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高中德育工作管理分析论文

文章 2019-07-15 00:12:44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高中德育教育工作逐渐受到了社会的重视,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发育的时期,加强这段时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德育教育对高中生的重要性,以及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希望能够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中;德育工作;管理;分析

高中德育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其中既包括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包括了心理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够让高中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够让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能够为祖国培养更多有高尚素质的年轻人。为此,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在本文中阐述一些高中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管理水平,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一、构建“以生为本”德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德育教育的创新

我国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延续着传统的教育模式,直到近十几年新课改的不断审核和素质教育与要求的不断提高,让中小学再次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德育工作方法的必要性。通过“以生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能够很好地契合当前社会形势,在把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中心之后,德育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更有针对性。“以生为本”是对传统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通过这一创新可以让高中德育工作水平获得较大提升,避免仍延续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以成绩为标准的培养模式。由此可见,通过“以生为本”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创新当前的教育模式,对教育工作改革能够带来更多的动力。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看到,人的价值的发挥和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没有直接的关联,而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仍在将成绩教育当做重点,对学生全面发展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学习能力比较强,创新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弱,这些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会遇到较多的坎坷和挫折。笔者认为,通过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工作虽然不能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其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情感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这些精神层面的“能力”能够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提供更多的帮助,能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以生为本”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更加适合当前的社会形势,对于学生的帮助也更加明显。

(三)有利于国家人才计划的实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人才培养工作也更加成熟,但是,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出现了人才外流的情况,这些人才选择到其他发达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愿为自己的祖国而奋斗,这说明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认为,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人才德育水平较低,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度不够。而通过“以生为本”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个体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培养其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感,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只有在这种德育教育管理模式下,人才培养计划才能真正培养出人才、挽留住人才。

二、构建“以生为本”德育工作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点亮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都应当将学生当做主体,这是因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出人才,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要重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提供成长和上升的阶梯,是为学生提供帮助的群体。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虽然是一种非常高尚的行为,但是,在当今形势下,并不能为德育教育工作带来更多的帮助,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教师也应当得到较好的发展,“照亮”只是一种短暂的被动现象,而“点亮”才是一种主动的生命行为,教师只有先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点亮学生。未来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并不是要牺牲教师的利益,而是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和进步,教师要将学生的发展当作教育的主要目的,要将自身内在的东西吸收转化,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建立一个“德育发动机”,激励自己提升个人素质,然后推动学生向前发展。

(二)尊重学生心理,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

未来的德育教育要培养学生四个重点能力,分别是:培养学生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按规律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身心灵合一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负责任的能力。这四个方面的完成都需要先以尊重学生心理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高中生的身体和心理正处在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能够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成长观念,对学生的未来成长非常有帮助。在这段时期,应当尊重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心理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由于没有尊重学生的心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较为激烈,学生因此会出现厌学和自卑的心理,这种情况并不是学校和教师愿意看到的。而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就是尊重学生的心理,在教师和学生出现矛盾时,要客观评价矛盾的根源,教师不能通过自身的地位去“欺负”学生,双方要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要积极进行沟通和协商,平等、友好地解决问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尊重学生心理的重要性,仍然在使用军事化、强硬化的教育理念,教师发出的命令学生一定要执行,这种方式除了激化双方之间的矛盾之外,并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对学生的心理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德育教育适得其反。在未来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更加理解学生,理解这时期学生群体的客观规律,要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学校和教师要更加踏实和实际,要放下自身管理者的架子,真正体会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从而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三)制度是守护学生顺利发展的保障

在平时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不仅要依靠教师的监督作用,还应当发挥相应的制度监管作用,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就应结合一些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保障德育教育的实施。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进行约束,并且结合严格的奖惩方式对学生进行实时管理,并由各班的班主任将学校的制度给学生进行不断地讲解,进行制度教育的深化,指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体验中理解这些制度规定,进而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德育教育不能只在课堂上说教,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更应该从学生的思想和日常行为上进行纠正,对学生平时的言行进行管理,学校的教务管理作为一个重要而有效的平台,是通过学校制度集中反映出来的,规范和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学校这片净土正在被现代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的思想的行为习惯不断地侵袭着,高中学生的思想处于十分敏感的阶段,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制度建设工作,通过建立相关制度约束学生的言行,培养更具道德品质的高中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教师注重自己的言行身教

班主任教师在学校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学生在无意间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例如教师说话的方式、行为的方式等,为此,教师应当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一个素质较高的教师,在平时和课堂上会表现一致,会具备较高的修养,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即使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批评,学生也会按照教师的指令去学习,这种精神层面的影响效果更加实用,也是每个班主任教师应当达到的目标。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做好引导、激励工作,从而使学生可以领悟到教师的高尚人格对学生的影响,从而可以师德服生,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

总之,在高中教育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由当前的社会形势和高中学生的思想基本情况决定的,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学会使用先进的教育模式,要注重锻炼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将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另外,学校和家长要联合起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到以生为本,以德服人。

参考文献:

[1]卢立涛.全球视野下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和功能[J].外国教育研究,2011(23):15.

[2]徐爱杰.论我国高中教育的功能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35.

[3]胡立军.新时期高中生的时代特征及教育初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11):27.

[4]陆士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求真务实[J].北京教育研究,2013(10):22.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