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习的设计如何体现层次性教育论文

文章 2019-07-15 03:26:11 1个回答   ()人看过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挖掘潜能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质量的练习是高质量课堂的基础。但是许多教师在备课时不重视课堂练习的设计,习惯于把书上的题目做完了事;有的教师设计的课堂练习过多地模仿例题,练习内容枯燥乏味,严重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问题的设计都很平淡,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动脑筋思考,没有生成“生疑——解疑——省悟”的一波三折,做题只需照搬照套,无法记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使其产生内驱力。另外,所有学生都做同一种练习题,显得没有层次性,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感觉没有挑战性,淡而无味,“吃不饱”,而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则会感到难度太大,力不从心,“消化不良”。久而久之,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劲头就会慢慢减小,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而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就会对数学畏而却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一个班级里学生个体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认识水平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因此,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当一个问题学生充分理解或者得到解决后,这时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已经转化为饱和信息,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初步的模式,如果我们在此前提下提供一些平淡的问题给学生,即便是稍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也会失去思考的吸引力。所以,我们在将问题呈现给学生之前必须对问题进行设计、改编,或者精选习题。另外,不搞“一刀切”,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充足的成功体验。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还要根据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我在设计练习题时常常把内容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练习,使学生初步形成技能,练习是基本的、单一的、带有模仿性的;第二层次是拓展练习,使学生巩固技能,把掌握的新技能纳入已有的知识中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第三层次是思维训练,使学生发展技能,启迪思维,开拓智力,练习的难度较大、较灵活、有一定的开放性。

这样的练习组合既能体现习题的层次与坡度,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一位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激发其潜能;又能满足不同思维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思考循序渐进,学生每解一题都能亲身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规律,领略到阶梯的意境和命题的构思。

例如我在因式分解的习题课上设计如下的习题:

A组:(该组练习是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

1、多项式a+b,a-b,-a-b,-a+b中,能因式分解的有__个。

2、若多项式a+kab+9b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的值为__。 3、如果多项式y-my-15能分解因式,则m的值为__。

4、把多项式x+x-y-y用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不同分组方法有__种。

5、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3mn+15mn2ax-2ayy+2ay-3a4n(1-m)+2(m-1)

B组:(该组练习是对基本题作较大变化(变式题),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目的是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对知识进行同化)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6(m+n)-49(m-n)

(2)(y-y)+2(y-y)+1

(3)2(m-2n)-2m+4n

(4)(m-y+n-x)-4(xy-mn)

(5)(y+y)-14(y+y)+24

C组:(该组练习是在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较高的习题,旨在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1.求1996×5.2+1996×7.4-199.6×26

2.已知a、b、c是△ABC的三条边,求证:(a+b-c)-4ab的值一定是负数。

3.请写出一个三项式,使它能先提公因式,再运用公式法来分解因式,你编的三项式是________,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____。

这样具有层次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减缓梯度的安排,使每个练习都有特定的目的和作用,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总之,学生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深刻理解知识,牢固掌握知识。习题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这两个方面去考虑,使练习的设计更具针对性;从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两个方面去考虑,使练习的设计更具合理性;从数量和质量这两个方面去考虑,使练习的设计尽力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练习效果,使他更具有实效性。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