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与曾国藩美文

文章 2019-07-15 02:59:21 1个回答   ()人看过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的脸,圆圆的,胖胖的,像个美味的肉丸子,很富喜感。他一辈子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又都是那么的富有成效,真是让人羡慕。据百度百科介绍,他是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18 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所以,即使他板起脸,给青年人一些训诫,其实也无非是修身养性那一套,我们也非常乐于接受。“节制——食不过饱,饭不过量。沉默——不说于人于己无益的话;不和人谈无聊的废话。

秩序——东西放在一定的地方;做事要有一定的时候,不可乱来。俭朴——不是于人或是于己有益的事,不要花钱。勤劳——爱惜光阴,要时时刻刻做有益的事,不做不必要的行动。整洁——起居生活,身体服饰,务求整齐清洁。宁静——不为琐碎小事,不为寻常普通或不可避免的意外不幸事,扰乱到心绪不宁。”年轻时我曾把它们抄在笔记本上,作为指导生活的金科玉律。

喜欢给人看相的曾国藩(1811—1872),不知如何看待自己的面貌。我觉得这是一张暮气沉沉的脸,威严有余,生动不足;甚至颇有几分像是画家凡·高笔下的加歇医生,是一张肝肠寸断的脸,几乎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可以有效地安慰它。总而言之是不讨喜。所以,对他修身养性那一套,我年轻时看也不看。但最近我忽然感怀起周作人、海德格尔这些人的“落水”经历,联想到胡哲敷所说,“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一为明朝的王守仁,一则清朝的曾国藩”,就不免觉出,曾国藩很了不起。再看曾国藩修身的“功课”,又觉得很对的,如“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人的堕落,也许真的是从夜生活的腐化开始的;有觉得不近人情的,如“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对自己这么残忍的人实在太可怕,可见“曾剃头”也不是一日炼成的;有觉得不一定对的,如“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马克思就以同时看好几本书为乐趣。不过所谓的修身,归结起来无非是两个字:节制。都没什么太高明的。但是,在那个人人只想混日子的社会,曾国藩如此自砺,实在是太有使命感了。

检讨自己对富兰克林和曾国藩的“接受史”,我承认有“远来的和尚好念经”的成分,但更关键的,是我对富兰克林所生活的环境更向往。只要认真、努力,就会有收获。虽然辛苦,但很快乐。整个社会环境是宽松的,欢快的。而曾国藩一辈子,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头上那把剑随时可能会掉下来,即使是“官至极品”,又有什么意思呢?富兰克林是美国梦的缔造者,我希望中国梦的缔造者,是一些比曾国藩更开心、更爽朗的人。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