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章 2019-07-14 19:31:26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学设想】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关雎》和《蒹葭》两首诗都是诗经的名篇,两首诗在主题内容上是相似的,情感基调是相近的,同时在艺术手法方面也都运用了重章叠唱和赋比兴的方式。

见于以上两首诗教多的共同性,本节课,我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同学们在反复朗诵中去把握诗歌的优美的意境和古人的质朴、健康的爱情观;同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比较两首诗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并从中得到相应的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积累《诗经》的有关知识及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⑵ 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思维模式;

⑶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方法与过程目标:

⑴ 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诗的节奏与语感;

⑵ 采用比较阅读鉴赏的方式,对两首诗进行解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 正确的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⑵ 增强学生的全面、科学的情商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诗经》中的赋笔兴的艺术手法;

2、运用比较朗读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赏析;

3、品味诗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节奏美。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法。

2、引导点拨法。

3、比较阅读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里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读不完的诗词曲赋。今天,我们将在璀璨如星的诗的长河中,撷去一颗最遥远但又最明亮的星斗──《诗经》,来一同欣赏她那雍荣典雅、古老质朴的独特魅力。

导入语:《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所掌握的有关《诗经》方面的知识。

二、知识归纳与拓展

1、学生自主归纳有关知识。

2、教师明确、总结。(多媒体显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导入语:好诗如美酒,似香茶,在于品!品诗在于读,在于听!下面请同学们采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诵这两首诗。

3、诵读《诗经》两首,初步认知文本。(多媒体显示诗的内容)

《诗经》两首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⑴ 学生自由阅读诗歌,了解诗的内容。

⑵ 老师范读,指导学生把握诗的节奏与语调的舒缓。

⑶ 问题导读:请说一说编者把这两首诗设计在一篇课文中的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自由回答:

老师明确:主题内容相同,艺术手法相似。

多媒体显示:

相同点:

1、主题内容相同──都是反映古代青年男女爱情的诗作;都是一方向另一方表达爱慕之情,但结果不尽如人意的内容。

2、诗的结构形式相似──都是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

3、艺术手法相同──都使用了诗经六义中比兴手法。

⑷ 齐读文章,欣赏诗的意境美。

导入语: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诗难以割舍的,请同学们听读诗歌感受一下诗中有画的特点。

4、再读诗歌,整体感受文本:

⑴ 听读诗歌,谈一谈,两首诗给我们带来的那些画面?

多媒体显示:

《关雎》:(画面)相遇→→相思→→相悦

《蒹葭》:(场景)蒹葭丛中觅伊人

⑵ 齐读诗歌,再度走进文本:

请同学们结合文中的具体诗句,来讲解画面。

多媒体显示:

《关雎》:

求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君子→→→淑女→→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从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蒹葭》:

主人公→→→伊人 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泗

导入语:上面我们大家一直在寻找两首诗的共同点,我想由于我们的个性差别,同学们对这两首诗一定都自己的情感倾向,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一首,仔细的朗诵一下,并谈一谈你喜爱它的理由。

5、个性阅读,研知文本:

⑴ 学生合作讨论,课堂交流。(老师给予一定引导和评价)

⑵ 老师明确、总结。

多媒体显示:

《关雎》重在叙事,故事线索明确;画面形象可见内容明朗清晰。

《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较为典型的重章叠唱的手法具有感染力与音乐美。

在艺术手法方面,《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为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营构出一个韵味十足的艺术世界。

导入语:通过了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真正了解到《诗经》所含有的独特的魅力,那优美的意境,让我们流连忘返,那真挚的情感,更让我们神往不已。是呀,我们生长在情的海洋之中,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下,让我们怎能不为之高声赞叹呢!

6、情感的拓展与渗透:

⑴ 请同学们运用已学过的诗歌或相关的歌曲,来赞美我们所拥有的亲情、友情,乃至我们以后所憧憬的爱情。

⑵ 将学生分为三组:一组谈友情,一组:谈亲情,一组谈爱情,分组交流与合作,归纳出相应的诗词与歌曲,在课堂上进行全班交流。(老师给予合适的评价)

7、小结:

一首首诗词,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一曲曲乐章,升华了我们的灵魂。是呀!诗让我们博学多才,诗让我们潇洒多情,最后,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吟诵《关雎》和《蒹葭》,再次领悟一下思无邪的艺术魅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的这种比较阅读的教法,形式比较活泼新颖,因此同学们的兴趣极为浓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基本上采用了:由读到比到品到赞的教学思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赏析文本,进而去研知和拓展文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并注重他们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渗透。总而言之,教学方法是教为灵活新颖的,教学流程是顺畅和谐的。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艺术手法讲的不透彻等,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正。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