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论文
摘 要: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重要的媒体议题,媒体通过自己的报道框架对大学生就业这一主题进行呈现。大学生就业这一框架究竟是怎样的?大学生就业这一议题又是怎样通过框架来呈现的?对大学生就业,什么样的报道框架是合理的?本文利用台湾学者对框架的高、中、低三层分类方法,以《中国青年报》2006-2010年对大学生就业议题的框架为例,探索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框架议题的变化过程,为大学生就业这一议题寻找合理的框架。
关键词:框架;框架分析;大学生就业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就是一个焦点话题,自定向分配制度在全国普通高校取消以来,大学生就业就一直是被媒体关注的热点,与大学生就业联系在一起出现的关键词也一度由“良好”、“平稳”转至“难”、“严峻”再转至现在的“助推”、“引导”。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过渡,折射出媒体对大学生就业形象呈现的不断演化,在演化形象背后,实质上是媒体对大学生与大学生就业这一形象的报道框架发生了变化。在大众了解“大学生就业”时,主流媒体对此的解读尤其重要,而《中国青年报》恰恰在此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研究这一过程对于框架本身乃至大学生就业这一形象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以年为单位对《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就业这一主题进行框架分析,探索大学生就业这一主题有没有形成框架,框架又经过怎样的变化,并在历年的框架变化中寻找最合理的框架。
一、研究理论概述
1974年,社会学家高夫曼(Goffman)出版了《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一书,框架理论由此进入了传播学家们的视野。高夫曼的框架学说来源于社会学家对社会事实的解释和心理学家对心理“基模”的假说。高夫曼对社会事实进行了双重假设,他认为:1.社会事实本就散布于社会各处,彼此之间毫无上下统领和归属;2.社会事实需要再现才能呈现于人的内心,再现过程就是框架之源。这种再现过程,高夫曼称为“逆化”(reversibility)。我们据此可把框架做如下定义:个人或者组织对社会事实或者议论主题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归纳框架对个人及组织的功能。正面意义:帮助组织或者个人协助思考、整理信息。负面意义:成为意识形态、刻板印象的主要来源。进一步揭示框架的内涵,可发现其有两层含义,一是名词作用,主要体现在框架对社会事实的再现;一是动词作用,主要体现在框架对真实再现的结果。
台湾学者臧国仁认为,在框架的名词含义中,每一种社会事实的框架都有类似的结构,这种结构分为高层、中层、低层三个层次;动词的框架含义则由选择和重组这两个动作来构成其基本体制。本文采用此方法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这一形象在《中国青年报》报道中的框架呈现情况。
二、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中国青年报》是一份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全国性综合日报,它的办报方针是教育青年和代表青年。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主力军,《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就业这一形象的报道框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了《中国青年报》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5年全年报道内容作为研究样本。提取在报纸标题中所有出现过大学生就业这一关键词的所有报道,以年为单位进行全方面的框架解读。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很多,从框架的角度进行探析的文章主要有郭文静,郭瑾:《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内容分析——以<中国青年报>为例》;占小利:《<楚天都市报>在报道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得与失》;殷子然:《框架理论下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以<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为例》;郭小平,梁媛媛,董朝:《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报道与新闻舆论引导》,此类文章有的从内容分析的角度探析报道的倾向性问题,有的从框架的角度解读本年报纸的报道情况,但是这些文章缺乏对框架变化情况的分析,以及对框架呈现根源和变化根源的分析,也缺少对框架的连续性解读。
《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就业究竟做了怎样的报道?这些报道在近年来趋势如何?是怎样变化的?在所有的报道中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是怎样展现的?《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框架又是怎样的?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三、《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框架分析
1.《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高层次解读。按照臧国仁教授的研究,框架的高层次结构是指对某一社会事实的主题的界定,高夫曼在《Frame Analysis》中强调其为“what is it that’s going on here?”(这件事情是怎样顺利进展的?)具体到某一社会事实,高层次结构的意义经常意指一些以特定形式出现的标题、导语或者直接引语。进一步说明,则是指新闻都有核心意义,这些核心意义通过命题组合而成,分析一则新闻的内涵,可通过分析新闻的基本命题及其组成的高层次意义来实现。高层次结构为新闻事件的抽象意义,较易被大众所记忆。
《中国青年报》在2006~2010年间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报道的总篇数我们可以通过图1和图2观察到,2009年,报道文章在数量上有了飞跃(数量达到72篇),报道主题也有了新的变化。在这五年中,2006、2007、2008、2010四年的报道量变化不大,都在20~40篇之间,我们可以推出这是《中国青年报》的正常报道量。
我们对比这五年,所有的文章中出现大学生这一关键词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折线成正比,我们对这两个变量通过统计学的双相关性检测可以看出(见表1),两者呈显著相关关系,我们可以理解为大学生这一词语所代表的群体,在此折线变化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版面位置来看大学生就业的报道主要出现在头版、要闻版和“创业周刊”版,大学生就业这一话题已经成为《中国青年报》的重要议题。
标题和引语的使用直接体现了《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就业这一主题的定位。《中国青年报》的所有报道中,以消息和深度报道为最多,分别为96篇和40篇,评论20篇,其他调查报告,招聘信息等13篇,报纸试图深度解读大学生就业这一情况。进一步对标题的主题和关键词进行分类统计,标题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五大类,服务、帮、提供、影响、促(见图3)。
综上可以分析,《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就业这一主题的高层次框架是这样表现的:大学生就业是和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重要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媒体议题,对大学生就业,媒体报道主要体现出对大学生就业这一主题的引导、指导和帮助,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形势反应不足,对影响和引导的偏向远大于对大学生就业形象本身的客观呈现。2009年的高层次框架有独特的特点,各个关键词的高度区间区分不够明显,这说明在这一年,《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就业的主题呈现上更客观,报道方式上也更灵活多变。
2.《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中层次解读。框架的中层次机构包括某一社会事件的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时间要素则是指事件的前因后果,包括历史、结果、影响、未来变化、先前事件、主要事件等;空间要素则是指事件的原因、评价、期望等。“历史”和“先前事件”是这一社会事件主要事件的直接影响因子,影响因子又可分类为隐性和显性两种;“结果”和“影响”则是由主要事件所引起的后果,此种后果又可分类为直接或者间接效应。“归因”是对事件发生的因果推论,新闻框架同样会影响到受众对事件原因的推论;“评估”是指对事件的态度,包括褒义和贬义、赞成与反对。
具体到《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就业的呈现,把新闻主题分为四大类进行对比,大学生就业的原因分析(包括历史和先前事件),大学生就业的评价,大学生就业的客观表述(包括调查报告),大学生就业的未来变化(包括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指导和解决方法)。
由图4可以看出,每年的报道主题,重点都在对大学生就业的未来变化上,主要关注点在如何解决就业,促进就业,引导就业,指导就业这些方面。但是从每年的报道侧重点来看,又有不同,其中2008年和2009年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侧重点很明显在对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上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这和这两年的金融危机影响有很大的关系。《中国青年报》在报道的中层次框架上注重于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引导,对原因的分析是在特殊阶段的侧重点。但是在2010年,中层框架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对大学生就业这一形象的具体呈现上,对过去历史原因的分析已经不再是重点,重点已经全方位转移至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引导上。这也可能会成为未来的框架趋势。这说明《中国青年报》在角色上逐渐在发挥以教育青年为重点的作用。
3.《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低层次解读。低层次结构可称为框架的微观结构,框架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等符号以及结合符号的修辞风格来表现,包括语句、句法结构以及用字技巧等。如某则新闻导语:“我国整体疫情仍在可控中,疫情进入流行高发期”,也可表述为“我国疫情进入流行高发期,整体疫情仍可控制”。这两个标题很明显有不同的侧重点,前者侧重于“可控”,后者侧重于“高发”。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恩特曼(Entman)认为,可以“通过使用或拒绝使用某些关键词、常用语、僵化的形象、信息源和句子,通过某些事实和判断的聚合”来强化主题。本文以修饰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词和文中出现的信源情况来分析研究低层次框架的呈现情况。
从表2信源的出现的次数和百分比统计情况来看,官方是《中国青年报》的第一信源,占用百分比每年都超过或接近50%,2006年,官方信源高达85%,已经完全成为主导。其次是大学生和专家群体,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可谓是密切相关,但是大学生信源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很少,最高也只是达到38%,最低时仅占8%,但是逐年分析来看,2009年信源中大学生的百分比达到新高,2010年又趋同于2006、2007、2008三年。而企业群体的信源引用极少,趋同于无,但是从逐年的变化情况来看,已经成越来越多分量的趋势。这说明,《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就业的低层次报道上框架有鲜明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在信源的各个利益群体的体现上,2009年是特殊的一年,四大信源的比例相比其他年份稍微均衡,大学生的利益体现的较多。企业群体话语权变化较大,占有越来越多的话语空间。
如图5所示,关键词主要集中在服务、帮、提供、创业、压力、影响、指导、引导、促9大面,其中压力和影响所占的比例最小,这两个感情色彩较浓的词语对大学生就业的修饰,往往较能体现大学生主观感觉,这也进一步说明大学生的话语权和利益诉求在报纸上体现还不够充分。而其他关键词服务、提供、创业、指导、引导、促等,都是外界对大学生就业这一话题的主动影响,而这些方面恰恰占有的频率最高,已经达到彻底压倒压力和影响这两个关键词的地步。但是,从逐年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到,压力这一词语出现的频率在2009年同样达到一个高峰,在低层次框架的呈现上,2009年是特殊的一年,相比于其他年份,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在这一年体现的最多,但是从体现的比例上来看,还是远远不够。2010年,就9大类的关键词频数出现比率,已经与2009年以外的其他3年相同了。
四、结论和建议
《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就业这一话题每年都形成有一套报道框架,2006~2007年框架几乎没有变化,2008~2009年,框架做出了重大调整,尤其是信源中大学生的出现次数在官方信源之后,并且得到了最多的专家关注。2009年的报道框架与其他年份的报道框架有所不同,各群体的利益诉求点体现的较其他年份均衡,但是与大学生就业直接相关的大学生群体的利益体现还是远远不够,框架更多的是呈现出一种对官方政策的解读,官方的话语空间最大、最多、最强。企业的话语空间逐渐增加,已经达到与专家的话语空间同步的地步。
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报道框架,在各方利益得到恰当诉求的前提下,大学生的利益得到最大体现的报道框架我们认为是最合理的,根据这一标准,可以明显的看出,《中国青年报》曾对框架做出过明显调整,在2009年所呈现的框架中,各方利益也得到最大的体现,尤其是大学生这一主体的权益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媒体可参照2009年的报道框架做出改进。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