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就核心课程的考究论文

文章 2019-07-15 01:21:12 1个回答   ()人看过

提要:本文重点关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2012年颁布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有关英语专业建设的规范。文章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核心课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2000年颁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来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核心课程出现的变化,探讨了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存在的不足,关注了核心课程支撑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存在的问题。希望本项研究的结果对国家这份重要文件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核心课程。

1.引言。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以下简称《2012专业目录和介绍》)是指导我国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中,专业介绍是该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起指导作用,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做了介绍(高教司2012:前言),是“高等学校设置、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同上:422)。

《2012专业目录和介绍》中有关英语专业规范的介绍(以下简称《2012英专规范》),是自2000年颁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2000大纲》)以来我国英语专业教育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它规定了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英语专业的培养要求,明确了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等专业建设必须遵守的内容,已经成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制定新培养方案的主要依据。正是由于该文件的特殊指导地位及其对英语专业建设即将产生的重大影响,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文件规定的核心内容,关注文件可能存在的问题。

2.关于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

对比《2012英专规范》和《2000大纲》发现,二者提出的培养目标有很多变化。前者规定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高教司2012:

89),后者规定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英语组2000:

1)从中我们发现:

(1)前者提出要培养“英语专业人才”,后者则提出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大转变不仅反映了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所带来问题的反思,而且也反映了英语专业需要强化英语专业教育的思想(王守仁2001;胡文仲、孙有中2006;刘祥清2007;胡文仲2008;蓝仁哲2009;张冲2010)。

(2)前者把“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放在首位,后者则把“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放在首位,这似在英语专业中凸显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3)前者提出培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后者则提出培养“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这很可能意味着英语专业凸显语言技能教学的思想。

(4)前者提出要学生掌握“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后者则提出要学生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这似要强化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此外,从要求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到要求掌握“厚实的”专业知识,这不仅反映了对英语专业知识教学的重视,也反映了对实现广博文化知识目标难度的现实思考。

(5)前者提出毕业生能在诸多领域“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后者则规定毕业生在诸多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从事……各种工作”的描述似在关注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现实及出路。

(6)前者提出了运用本族语从事工作的问题,后者则没有充分强调本族语在学生未来工作中的作用,新文件似在强调英语专业学生提高本族语水平的必要性。

《2012英专规范》规定的培养目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但也潜在诸多问题:

(1)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2012专业目录和介绍》中的外国语言文学大类下设60个外语专业,其中只有英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4个专业将人文素养置于首位,其他外语专业则将语言技能放在首位,这是否说明英语专业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重于语言技能提高?语言技能教学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关系该如何把握?

(2)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学问题。《2012英专规范》规定的“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靠什么核心课程来保证?需要多少核心课程来保证?其中,靠规定的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2门核心课程能否实现“厚实的”文学知识培养目标?

(3)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问题。《2012英专规范》规定的核心课程中没有一门涉及相关专业,这可能考虑到不同高校的定位和课程资源的差异而难以确定,但在没有核心课程保证的情况下如何达到相关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4)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问题。《2012英专规范》规定毕业生将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但是,在没有规定任何核心课程帮助学生熟悉外事、经贸、文化、科技、军事部门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这些领域的各种工作?在没有开设外事、管理、研究等核心课程的情况下又如何保证学生从事外事、管理、研究等工作?在没有规定本族语核心课程的情况下又如何保证学生达到相应的本族语水平并能运用本族语在相关部门工作?

3.关于英语专业培养要求的思考。

《2012英专规范》要求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高教司2012:89)。此外,还明确了英语专业毕业生应该获得的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比《2012英专规范》和《2000大纲》发现,新文件凸显了以下特点:

(1)更为明确地提出了对专业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学习的要求。前者在要求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学生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要学生“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虽然后者也关注“拓宽人文学科知识”,但更多强调“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此外,前者没有提及后者倡导的学习“科技知识”.

(2)关注了口笔头表达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前者规定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掌握“与海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后者没有明确写出专业培养要求,只是提出了对语言技能的详细要求并在培养目标里提出“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相比之下,前者更为明确地提出了“与海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增加了要求英语专业学生熟悉未来可能从事工作的内容。前者要求学生“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后者对此没有提及。

(4)增加了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品质、素质和意识方面的要求。前者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求实创新的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还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后者在培养要求中没有关注上述内容,只是在培养目标中提出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这反映了我国外语界专家近年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关注(文秋芳、刘润清2006;黄源深2010;文秋芳等2010)。

《2012英专规范》的培养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去十几年国际社会和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的现实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任务及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再思考。但是,似也存在以下问题:

(1)培养要求存在与培养目标脱节的现象。培养要求应该在总体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确定,同时也应该服务于总体培养目标。但是,培养要求只明确了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专业知识”教学要求,即“英语语言及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却没有明确培养目标规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此外,培养要求中明确提出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在培养目标中却没有提及。

(2)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需要明确界定。在培养要求中明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其中,“语言学和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方针、政策、法规”属于知识的范畴,“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属于能力的范畴。但是,其中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诚信意识”、“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求实创新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似不能归为知识和能力的范畴。

4.关于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思考。

对比《2012英专规范》和《2000大纲》规定的核心课程发现:前者只规定了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和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两类核心课程,而后者规定了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三大类课程;两份文件列出的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没有变化,都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但规定的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却有较大差异。前者规定了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践等11门课程,后者只规定了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国家概况和学术论文写作等5门课程。比较而言,新文件规定的核心课程更加丰富。但是,前者规定的核心课程不包括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而后者规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前者英语语言技能课程的学时占英语专业课程总量的比例为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所占比例为35%(高教司2012:90),而后者规定英语语言技能课程约占67%,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约占15%,相关专业课程约占18%(英语组2000:

5)新文件对不同种类课程教学时间比例的调整可能考虑了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水平的提高及英语专业知识教学亟待强化的问题。

我们深入考察了《2012英专规范》规定的核心课程对其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的支撑情况,发现存在如下诸多问题:

(1)核心课程不能显性支撑诸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规定的核心课程主要支撑语言技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与海外人士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语言学基础知识和文学基础知识教学,但对诸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支撑情况并不理想。培养要求规定的“人文和社会知识”、“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求实创新的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及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缺少核心课程的支撑。这就意味着现有的核心课程只能在实际教学中设法关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一旦教学中不能充分关注上述知识、能力和素质,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就很可能落空。

(2)两类核心课程的分类及所占学时比例存在缺陷。文件规定了英语专业技能和英语专业知识两类核心课程,而且还规定二者分别占专业课程学时总量的40%和35%.但是,两类课程的人为割裂是否具有科学性?为什么不能开设英语专业知识教学与英语专业技能提高融合的课程?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英语专业不仅有必要,而且也能够开出英语专业知识教学与英语语言技能教学结合的课程(Chang &Xia 2011;胡文仲、孙有中2006;常俊跃等2009;常俊跃、赵永青2010;常俊跃2013)。硬性规定两类课程及其比例不仅极大地限制专业课程的开设,而且也会影响英语专业课程的专业化、专业课程的国际化以及英语专业教育的国际化。

(3)规定的单项语言技能课及英语综合课存在局限。首先,人为规定分别开设“听力”和“口语”是否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能否将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结合开设听说课?能否充分利用当今丰富的音频和视频资源开设视听说课?能否开设专业知识和听说训练融合教学的课程?第二,开设独立的阅读课能否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广泛认可的西南联合大学英语专业没有单独开设阅读课(李良佑等1988:282),开设的英诗、英散文、西洋戏剧、文学名着、社会学等课程却帮助学生获得了令后人敬仰的读写能力。而且,阅读课能否开成专业知识与阅读、写作等有机结合的专业课程?第三,我们可否不再硬性规定各高校开设“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而是规定开设关注写作、口译、笔译技能的课程,允许各校开出自己特色鲜明的课程?第四,英语综合课是否必须规定开成“基础英语”和“高级英语”?什么是“基础英语”和“高级英语”?二者之间是否还需要开设“中级英语”?今天的“基础英语”、“高级英语”与十几年前的“基础英语”、“高级英语”乃至当今的中学英语课界限又在哪里?英语综合课能否开成既关注综合语言训练又提高专业知识的课程?第五,从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开设来看,《2000大纲》规定开设的一些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已经面临重重困难,《2012英专规范》仍然将他们列为核心课程是否有实践依据?能否允许各校根据学生和师资的特点开设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学和文学课程?此外,仅仅靠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语言学概论、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能否帮助学生获得规定掌握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能力”并从事“研究”工作?

(4)英语专业教学内容及核心课程的规定缺乏灵活性。针对我国两岸三地英语本科阶段课程设置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香港和台湾高校规定的英语专业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有的高校英语院系只开设文学课,有的只开设语言学课,有的只开设文化类课程,有的则是语言、文学、文化课程的不同组合,课程开设展示了很大的灵活性(李梦遥、张逸辰2011)。在我国,地域差异和教学资源差异巨大,统一规定各类高校开设语言技能课程和英语语言文学知识课程并规定出课时比例是否妥当?这是否有助于各校凸显本校英语专业课程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色?

5.结语《2012英专规范》的推出凝聚了很多专家的智慧和心血,它反映了我国专家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英语专业的专业教育特色、英语专业的人文教育等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但是,它也存在着迫切需要关注的许多问题。作为国家英语专业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它需要为全国高校近千个英语院系确定具有指导意义的培养目标,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培养要求。规定的核心课程体系也需要有效支撑培养目标,帮助学生达到培养要求。如果缺乏核心课程的有效支撑,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就很难落实。

在国外外语专业及我国港台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多元、课程特色明显的大背景下(Hung 2013;胡文仲,2008:20;李梦遥、张逸辰2011:620-621),我国《2012英专规范》的颁布及英语专业国家标准的制定有必要重视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核心课程可能面临的问题,及早提出应对措施,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高校的英语专业建设,提高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提升英语专业教育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Chang,J.&Y.Xia.2011.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he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for Eng-lish majors in the Chinese context[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3):25-38.

Hung,J.2013.English major curricula(EMC)in Hong Kong[R].外语教育的多维视角专题高级研修班讲座,辽宁沈阳,2013年7月。

常俊跃,2013,英语专业“内容 语言”融合教学整体课程体系改革的教学效果分析[J],《语言教育》(1):13-18.

常俊跃、赵永青,2010,学生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语言”融合的课程体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1):13-17.

常俊跃、刘晓蕖、邓耀臣,2009,内容依托式教学改革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外语》(5):40-48.

高教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文仲,2008,英语专业“专”在哪里?[J],《外语界》(6):18-24.

胡文仲、孙有中,2006,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J],《外语教学与研究》(5):243-247.

黄源深,2010,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中国外语》(1):11-16.

蓝仁哲,2009,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科属性与培养目标[J],《中国外语》(6):4-8.

李良佑、张日升、刘犁,1988,《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李梦遥、张逸辰,2011,两岸三地英语本科阶段课程设置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4):618-625.

刘祥清,2007,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回顾、问题与思考---兼论英语专业教育中的人文主义传统[J],《外语界》(3):2-7.

王守仁,2001,加强本科英语专业学科的建设---兼评北大英语《精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42-43.

文秋芳、刘润清,2006,从议论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特点[J],《外国语》(2):49-58.

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2010,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5):350-355.

英语组(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张冲,2010,英语学科及专业改革的思路:正名·固本·定标准[J],《外语教学与研究》(4):309-311.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