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的途径及策略论文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我们必须把教育发展全面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进程,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的突出地位,更新观念、创新制度,努力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教学改革新局面,才能跟得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1教学管理思想观念的创新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使命的内涵更为丰富。高校转型建设发展,首先是“脑袋”的转变,然后才是具体行动的转变,有了先进理念的滋养,这片“土壤”会很快盛开出信息化转型的“花朵”。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这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1.1要实现教育观念的可持续发展。大学不仅应履行传递文化、启迪智慧、探索真理、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职责,而且更应强调教育功能与学术功能的完美结合,强调探索真理与传承文明的高度统一。主要表现为以开放、长远、全局、整体、前瞻性的眼光,在准确把握、有效结合时代特征、社会需要、人才发展、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确定教育理念,包括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学生观等的确立等。1.2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不只是适应社会,而是要主动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实现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设备的可持续利用。在满足眼前教育培训需要的同时,要注重人才资源的储备和培养,信息资源的保存、更新与丰富,教学设备的维修、保养与及时更新。立足现实需要,着眼未来发展,让一切资源在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处于一种动态运行和创新管理的状态中。1.3要实现教育教学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高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与高校管理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学理念[1]。主要表现为,在以人才为本、科技强校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未来信息化社会对各类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针对不同教育培训对象,适时修订完善教育教学制度,避免出现制度老化、僵化的现象,使其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持久的生命力,并在各类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发挥有效作用。
2完善教学管理法规机制
新时期、新阶段,院校的教学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探讨新阶段院校教学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变经验型管理为科学型管理,不断提高院校教学质量。建立院校质量管理的领导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教学程序控制系统、教学评估系统、教学质量考核系统和质量改进系统,形成一套操作性强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以适应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2.1改革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潜力,充分发挥融合优势,盘活、开发现有资源,打牢信息系统建设的社会基础。积极推行联教联训联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统筹安排教学任务、经费和物资保障。积极加强联合协作,在院校、研究机构设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完善邀请知名人士讲学制度,健全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各种优质资源促进人才培养。2.2完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加强督导,构建经常性教学质量检查、系统性教学工作评价、社会反馈性评价“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组织专业和课程评价。完善各级各类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指标体系,进一步健全教师业绩评价机制。引入IS09000质量认证体系,完善科研质量保障、科研项目监督管理制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科研任务。2.3创新有效措施激励机制。加强事业激励,努力争取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平台,让更多的骨干教师在教学科研一线、在重大任务中、在重要岗位上增长才干、展露才华。加强文化熏陶,总结提炼体现教育领域的文化主题,架构起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体系,进一步激发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3强化教学督导检查监控
教学督导是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是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须从教学执行系统中独立出来,按照管理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独立开展工作。3.1以督为主、导为辅,努力做到督导相结合。以教学为中心,是国家办校方针的重要内容,反映了院校工作的客观规律。因为,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基本实践活动是教学,这就决定了院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落脚点是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督导员以课堂教学督导为重点,按照“寓导于督,督导结合,以督促导,以导为主”的思路,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每月制定听查课计划,检查教师授课情况。本着“督要严格,评要中肯,导要得法,帮要诚恳”的原则,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作出评价并反馈信息,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有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加强教学督导与监控,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稳步提高。3.2参与决策,推动工作。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座谈会、专作者简介:周冬梅,女,硕士,副主任医师。题研讨等形式,收集整理教学管理工作意见、建议,并及时提供给决策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经过分析采纳,制定、修改和完善有关教学管理的文件。教学督导工作在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同时,应积极与其他部门协作,广泛参与学院的专业规范、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重大工作的研讨和论证;参与新教师培养工作,对申请上岗的新教师进行教学审定;参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盲审工作;参与教学竞赛、优秀教师和先进教研室评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为大学校长和教学决策职能部门提供咨询建议。3.3专项督导,常规检查。学院成立教学督导员,督导员通过随机随堂听课、跟踪听课,重点监控,检查授课质量,指导并督促院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督导的作用:在听课检查中,既肯定青年教师爱岗敬业的教学态度,又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学生上课检查中,既能监察学生到课、听课及课堂秩序等情况,又能在课后与学生促膝谈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每学期对各单位教学准备工作、各级领导深入教学一线、跟班听课、学员自习、期末考风考纪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开学初检查各项教学准备,期中全面检查教学各环节,期末检查复习考试。教学督导每学期随机抽查全体任课教师的教案,并做好详细抽查记录作为教师期末考核测评的依据。
4创新教学精细管理方法
精细管理是上世纪50年代发源于日本丰田公司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资源浪费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强调战略目标的细化、分解和落实,就是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把抽象的战略、决策,转化为具体、明确的发展举措。4.1贯彻精英教育思想。要贯彻精英教育思想,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以全面发展为逻辑起点,以精干、得力、顶用为基本目标,坚持严格遴选、逐级考核、全程筛选、动态管理的基本制度,采取小班化、研讨式、开放型的教学方法,集中优质教育资源进行重点关注和精心培养,为未来国家建设发展培养精英。4.2坚持质量为本意识。坚持“质量为本”的观念,创新教学管理方法,要切实做到“三个转变”,即由过去的讲授式、灌输式为主,向研讨、案例、专题转变;由习惯依靠黑板、粉笔、实物等传统媒体向运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模拟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转变;由统一教学模式向百花齐放转变,加大选修、报告、讲座课的比例。只有如此,才能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使每一个问题都有专人负责。4.3注重树立精品标准。教学工作是院校最基础的工作,教学创造力是院校不断开创教学新局面的不竭动力,是衡量院校教学活力、潜力和实力的重要标志。一个因循守旧、按部就班而没有教学创造力的院校绝不可能发展成为一流的院校[2]。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质量制胜的观念,用精品标准提升教学质量,树立向课程要质量、向名师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的精品理念,更加注重由“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
5健全教学管理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提高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改革院校教学评价,必须坚持综合评价和专项评价相结合,进一步明确评价目的,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评价程序方法,实现教学评价常态化运行,使教学评价更具科学性、客观性、规范性和权威性。5.1认清形势,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开展教学工作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院校坚持以学员为本、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的办学理念,按教育规律办学,按人才成长规律教学,按科学管理方式治校,确保教学和人才培养应有的质量。要切实端正评价思想,牢固确立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心地位,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确保院校办校育人的正确方向。要坚持从严治校,牢固确立治校务必从严的理念,严格贯彻落实法规制度,遵循人才培养的特点规律,形成规范有序、运行高效的管理育人机制。要坚持质量立校,将“以教学为本,以质量立校”作为院校最根本的办学理念,作为院校的旗帜、形象、追求和精神,确保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5.2理清思路,进一步改进教学评价组织实施。针对院校特点,遵循院校教育规律和现代评价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在评价方法、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过程方法、评价工作关系上,找准问题,抓住关键,促进院校全面建设。在评价方式上,实现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有机结合,内评是保证,外评是促进,通过内评增强适应能力,通过外评提升办学水平。在评价内容上,坚持以办学状态评价为主,坚持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以专业建设和课堂教学质量建设评价为主,进一步拓展为对教学条件、教学状态、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在过程评价上,注重发挥导向作用,应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教学评价与其他工作评价集成起来,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督促作用和激励作用,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5.3抓住关键,进一步创新教学评价管理模式。教学评价是对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考核评价,要加强目标化管理,根据担负的教学任务,从评价方案形成开始,就要制定评价中期建设规划和年度目标,以目标引领教学改革落实,建立和维护真实可信的教学状态数据库,一步一步抓好落实,促进教学评价向常态化发展;要实施工程化推进,按照工程施工管理的办法,对院校自身教学状态、水平和建设发展进行认真梳理,把院校每年组织自评情况和专业、课程等评价情况纳入考察范围,加强过程管控,实施节点控制,确保教学评价工作有序展开、有力推进、有效落实;要坚持全过程管控,细化教学和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制定详细的教学质量管理控制流程图,使教学和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各个关口都有明确、清晰的质量标准,并建立和维护教学工作状态数据库,认真采集、整理和发布日常教学基础数据,为规范管理、深化改革、自我诊断并寻求解决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于志良.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J].江苏高教,2013,32(4).28-74.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8.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