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游褒禅山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章 2019-07-14 21:55:12 1个回答   ()人看过

【课文说明】

此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大家王安石的散文精品中立意不同凡响,写法别具一格的一枝奇葩。它的主旨不在于通过记游表现山川之美,景物之胜,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情,即事明礼,最终以精警独到的理趣取胜。这篇记游,由此及彼,拓宽视野,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规律性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我们喜欢吃的汉堡包导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不管这个汉堡包用什么方式去吃,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把它吃完,填饱肚子。

同时也应该吃好,回味他的独特韵味。同样我们在学习上,比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把通过学习掌握一些知识,在此基础上,回味它独特韵味,希望今天这堂课结束后,我们的同学还沉静在余味中,并能三月不知肉味。

二、回顾

1、昨天我们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从中体味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与一般游记的不同之处,在这篇游记中,记游只是一个引子,关键是在记游基础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这跟王安石为政治学的态度是紧密相关的,相传王安石推行新法过程中就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豪情壮志,那么他这种对待事情的执着精神,坚定不移的意志就如烙印一般体现了我们本文的许多点滴之处,接下来,我们就再来细细品味本文又如何体现他的这一特点的?

2、问:大家在文中找找看,能不能发现蛛丝马迹?

如在第一段,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呢?

对“花”“华”的辩析表现了王安石爱咬文嚼字的习惯,俗话说,就是钻牛角尖,按照我们朱光潜老先生的话说,就是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虽然因此常受时人讥笑,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

如第二段中因为自己跟随他人半途退出之后的后悔。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从侧面也反映出了他的那种执着与百折不挠精神。

3、联系实际:

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我们在座的各位对待学习的态度,每次考试下来看到成绩与排名之后,就抱着士可杀孰不可辱的心态,有部分同学开始有很好的计划与想法,一天能够坚持,二天、三天尚可,但一个星期之后早把自己的雄心壮志抛到脑后,该玩的照样玩,该讲的照样讲,周而复始,要想上个层次就难了。

希望通过此文的学习能够对大家的灵魂有那么一点触动,那么我想即使王安石已入土为安,但他还在充分发挥他的余热。

三、研读课文

1、齐读第二自然段:

⑴ 互动探究字词,共同解读题难字词句:

问其深,侧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拥火以入

不出,火且尽

盖余所至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

余之力尚足以入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⑵ 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用19字就将前洞的相关情况一笔带过,作者在这边却用了较多的笔墨写了后洞的特点,及游洞后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的对比也呼之欲出:

① 前洞平旷与后洞幽深对比。

②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⑶ 进洞时那种好奇以及进洞后所见的欣喜转化为出洞的内疚与后悔。那么为什么后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是不是没有相应的条件?

因为余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根结在于他的意志不坚定,最后一句对下文抒发议论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⑷ 学习文章,不光光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使自己有所感有所悟,这才是关键所在。

2、齐读第四段:

⑴ 在后悔自己选择的同时作者又反醒自己做了深层次的思索:

① “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② 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

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③ 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敌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做了注脚。

④ 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⑤ 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⑥ 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⑦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⑧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⑨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⑵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启发?结合我们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亲生体验来谈一下对此的认识。

(补:有“志”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或许生命什么都可以缺,譬如失去一只眼睛,或者失去一条腿,但就是不能失去信念。通过两个故事让他们对此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感悟。)

四、总结

实际上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我们从古文身上学到的是他们这种可贵的精神与品质。让我们明白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意志不坚,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