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感恩故事大全

文章 2019-07-15 01:01:36 1个回答   ()人看过

引导语: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他把我们寄养在尘世的父母身边,不是要我们抵触、抱怨、流泪,而是让我们学会感恩,接纳彼此,真心相爱,因为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

中学生感恩故事大全篇1:衔环结草,以报恩德

《结草》

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

衔环:

嘴里衔着玉环, 答谢恩人。

其一:春秋时期,秦国攻打晋国。两国在陕西大荔交战,秦国主将杜回经常是不坐战车 不骑马带领几百人,下面削马腿,上面砍大将英勇无敌。晋国大将魏颗在同秦军杜回交战中 节节败退,一直退到一片草地中间。杜回健步如飞,追杀过来。忽然间秦国主将杜回步履艰 难,几次踉踉跄跄好像要摔倒。魏颗觉得奇怪,仔细一看,原来有一位白发苍苍老人正伏在 草丛中,把长长的茅草绑在一起,形成一道道绊索。杜回到了这里,就像陷入了罗网一样。

魏颗大喜,赶快驱车冲上前,把杜回捉住,主将被俘,秦军大败。当天夜里,魏颗梦见了白 天用茅草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九泉之下的我今天用结草帮助你,是因为你没有杀害我 的女儿祖姬并且把她嫁给了一户好人家。

我是替我女儿祖姬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你将会世世 显赫,子孙个个被封王封侯。原来,魏颗的父亲有一个宠妾叫祖姬,但她没有生养子女。父 亲每次外出打仗时都嘱咐魏颗:“我如果死了,一定要找好人家把她嫁出去。”但他父亲临死 时却又对魏颗说:“我死后一定要她给我陪葬,使我死后有个伴。”父亲死后,魏颗却找了一 好人家将祖姬嫁出了。魏颗的弟弟责怪哥哥没有遵照父亲临终嘱咐,魏颗说:“人在病重的 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把她嫁出去,是按照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办的。”

其二:东汉初年,有个杨宝九岁的时候,在华阴山北的树林中见到一只被老鹰啄伤的小 黄雀。它被蚂蚁所困奄奄一息。杨宝见它可怜,便带回家中放在衣箱内精心照料。黄雀只吃 黄花,养了百天羽毛丰满,伤也完全好了,杨宝就把它放了。当天晚上,杨宝做了一个梦, 梦见有一个黄衣童子,口中衔着四个玉环,说:“我是西天王母娘娘的使者,因你怀着仁慈 之心救了我。实在令我非常感激,为报大恩我送给你四枚白色玉环。它可保佑你的子孙位列 三公,为官清正廉洁,处世行事象这玉环一样洁白无瑕。”并祝愿杨宝子孙几代都做大官。

后来,杨宝的儿子、孙子、曾孙果然都做了大官,享尽了荣华富贵. 根据这两个传说,人们概括出了“结草衔环”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中学生感恩故事大全篇2:不要给感恩扣上“作秀”的帽子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食粮,曾哺育着华夏儿女代代生衍,代代坚强。从小,师长就教导我们要感恩他人,感激社会。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是最值得信赖的伙伴,才有最值得颂扬的灵魂。

可惜的是,优秀的精神食粮也有失灵甚至失传的时候。有专家曾提出,中华民族正遭遇一场民族传统文化的灭绝灾难,认为当前屡屡出现的信任危机,就是人们之间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相互感激的“恶果”表现。所以,学会感恩别人是我们首先应该具备的精神之一。感恩别人如此重要,感恩生我养我的父母就更加无可厚非了。

感恩父母的方式主要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种。物质的感恩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依赖。精神的感恩乃是最直白最珍贵的感恩。丰都县星火学校的校长为其母亲洗脚就是精神感恩的最佳体现。为其母洗脚时脊背是弯的,因为承载了感恩人性的光辉和重量。正是这种光辉力量的触伸,使这个社会每一天都涌现出太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也正是这种光辉力量的暂时蒙蔽和失灵,造就了现实中的一个个令人发指的人性悲凉场景。

记得以前高中母校的校训是“爱校,爱父母”。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校训,但我觉着它是当前中国很珍贵的一类校训。我国的许多中学,大学培养学生要“博学”、“笃信”、“卓越”等等,却忘了教会学生最根本的一条——“感恩。”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前提是“立人”。只有先立起一个大写的“人”,才能“以人为本”,最终培养出一个个“博学”、“笃信”、“卓越”的人。否则,一切将是海市蜃楼一般飘渺美好。

在一个言语自由、思想开化的时代,思想和观点的多元化往往造成激烈的争锋,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人会“眼红”,且歇斯底里大喊“葡萄酸”。故,当这个校长给其母亲洗脚被认为是一种“作秀”举动时,我们也大可不必感到遗憾,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话语权。但是,在对待某些问题上,比如感恩、诚实、忠诚、正直,笔者并不认为“作秀”一词并不能有资格抹黑它们。那些摇动“作秀”大旗的人,只是一种黔驴技穷的表现。

社会文明的高度发达离不开优秀精神食粮的滋补。“如果弘扬美德的行为都当成作秀,为非作歹才是真情流露,你愿意生活在那样的社会吗?”,“不管是否‘作秀’,这位郑校长的目的也是为了教育下一代要懂得感恩,目的明确,如果一次洗脚能唤醒孩子们的感恩的心,哪怕是‘作秀’也是应该支持的。何况教育孩子不单是言传,最重要是身教!郑校长做得好!”网友的声音代表了当下思潮的脉搏,笔者不难想到,一个懂得感恩的社会终将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和谐社会、文明社会的诞生和发展,需要感恩来维系,否则,社会机体的链条便会断裂,个体的独立性太强,社会的整体向前进步、人类文明的发扬广大也就是南柯一梦。那些嘲笑为母亲洗脚乃“作秀”行为的人们,切忌随意肤浅地上纲上线,莫要轻易给感恩扣上“作秀”的帽子,有本事啥也别说,今天就给母亲洗一次脚去。

中学生感恩故事大全篇3: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很重要

倾其所能,凭一己之力帮助过你的人,是你永远需要感恩的人。哪怕是一句话,一个温暖的眼神,还是他送给你的那一滴水。要永远懂得,这一滴水也许是他仅有的,仅能够做到的。要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尽管有些人富有汪洋,却连一滴水都不会付出,甚至贪婪地要把别人仅有的一滴水也要据为己有,坐拥金山却狠心地偏要看别人的凄苦。须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守财者都不仗义,吝啬者都是自私的。

不要被个人恩怨所笼罩。要知道,再强烈的幸福和煦的光辉也无法穿透心胸狭隘者的阴霾。有些人总是把别人对自己的不好牢记在心,不失时机地加以诋毁、中伤、咒骂,以为如此发泄私愤就会赢得好处,才会快意。须知,《周易·说卦》有言:“人间私语天闻若雷。”对他人再小的谩骂都是自杀的暗器。强者从来都是通过自我奋斗实现自身的价值,证明求索的辉煌,并放出无私的光芒给他人以温暖。自古都是“君子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如果一个人长久地沉浸于自我构建的“黑屋子”里,让他人深感无法救药,根本不懂得“上帝关上一扇门,一定会打开一扇窗”的道理。那么,只有用一句话来评判他:“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帮助他人不要希图回报。要知道,以怨报德在这个世界上是永远存在的,在施惠他人时,永远不要有回报之念。有些人爱极生怨,是因为一开始就有贪图回报之心,给人一点针尖头大的施舍,希望获得碾盘一般大的好处。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邪念,行善的出发点就是恶。被恶驱使的善行,蒙着罂栗的外衣,收获的最终是痛楚。善者无疆,赢得的自然是福祉。

要有大爱之心,拥抱山川荆棘的情怀,包容他人。小我小天地,大我大天地,无我便达到了无极之境。拥有大爱情怀的人将得到如下祝福:遇难呈祥瑞,逢凶化吉祥。善者天助。法国神学哲学家S·薇依《在期待之中》一书说:“只有那些至高无上的人,才会在陷入无边的深渊中时时听到爱的颤音。”

拥有大爱的人,不管从怎样低的起点开始,我相信他将来都能飞黄腾达。须知,人给明亏吃,天在暗处补!

中学生感恩故事大全篇4:包拯辞官侍母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