十分陈旧,行业内的人认为自己就是将合格的符合本刊物要求的文章进行统一和发表,其余事物跟自己没有关系。这种认知明显是错误的,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本身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学术期刊包含的各种高质量内容绝对不应该仅仅是以刊物的形式进行发表,二次包装整合之后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二,学术期刊的本质是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体现,我国作为一个科研大国,科研体系本身是十分庞大的,但是由于科研起步很晚,有大量的领域缺乏足够的科研人才进行钻研,究其本质,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来维持研究规模。但是如果以学术期刊本身作为担保,完全可以向社会进行资本募集。投资方对于很多高新科技产业其实是非常有兴趣的,硅谷的成功让他们意识到,只要一笔投资选对了,那么接下来会迎来上千倍的收益。第三,出版不要再仅仅局限于几个专业电子库和纸质刊物上,这样对于宣传学术成果并不友好,各大平台也不要只局限在跟图书馆和校方做生意,普通大众其实也有很大的专业资料阅读需求。现在的模式将这个市场完全拦在了外面,我国如果想要效仿德国,转型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大国,必须积累大批量的高精尖技术人才,这些工程师们同样对于技术前沿十分敏感,如果有个APP可以让他们联网检索各类的专业期刊和论文,相信可以为出版方带来巨大的收入,同时对提高整体工业水平也会起到良性的刺激。

二、互联网支撑下的创新驱动

目前,学术期刊的出版模式由于在公办经费驱动下并没有太多地考虑经费规划和开支收入比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学校或者期刊组织方只负责收集论文、审批和发表,而并不会考虑发表之后能不能取得足够的回报,很多学校的校报正处于这种模式之下,而我国大量的低质学术期刊也就是这么诞生的。在互联网+的模式下,期刊的形式和成本上有了本质上的改变,那么就应当让学术期刊圈子进入半市场化的模式,不能都处于一个公办模式下。笔者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应当将所有的期刊进行整合,每期将会发布什么内容,每年的量化考核指标做到公开透明,对那些只发低质量的文章帮人凑资历的期刊应当坚决抵制。每份期刊都应当是我国科研圈子里有价值的一份子,应该具备一群忠实的读者。另外,以前购买论文的方式是给人看了摘要之后就需要购买全文,而全文的价格非常昂贵,这是因为几个大库都只跟校方图书馆进行大批量包年交易,他们并不重视个人对于专业论文的需求,这是不对的。新媒体时代下,大家对于知识的需求也在增长,个人对于学术期刊的需求绝对不可以被忽视,我国正是因为学术圈子只在自己的小领域内玩,封闭不对外沟通才导致了一些领域仍然被西方远远拉开距离。

三、组织结构与内容的重塑

(1)组织结构的重塑“互联网+”模式的引入不应该只是改变一些模式和行为方式,想要互联网真正地对学术期刊圈子带来革新,那么应当从组织结构上就去适应互联网模式。以下是笔者认为应该从组织结构上作出的几点改变.第一,学术期刊的出版倾向于数字化,原本以纸质印刷刊物为主的部门应该进行全面修改,数字化出版应当成为主要的出版活动,并要吸纳大量新媒体人才来加强自己数字化信息业务对外的吸引力。第二,除了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刊物外,只靠自己一家很难成为一个流量趋势,论文期刊的发表和出版也是一样的,一般来说,读者很难靠一本期刊就能获取自己需要的全部内容,所以同类期刊之间应该进行深度合作整合,打造成这个专业领域的信息化平台,读者在需要查询资料的时候就会想到这个平台,那么人流量都吸引过来了。之后各家期刊在一个平台内进行公平竞争,这样就可以相互促进激励,那么我国的学术期刊的质量就会越来越好。第三,期刊在同一个平台上之后就不能自家只管自家事了,在平台内的期刊都需要服从统一的管理,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最后做成一个领域的专业性集团,成为独角兽型的产业带头者。(2)学术期刊内容的解构和重塑“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出版不仅要重视学术论文内容的质量,还要重视内容产品形态以及内容的增值服务,纸质学术期刊成了副产品,网络化、移动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所重视和接受。同时学术期刊的纸质内容也要不断的向网络产品状态转变,比如:对书中内容解析形成不同的元素,对其进行标注,再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元数据实施内容重塑,形成一个智能的信息咨询数据库。

四、结语

我国学术期刊发展遇到一些问题,面对问题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互联网+”在其他的产业已经开始实施,在出版行业也会逐渐运用,我们要加强对“互联网+”学术期刊出版的模式理解和相应的理论认知,从而形成共识。“互联网+”学术期刊出版的内涵和关键是建立一个新的出版生态系统,将各出版要素调动起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出版生态圈,形成“互联网+”的出版新业态,这是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出版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