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教育《弟子规》

文章 2019-07-14 21:37:01 1个回答   ()人看过

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是成为圣贤。正如谚云:“读书志在圣贤。”今天的家长不希望孩子做圣人做贤人,而是希望他做大官发大财,这使现代教育陷入危机。

做圣人做贤人其实就是现在的德育。做圣人做贤人要从孝道入手,所以从小就要教孩子知书达理,孝敬长辈,尊重朋友。

今天的社会里,为什么孩子越来越难教?为什么青少年犯罪率在不断增高?为什么孩子越来越自私?

我想,必须从教育上检讨。

古时候的教学好教,为什么好教?从三四岁就开始教,扎根!长大之后纵然受到社会的污染,也不至于离谱。《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这个道理。成人的时候要想改变自己的习惯和行为方式、断掉自己的习气就太难太难了。

弟子规》告诉我们为学之道的次第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现在,家庭和学校弄颠倒了。德行为本,变成了成绩为本,结果是,成绩上去了,人没做好。

圣贤之道从孝道开始。孝道从《弟子规》开始。

1.入则孝在家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俗语说,“父母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都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所以,听取父母的教诲和经验以及教训,将使孩子终身受益。违背道德的、父母不喜欢的事情,孩子坚决不要去做。

有人就说了:那孝就是什么都要依着父母,他们做什么都是对的了?这就是走极端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真正的孝还在于当父母有了不对的地方时,能够采取恰当的方式来劝谏。《弟子规》告诉我们,要“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这样做,才算圆满的孝道啊!

2.出则悌“悌”,就是敬重兄长,也泛指敬重长辈。在外,对尊长要有恭敬的态度,对同学同事要像在家对兄弟姐妹那样友爱互助。现在的孩子在家里被宠惯了,不知道如何和家人相处,又如何能与外面的人和睦相处呢?

3.谨而信“谨”,就是生活中的日常小事要谨慎。穿衣服重在整洁,不求华贵,行为举止勿失君子之风,不要高消费、挥霍浪费,做事情不要太匆忙、草率,也不要怕苦怕难而退缩。

“信”,就是做人要讲究诚信,同时也要有高尚的信念,向圣贤之道迈进,看到别人的长处要“见贤思齐”,这样自己的德行才会提高。

4.泛爱众“泛爱众”,就是广泛地爱所有的人,就是要有一颗爱心,但是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否则,两个人的品德都有缺陷。

5.而亲仁“亲仁”,就是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亲近仁者,仁者就是善良有智慧有魅力的人,向他学习,德行会进步,过错会减少。

6.有余力则学文先把上述5个方面做好,然后好好学习文化。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