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误译看科技英语翻译策略论文
摘要:科技英语翻译不仅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还要考虑专业知识,因而更容易出现误译。从联立关系、上下文关系两个方面分析了学生误译原因。对这些误译都作了详尽分析,并在结论部分给出了具体的翻译对策。
关键词:科技英语;误译;联立关系;上下文关系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2
一、引言
为了满足学生需要,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能力,哈尔滨理工大学开设了任选课——科技英语翻译及英语摘要写作。在两年多的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收集 了大量的学生作业,深入研究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忽视联立关系和上下文关系所犯的错误。文章采取英译汉的形式, 由63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以考试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翻译一篇文章。
二、 忽视联立关系导致的误译
英语的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比较大,独立性比较小。一个词的词义往往取决于与它的搭配或组合,词究竟是什么意思,仅就其本身而言,无法确定[1]。但一旦与相关的词搭配,位于特定的联立关系之中,就明确无误了。现以原文中的专业术语为例说明联立关系。
(一)专业术语的误译
原文是一篇天文学方面的文章,其中典型的专业词汇是 “supernova”和“White Dwarf”。由于 “supernova” 有前缀super-,容易翻译猜到词义,所以本文只考察 “White Dwarf”的翻译情况。学生总数63人,有36名同学将 “White Dwarf” 译为“白矮星”。有些译文,例如“白的矮星”、“白星”、“矮星”、“小白矮星”、“侏儒星”、“小星球”,虽然不贴切,却也还像天文学术语。“质子”、 “白点”、“白光”只能算作普通科技术语。“白矮子”、“白色矮子”和“白色侏儒”采取了直译的方法,丝毫没有专业术语的味道。“白色矮小的植物”译得很 令人费解,笔者试图找到学生翻译的证据。 “dwarf” 作为形容词时有如下解释:[only before noun] (of a plant or an animal 植物或动物) much smaller than the normal size 矮小的:dwarf conifers 矮小的针叶树[2]。 这名同学可能是看到有“植物或动物”字样出现,误以为 “dwarf” 指的是植物或动物,见前面有 “white”,就干脆译为了“白色矮小的植物”。如果说“白色矮小的植物”笔者勉强找到了错误原因的话,“白色垃圾”却怎么也找不到证据了。有的同学还 选择了讨巧的方法,仿照有些人名的译法,干脆将 “White Dwarf” 抄上,或是将其简写为 “WD”,有的则直接按读音译为“怀特迪瓦弗”。还有四名同学没翻译出来。
(二)词义判断的错误
在原文第二段中有这样一句话:Imagine the earth reduced to the size of a marble, but still having the same mass and a stronger gravitational pull, and you have some idea of the force of a black hole. 其中的 “a marble” 很容易译错。在批阅学生试卷时,发现有45名同学将 “a marble” 译为 “一块大理石”,而另有十八名同学将 “a marble” 译为“一个弹子”、“一个弹球”、“一个弹珠”、“一个玻璃球”等, 教材给出的参考译文也是“一块大理石”。“Marble” 既可作可数名词,也可作不可数名词。作为不可数名词用时,译为“大理石”, “a slab/block of marble” 要译为“一块大理石板”。当作为可数名词用时,译为“(玻璃)弹子”。 “Marble” 前的不定冠词 “a” 证明了 “marble”是可数名词,应该译为“一个(玻璃)弹子”,而多数同学和教材都错把 “marble” 当不可数名词,译为“一块大理石”。那么这句话应改译为:如果你想象一下,要是地球收缩到一个玻璃球那么大,但其质量不变,而引力增大,那么,你对黑洞的 吸力就会有所了解。最有趣的是一名同学开始时译为“大理石”,然后改成“弹珠”,是唯一一个在试卷上能看到思索过程的同学。她的译文很有意思,所犯的错误 具有代表性。她的译文如下:试想地球减小到弹珠的尺寸大小。但仍然有同样的大块,和一种强大的重力吸引力,并且,你有了对黑洞吸力的一些想法. 这个译文明显有三处错误:(1)词汇翻译错误;(2)分句间连词使用错误;(3)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这些错误和和下文中即将讨论的上下文关系有关。
三、忽视上下文关系导致的误译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词的词义很难仅仅依靠它的毗邻联立词,就能判断和确定下来。这时就必须观上下文,瞻前顾后,通观全句甚至全段,才能依情景析出词义。我们先来讨论如何根据上下文确定词汇意义。
(一)上下文中词汇的翻译
有一名同学先把 “marble” 译为了“大理石”,后又改译为“弹珠”。“Mass” 前的定冠词 “the” 既可修饰可数名词,又可修饰不可数名词,不具备提示作用;前面的形容词 “same” 也只有修饰限定作用,在语法上也不具备提示作用。所以就将 “mass” 译为了“大块”,这说明翻译时没考虑上下文,也说明了科技英语翻译的困难。就拿“mass”来说,作为不可数名词时是“质量”,作为可数名词时是“团、 块、堆”。在普通文体中可能是“团、块、堆”,但是一旦进入科技文体,就摇身一变成了“质量”。
有些普通词汇进入科技英语,在字典上都找不到,完全得依靠上下文去揣度词义,以“thing”为例。八名同学将 “thing” 译为“物体”,在这个上下文中,翻译得比较贴切。一名同学将其译为“单一个体”,两名同学译为“实物”,五名同学译为“东西”,五名同学译为“物质”,三 名同学译为“事物”,多达三十九名同学没翻译此词,说明学生不熟悉科技文体中普通词汇的翻译,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训练,使学 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二)上下文中连词的翻译
我们再来看看译文:试想,地球减小到弹珠的尺寸大小,但仍然有同样质量,和一种强大的重力吸引力,并且,你有了对黑洞吸力的一些想法。根据分 句间的关系,这里的“并且”用得不恰当。 “并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连接并列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小句,多用于书面[3]。而在翻译这个句子时,没能真正理解 “and” 在上下文中的意思。“And” 除了连接两个并列的分句外,还可以连接两个分句,译为“只要……就”。我们改译后的译文:如果你想象一下,要是地球收缩到一个玻璃球那么大,但其质量不 变,而引力增大,那么,你对黑洞的吸力就会有所了解。在译文中,偏句是“如果你想象一下,要是地球收缩到一块大理石那么大,但其质量不变,而引力增大”, 正句是“那么,你对黑洞的吸力就会有所了解”。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表示假设实现后所产生的结果。偏句中用了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正句中有“那么” 与之呼应;偏句中还用了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要是”,正句中有“就”与之呼应。通过这两套连词的使用,不仅使句子间层次更加分明,语义关系更加清楚,而且 更符合汉语节奏,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四、结论
通过分析学生的误译可知,翻译不仅涉及到语法,还涉及到修辞,是一项复杂的转换过程。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有些名词既可以作可数名词,又可作不可数名词,而且两者词义不同。联立关系则是判断词义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不定冠词、名词单复数等语法手段辨明词义。
(二)有些名词在普通文体和在科技文体里词义不同,翻译时要结合上下文;还有一些普通名词一旦进入科技英语就被赋予特定意义,翻译时不仅要结合上下文,还要结合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戴文进.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M].牛津大学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