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评课稿
导语:信息技术学科学是一门知识与实践结合的学科,在理论课中强调实践,勤于动手,主动参与,提高动手能力。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中职计算机评课稿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职计算机评课稿1
今天听了杨老师的一节高三复习课,感受颇深。下面就这堂课谈谈我个人的体会,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内容整合合理、教学目标明确
一节好课主要来源于好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本节课整合了教材中第一章的主要内容,以计算机系统组成为主线来组织本节课教学,从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组成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明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便于学生达成认知目标。
二、教法多样、学法有效
本节课是一节有关计算机系统的专题复习课,杨老师对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回顾、总结提炼构建“网络化”的知识结构使知识体系融会贯通,最后进行迁移应用以及训练。
杨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学科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特点进行相应指导。(计算机判断题)
三、教师的教学主体引导作用突出
杨老师在本节课中能合理的设计问题,梳理知识,由选择和针对性的提问,同时又有对学生的练习做出即时评价和讲解;课堂设计目标明确,符合职高考的知识要求。
四、复习目标明确
本节复习课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复习的内容精心选择,合理安排。内容不是太多,练习也没用一味追求难度。牢牢把握住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且突破了难点。
五、气氛和谐、教态亲切、过渡自然
教师教学语言清晰亲切,处处体现对学生的鼓励、启发、点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和谐。
六、值得商榷的一点
计算机系统有冯诺依曼理论(两点思想和五大部件)引出,板书是否应该有所体现。
中职计算机评课稿2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本次说课分6个部分:分别是课程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媒体手段、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课程背景:
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计算机》这一节中的内容,属于教材的开卷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由于这是一节以了解和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讲授课,而且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感性认识不多,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具体阐述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
①、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②、通过浏览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竞赛分组答题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这节课是高中计算机课程的开卷篇,而且我校多为农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难点设置为主机中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
1、教法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了建构主义学习下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资源学习法、创设直观的实物情境法、带着问题学习的任务驱动法和通过浏览网站自由学习的分层教学法及最后评分所采用的竞争激励法。
2、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第四部分、媒体手段
1、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2、自行设计的站
3、辅助教学课件
下面我简单地介绍一下本课所使用的站:为了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更好地体现分层次教学,我将这个网站设计为资源型。站内设有教学导航、各部件的基础知识、扩展知识、和大家所关注的最新报价。
第五部分、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本课的学习兴趣,在导课时,我拿出主机实物,让学生们观察。然后更进一步地让学生分组拆机,说出所认识的机箱里部件名称。(视频)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本节课的主题:硬件。这样,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的接受任务,从而乐学,然后将他们带入站,加深他们刚才的观察印象,并且按照教学目标自主地学习。
(二) 分组竞赛、导学达标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检验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完成的效果,在这一部分中我采用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并且给各小组计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竞争与合作中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第一层次:必答题部分,设计此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主机方面的问题。学生分组抽题,通过10分钟左右的时间浏览站,学习主机部分的基础知识,来完成教学目标设置的每一组必答题。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并概括表达的能力。关于这部分问题的设置,我采用了教学辅助课件来展示给学生。
(课件展示)
这个教学课件主要包括主板、外存、CPU、板卡、内存方面的5组问题及所对应的5组问题的答案。5组问题设置的目的是能够在有效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加深学生们对正确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视频片段)
例如我在主板方面设置了两个问题
1、在主机箱里找到哪一部件为主板,并说明其作用。
2、在主板中找出CPU、内存条、显卡、声卡的插槽。
目的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主板方面的知识,并能在主机箱中找到这一部件。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我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控制屏幕,使每名同学都能看到该组所回答的问题和展示的实物,从而有所收获。
第二层次:抢答题部分,设计这部分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外部设备方面的问题。
由于外部设备比较直观,学生对这部分的认识较容易。所以这部分我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为抢答题方式。学生通过6分钟左右的时间浏览站,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学习外部设备的基础知识,之后回答老师提出的抢答题。我在这部分的问题设置上注重基础、实用。所以制作时,我注重网站的分类与导航,使学生们能很容易地找到想要的东西。在这一部分中,主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和竞争参与意识。
(三)谈收获、自由学习
为了充分实现分层次教学,让每名同学在这节课中都学有所得,我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学生通过5分钟左右的时间,浏览站,自由学习感兴趣的知识,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已在本节课的收获。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知识的回顾、体验、收获,自主参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到了一个新层次。
(四)、总结归纳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我对本节课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做以简单
的总结,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课。
第六部分、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主要有4个特点。
第一、教学流程设计上符合认知规律。
我采用先介绍主机然后引出外设这一顺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参与,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特别是主机部分的设备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第三、利用站学习。
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枯燥的知识易于理解、掌握而且直观,通过实物与站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
第四、分组竞赛答题,体现分层次教学。
通过必答、抢答、自由谈收获,更好的体现分层次教学的特点,学生在这三部分的学习过程中各有所得,解决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