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故事不吸引人散文随笔
南京的冷,比我想象中逊得多。大清晨的在郊外穿梭,空旷的枯凄早已融入周围的呼气中,看得较清的,不是地铁站下那整齐而密集的小车和地铁的拥挤,是远处的山,说是山,实属抬举,若说小土堆,定要遭受鄙视,因为我还在南京,我也只是对走过路过一小部分南京的景色有印象,不敢妄下定论,也不能妄下定论,毕竟昨晚的搭车让我见识到了何为不熟的待遇和差距。我只能说,南京的山,不高,不够人家够胖,曾有首都之称的城市想必生活不会乏味,是否酒池肉林我可不知,但我知道人家就是有胖的资本。单看夫子庙,就有浩然的大气,而且不俗气,那些历史古迹在它面前算不了什么,人家是宏伟壮观,一大片现代古式建筑落地而起,连外来的肯德基也穿上了唐衣,秦淮河更是风声水起,遍地都是秦淮人家的店铺,到处都是用来吸引游客大吃的小吃,两片桂花成桂花糕,三粒梅子成梅子糕,老字号成了一种时尚,名小吃也跟着围在一起凑热闹。秦淮河不再是歌姬的宝地,而是为第三行业提供深厚的魅力。船上灯笼走,走的是古风,那种赏诗作对听曲的古气已被今日随风从众慕名之心所代替。秦淮河热闹繁华不减当年,可是多年后我们还会像如今怀恋当时气息来怀恋今昔吗?
说夫子庙大气不为过,但雨花风景区也不甘示弱。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听到这句,你就该懂雨花风景区的魅力何在了。石头本都是自然之物,美的不在物质本身,而是欣赏物质的眼睛。当你看到雨花石展馆后,你会有更大的领悟,表象加上创造性想象,就能更有发现石头美的眼光,再加上文字说明的作用,意象就会显得如此情理。石头的平凡,平凡的不值得我们看一眼,不过当我们认真看一眼后定不会觉得它的平凡,观与变的哲理就在其前后的逻辑形成。搞艺术的人,就是要有想象力,搞艺术的人,更需要那么一点耐心,在茫茫的石海中,我没法找到一块可以加以想象的雨花石来,这就是我,但我却可以对着一块石头发呆,即使我不知我该做什么,我已经说了放弃,却不让它离开我的视野里。很多事都说不来为什么,不过你喜欢就好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读懂的。在风景区,有着它美丽的一面,也有肃穆的一面。烈士陵园的肃静与凄清,让我们此刻的心情更加沉重,和平鸽在广场的妃旋,长明灯的不息,让我们瞬时看到了多少英豪的奋起,即使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依旧人才辈出,奋勇杀敌不是我们的目的,造福全人类才是硬道理。我们不缅怀过去,也不会忘记过去,但我们更应看好未来的世纪,未来并不是空虚,关键得看我们做出的努力。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古事,也不是古迹,而是字。博物馆里的字,都是如此工整,简单来说就是好看,该秀气能秀气,该大气能大气,那一笔一划都是线条的美,整体就是一种舒适。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法写出那种工整字,没那种耐心来规矩,不过夫子庙的字又痛击我心,人家飘逸的奇,与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外散内不散,形神共达,没有深层度的理解,可是没法到达那境界。
南京的霾不仅覆盖了南京城,还覆盖了我一天的心,一天的沉重,让我无法回忆这一天的点滴。走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人应该像我一样,一直处于暗灰色的低迷中。我已经不想拿起手机,也没有那个力气来拍照,我就那样一语不发的,一步一步的走完。或许我累了,我也确实累了,脚酸了,心更酸了。疲惫在梦中蜕去。
外出远行还能遇到熟悉的人,那是多么的幸运,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中,让你找到了慰借。那一刻,感情参杂,不是感动,而不是激动,比两者都强,我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当你确身体会了,就能读懂。这也让我在今晚还能有那么点力气来记录这一些点滴,下午尝试着回忆,而我早已在疲惫梦中睡去。
晚安,南京,虽然你困了却不说晚安,但我依然想跟你说晚安。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