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抒情散文
窗外的阳光,照着院落,院子充满了淡淡的温和。透过窗子,看见几朵云,淡淡的,挂在天空,苍穹呈现生机。风,柔柔的淡淡的,只有树梢的叶片感觉到它的存在。杯中的茶,淡如白水。一本书,也读得寡淡,慵懒地趴在桌上。
我就坐在书前,享受着清淡的生活,读自己欣赏的书,写自己喜欢的文字,淡然自乐,怡然自得,成了业余习惯。书,散发着淡淡的香;茶,飘着淡淡的雾,就这样在半仙半人地飘渺氤氲里,捧着一杯淡茶,就着淡淡的日光,享受文字带来的淡淡的快乐,这样真好。安静地做自己,快乐地做自己,外面的世界在与不在,我都在;好与不好,我尚可。
手指有节奏地在键盘上起舞,将每一个文字的神韵融入淡然之中,我便有了自己的一切,便进入了个人的世界。就这样淡淡的,一个人,一颗心,一个世界,一个宇宙。这个世界,这个宇宙,蓝天白云,大海草原,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戈壁沙漠,万家灯火,千江明月……它们都淡然地安放在我的内心。
我此时内心的淡然,与苏东坡写西湖、齐白石画虾以及郑板桥绘竹的心境颇为相似。东坡写西湖,是淡写的。早春的西湖,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薄雾,山岚,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东坡就是抓住了西湖最美的“淡”,说“淡妆浓抹总相宜”,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淡”得恰到好处,“淡”得美如其分。白石画虾,笔墨简洁,清逸几笔,淡淡然,透明可爱,鲜活的生命是那样栩栩如生,神韵皆在“淡”中。板桥的竹是墨色的,简静的几杆,稀疏的几片,淡淡的几笔,实实在在“淡”出了风骨。不画水则见水,不写风则有风。虚与实,浓与淡,刚与柔,缓与急,所有的美都在这里融合。画意藏于似与不似之间,自是淡中得了真味,这就是“淡”的至高境界。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他就是以“淡”至上,从淡然之中悟出真谛。有次游山,进入山幽林静的境界,愈走愈深,愈深愈静,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所呈现的特有的幽静境界,勾起了诗人空旷淡然的心境,他以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意境所特有的敏感,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明月来相照,清泉石上流”“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的绝妙佳句。柳宗元的小品,得了淡的神韵,苏轼评价说:“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文字或画作的“淡”,也自有淡的妙处与真趣。
前几年去青海湖,漫步湖边,抬头远望,是洁白淡雅的雪山,低头凝视,是澄澈淡绿的湖水。一切都是淡淡然。天,特别特别的近,特别特别的蓝,既有天高云淡的视觉,也有天低云近的感觉。人在其中,化为一体,没有了人的独立,也没有了大自然的独在,真正是“天人合一”。天上缓缓飘荡的云朵,美丽,淡然,吉祥。有几匹牦牛、骏马,在远处,低头吃草,或昂头视天,都是那样的淡然悠哉。远处雪山,巍峨穆立,太阳底下,银光闪闪,覆盖山野千年不化的积雪,因岁月的凝聚而更加淡然圣洁。眼前的青海湖,湖水幽幽,波澜不惊,辽阔淡定,湖边点缀的经幡随风飘扬神秘斑斓,散落在绿草和白云之间的三角藏包,更为青海湖的淡定锦上添花。天地,是那么辽阔空旷。不到青海湖边看看,你难以真正感觉到“高远淡泊”的意境和“物我两忘”的况味。大自然的“淡”,会让人在身临其境中,自然而然地滋生出自由自在的天性,心不由自主地变得淡定。
心情淡定了,时光才淡定,日子才淡定。在这种淡定的生活中,看书,写文章,说不上“淡泊明志”,但可以慢慢变得“宁静致远”。把自己的生活过安静,过淡然,过得如禅宗六祖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大无境界,虽难却好。实质上,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读书写文章,我们的生活,是一本大书,是一本无字胜有字的大书,是一本只有自己才能书写的大书。只不过各人读法不一,写法不一,精彩浓淡也就不一。
佛界认为,最本真的色彩是无色,最纯粹的画卷是空白,最耐人寻味的诗行是无字。无色里,万紫千红,万类霜天竞自由;空白里,千岩竞秀,万瀑飞流;无字里,千经万卷,诗书流韵。正如,“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淡,淡到极致。
我老家屋后有片竹林,棵棵修竹傲立苍穹,疏朗壁立,那么淡然。而竹林内却是浓荫覆盖,凉爽舒适。这片竹林,浓淡相生,浓淡相宜。小时,我们几个小伙伴,常常在竹林里荡秋千,捉蜻蜓,过家家,竹林给了我们无限的童趣。这样的日子,于现在说来,就是淡然安静的生活,就是至美的境界。在纷繁复杂的红尘中度过一年,远不如在这竹林中过上一日。
徐志摩,怡然一笑,轻轻地挥一挥衣袖,作别康桥,不带走一片云彩。那种淡然,令人叫绝。他的一挥手,就挥别了复杂,挥别了烦恼,挥别了不舍,一切都变为简单,快乐,潇洒。这是一种何等的淡然呢?
电脑里播放着古筝曲《深山禅林》,这是一首佛曲,佛音悠悠,超然脱俗。就是这首淡然宁静优美的曲子,让我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偈语。我揣摩着宋代诗人雷庵正受写下这句偈语时的心境,若想江中有月,就不要去追寻天空中的月亮,只要自己的内心要有千条江万条江,自然会江江有月;若要万里无云,不要去执着于天,而是要清除心中的“云”,清除了心中的杂念和私欲,天自然会空旷万里。他身处红尘俗世,眼中的山、水、江、月、天,乃至名和利,都是身外之物,心中有的都是禅境。世间万物,于他仅是“淡淡”的风景。淡,于他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愫,是一种生命的本真。他在“淡”里净化,在“淡”里静谧,在“淡”里禅那。我聆听佛曲,心想偈语,淡淡的,静静的,享受最美的梵唱。
前几日回老家,在乡村的田野转悠。雨后初晴的田园,轻雾淡淡的山野,落日黄昏的村庄,风轻云淡的天空,优美,淡然,生机勃勃。喜欢这种悠然恬静的风光。夕阳西下,一抹殷红,一剪远山,一湾碧水,一个人影,淡然飘逸。一半风雨一半晴天,一半明媚一半黯然。我往山边独行,与夕阳、晚霞、薄雾同在,身后是纷繁复杂的俗世,往前是淡然幽静的山水。山脚下有条小河,河水潺潺,悠然东流。河岸边一片葱茏的草,在淡淡的风中轻轻摇曳着,夕阳的余辉照着它们,显出淡淡的碧绿。风景中的我站立在草丛边,欣赏着这种淡然超脱的景致。不知怎的,忽然就想起了顺治皇帝,我不明白,他错吃了什么药,认为自己是“脱却龙袍换袈裟,只恨当初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流落帝王家?”毅然决然地丢下至尊无上的帝位,淡然出家五台山,去做一个草芥和尚,并做佛偈云:“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这该要多大的勇气来舍弃这个皇权?我想他定是看透了满朝文武大臣跪拜在皇权下,嘴里喊着“万岁万岁万万岁”,心里却在诅咒“该死该死真该死”;定是想到了,皇帝是棵大树,树大招风易折,而做一棵小草,到哪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淡然如此,超脱如此,令人慨叹!
有一味中药名淡竹叶,生于原野,细茎绿叶。性甘,味淡,微寒,清热除烦止渴。近日因嗓子不适,乡间医生说,用淡竹叶煎水喝。我照办。药罐中飘出的是香味,喝进口中的是苦涩。涩在唇齿间,苦于喉舌处,心中则是两味交加,渐成平淡。三天之后,咳嗽止了,嗓痛好了。自然界的苦淡,作用于人,也是有奇效的。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清空心灵,减少欲望,让心灵纯净;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物外。许多时候,不是没有物欲与愤怒,只是隐忍而不想表露。一人独坐,一杯茶,一本书,一台电脑,喝着,读着,写着,久而淡然。就像一朵小花,久居山野,虽然平凡,却很淡雅,静静地绽放,淡淡的,馨香着,不哗众,不取宠,就为美丽而存在,就为自己生命而绽放,淡定地迎接每一个日出,送归每一个月落。风来,它摇头;雨来,它沐浴。人来与不来,它都在那里;你喜与不喜,它都安然绽放。这种淡泊宁静,自会致远。
有时,真的很想一个人守着一处青墙黛瓦,守着一本书一杯茶,守着一个“淡”字,在时光的深处从容度日。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