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课教学体会论文
数学活动课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织部分。上好数学活动课对于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激发兴趣、发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几级的作用。
一、开展数学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发学生智力
心理学研究证明:轻松、愉快、乐观而又坚定的积极情绪对人的智力活动起“增力”作用,否则对人的智力活动起“减力”作用。数学活动课就是让学生人人参与,利用学生好奇心,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多种感官参与,获得思维发展,增强学生的智力。
在活动中,我采用质疑问难,启发诱导的方法。首先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方法,让学生亲自发言,各抒己见,老师再做总结。给学生营造一个愉快、轻松、自由地学习环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我在教数学二年级(六年制)第三册38—39页活动课:“我长高了”时,活动前,我先提出一些新问题。如“你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吗?”“你的两手伸开有多长?”……学生回答正确与否,先不予评判,以激发学生活动的动机。进行活动时,分成若干小组。测量时学生自由发言谈测量方法,教师对有道理的正确的加以肯定表扬,对错误的加以引导,不一口否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黑板上画出表格进行统计,让统计的初步知识随活动逐步渗透。利用同学们身高数据,还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为了避免活动课的枯燥无味,我还根据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特点,因势利导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如按照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这学期所学“千克、克”的认识,再结合上学期所学的“元、角、分”的知识,我设计了一节“假如我是售货员”的活动。
学习过时间单位知识后,我们开展了“争当报时员”活动……
二、开展数学活动课,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从小学数学各册活动课可以看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人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等,都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所以上好数学活动课,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三、开展数学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
在活动课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我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一册(六年制)课本70—71页活动课:“数学乐园”中的“数字迷宫”活动中,我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走迷宫形式,精心设计用10以内的数组成一个数字迷宫。要求学生按照1、2、3……9的顺序走,以此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设计的数字迷宫有一个进口,两个出口,要求按照规定的数的顺序有多种走法。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复习了10以内数的顺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在教学三册(六年制)拼摆量画几何图形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面掌握情况,安排了三种活动形式:1、拼摆学习过的基本图形;2、组合基本图形;3、任意拼摆。这部分活动是在前两种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的想像力得到更好地发挥,从而逐步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中要注意训练学生从解题思路入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如我在教学第四册数学第7页有一题:“10加上3,减去5,再加上3,再减去5……这样连续地做下去,做多少次计算结果为0?”怎样算较简便?学生解答时,往往逐项列式解答,说明学生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这时我用板书提示学生:
10+3-5+3-5+3-5+3-5+3-5=0
10-2-2-2-2-2=0
让学生从板书中得到启示,实际上就是每次从10里减去2,而10里面含有5个2,所以这样减5次,结果得0,其简便算法为:10/(5-3)=5(次)。
综上所述,数学活动课能够为学生创设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同时活动课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使不同学生的数字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得到发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而且实践力也得到了培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这一阵地,让学生自主自理。给学生以学习、创造、表现的机会,发展个性,增长才干,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素质。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