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障碍与构建合理的教育结构体系论文

文章 2019-07-14 21:07:55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我国就业问题的现实障碍

我国的就业体制虽然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历程,初步形成了就业市场化,但还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影响着劳动力自由流动、平等竞争,阻碍了就业数量的增加和就业结构的调整。

(一)市场管理障碍。目前我国遍存在劳动力就业机会不均等、竞争不公平、价格信号有偏差问题,已经对员工自由流动、自主择业,企业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构成障碍。农村劳动力存在自由流动、公平就业的障碍。由于农民工的工资、福利水平低,所以相对于城镇劳动者,雇佣农民工所需的人工成本低,城镇劳动者由于享受着较高的工资水平和福利水平,其人工成本远远高于农民工。由于人工成本上存在差距,在就业岗位的增加主要来自非国有企业的情况下,非国有企业本着利益最大化原则,会将就业岗位提供给农民工,这是市场价格调节人力资源配置的体现。但许多城市迫于目前城市新增人口与下岗员工增多带来的就业压力,不是积极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统一,而是设置许多“关卡”阻碍农民工的流动与公平就业。如采取清退农民工、规定不准进的行业和岗位,企图将城市的就业岗位分配给城镇劳动力特别是下岗职工;或者是城市政府大大提高对农民工及使用农民工企业的收费标准,增加就业手续,企图通过提高使用农民工用工成本与管理复杂度等办法来迫使非国有企业雇佣下岗职工和城市失业人员,阻碍农民工的流动。这种做法的后果是损害了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发育成熟。与此同时,还会造成一个更加严重的后果:许多农村劳动力由于流动成本高、就业不公平,放弃了进人城市正规部门就业的努力,转而选择在技能要求较低同时工资水平也较低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低工资水平,低的就业预期会带来低的人力资本投资,低的人力资本投资带来低的就业可能性与低工资,形成恶性循环,阻碍了农民工就业市场化的进程。除了农民工自由流动与公平就业存在障碍外,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劳动力流动也存在障碍。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实行保护政策,对劳动力的流动征收多种费用,并设置“证卡”障碍,由此提高了劳动力的流动成本,阻碍了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致使地区和产业间的就业结构不能得到灵活统一。

(二)劳动力价格调节的障碍。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非国有企业的工资水平总是以市场工资水平为转移,并随着市场工资水平变化而调整工资。在竞争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下,非国有企业的工资水平基本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而在国有企业,由于人事制度改革不彻底,企业不能自主选择使用和辞退劳动力,还不能做到员工“能进能出”,再加上限制农民工的进人和竞争,长期以来员工之间较小的工资差距,导致在工资水平上出现“一高一低”现象,即“一低”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大大低于市场工资水平。“一高”是指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大大高于市场工资水平,这种情况促使非技能型城镇劳动力对国有企业和政府的依赖感加强,加剧了国有企业“想要的人进不来、留不住,不想要的人出不去”的局面,使国有企业中的低素质劳动力失去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形成“等靠要”的就业观念,从而增加了这批员工就业市场化的困难。

(三)市场支持的障碍。员工市场化就业,改变以前固定工身份,他们会考虑到离开国有企业会对诸如养老、医疗、失业、户口、档案、住房等问题有什么影响或变动,所以就业市场化不仅仅是就业本身的问题,与之相关的还有企业人事制度、户籍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住房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目前这些制度改革的进程还不足以使员工放心地流动,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职业流动构成一种障碍。

二、发展教育事业与促进就业的关系

(一)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我国的就业状况有一个明显特征,这就是劳动者整体素质低而总人口的就业率高。这“一高一低”不仅加大了我国就业压力,而且制约着经济增长的提高。2001年,城乡劳动者中,文盲半文盲占9%,文化程度:小学35%,初中38%,高中12%,大专以上占6%a。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接受过培训。企业职工中技术工人的比重,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6%,高级工占4%。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劳动者整体文化水平及职业技能水平低,并且智能型在劳动者中的比重过小。这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其不适应。我国的教育还远远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由于教育落后使得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偏低,阻碍我国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因此,若不提高劳动力素质,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后就是有了就业岗位,我国的部分劳动力也只能望洋兴叹!另外,大力发展教育产业的同时,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发展教育产业,可以降低劳动力参与率,也可延缓就业。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总人口的就业率从建国初期的36.1%,一直增加到1998年的46.8%。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我国近几年总人口的就业率属最高之列,不仅比发展

中国家高,印度为43,而且高于发达国家,美国1990年为40.2%。我国就业率偏高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和妇女的劳动力参与率过高。1995年,初中毕业后(16岁)就参加劳动的占同龄人口的42%,不在校也未就业的占同龄人口的巧%,在校学习的占42.4%;高中毕业(19岁)即参加劳动的占同龄人口的77.65%,不在校也未就业的占8.5%,在校学习的仅占13.77%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供给,降低劳动力参与率,进一步延缓就业,而且还可以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调整教育视角,可指导就业市场二目前,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浪潮尚未平息,大学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高峰又起与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大部分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当年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一大批骨干示范技校达到100%,不少地方的技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不仅应届毕业生被用人单位“订购”一空,甚至连一、二年级的学生也早已被用人单位下了订单。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规律和深层次原因。其一,社会上的大量需求是主要原因有关专家指出,尽管中国制造业在世界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要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还有不少“瓶颈”要突破,其中之一就是技工和高级技工紧缺其二,由于人力资源供需结构性矛盾所致从人力资源需求看,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主体,对人力资源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成“金字塔”型,大量需要的是生产一线动手技能较强的技术工人二从人力资源供给来看,前些年普通高校招生火爆,而技校生生源不足,培养的学生数量较少人力资源的这种状况通过市场配置时,出现了理论知识丰富而动手能力差的大学生供过于求;而有一定技术基础知识、动手技能较强、愿在企业一线操作岗位作业的技校毕业生则供不应求的情况。综上所述,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关于社会需求的指导体系,利用政府的信息优势,及时向社会发布,以指导公众据市场选择教育。

三、构建合理的教育结构体系是解决就业问题的突破口

(一)教育结构体系对经济社会产业结构缺失适应性

目前我国在处理两者关系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间题,需要随着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加以解决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①经济部门的产业结构排列顺序与教育系统的专业结构排列顺序有矛盾。经济部门产业结构是按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以及其他各业为序排列组合,而教育系统却按理科、农科、工科、林科、医药、师范、财经、体育、艺术等类别和专业为序排列组合。这样不仅不能做到相互适应、而且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类别和专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②教育系统内部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比例失调,严重影响着对外部产业结构的适应能力。这具体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理工科与文科比例失调、理工科盲目发展,畸形发展,比例过大,而且理工科中又特别重视重工业专业设置,轻视轻纺工业专业设置。第二、农、林、政法、商业、金融、管理等专业和类别比例过小,不仅学校网点少,而且专业网点也少。据统计,1990年中等专业学校系科专业设置结构为:工科占25.17%,农科占6.0%,林科占1.2%,医药占13.65%,师范占30.17%,财经占16.83%、政法占1.95%,体育占1.52%,艺术占1.65%,其他占1.86%。

(二)调整、改革教育结构体系

首先,要使教育结构,特别是级别结构和程度结构适应劳动技术装备结构的需求,并不断推动劳动技术装备发展,必须抓好全体人民的普及初等教育,下决心尽快尽早扫除文盲、半文盲,应尽全力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半文盲的目标,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现代科学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中等教育。要使教育结构,特别是级别结构和教育程度结构适应劳动技术结构的要求,克服教育级别和程度结构的比例失调、结构严重不合理状况:其次,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市场发育,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缓解资金、资源供求矛盾,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需要逐步提高,使之与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相适应,形成合理的规格和结构。教育要适应这一变化,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调整现有教育结构,以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从高等教育来看,高等学校专业结构大量是培养第二产业人才,对第三产业人才的培养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要二从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供需情况看,最紧缺的专业多数仍与第二产业有关,如营销、金融、计算机、外语等,缺额很大。因此、有必要对学校结构和专业结构作适当调整,减少第二产业的专业招生数,扩大第三产业的专业招生数,为解决劳动力就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发展力度提供条件。

2、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与第三产业有关的新专业发展第三产业的真正含义是如何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在我国,长期以来,一提到“服务”,往往联系到商业、饮食服务等,事实上是一知半妥。以“服务”为基本特征的第三产业的内涵是十分广泛的教育。尤其是各类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应根据上述四方面内容,从各地区、各部门实际需要出发,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积极开设第三产业的专业,培养第三产业所需的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满足第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需要,

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保证教学,科研任务完成的前提,组织好力量,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包括与科技进步相关的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也可以利用学校的地理优势、后勤力量,开发商业、饮食服务等。只要是符合社会的需要而又为学校力所能及,学校都可以办第三产业这样做、一方面为实现加快第三产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教育结构的调整、为第三产业所需劳动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此外,在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规模的过程中,还可以解决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