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职匹配理论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论文

文章 2019-07-14 17:55:21 1个回答   ()人看过

论文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人职匹配职业指导理论

论文摘要:从实现高校毕业生人职匹配的角度提出改进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健康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人职匹配的含义

所谓人职匹配,即个人的特性与职业的要求相配。人的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而每一种职业由于其T作的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等不同,对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和心理素质等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职业决策时,就要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即进行人——职匹配。如果个人的特性或人格与其所选职业环境能协调一致,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为提高,反之,则T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所以,职业指导就是要帮助个人寻找与其特性一致的职业,以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人职匹配理论是用于职业选择、职业介绍和职业咨询的经典性理论,方法直观简单,通过对个体进行评价和对职业进行分析使二者科学结合。它以个体差异为基础,其操作便于实施,特别是现代心理测验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为人职匹配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使得这一理论一度占据了职业咨询和指导的主导地位。虽然后人对它也提出了一些批评,如社会职业种类繁多,并且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很难确定每种具体职业所需要的个人特性;人的特性非常复杂,难于精确测定;影响人们选择职业和适应职业的因素非常复杂,社会需要、社会心理、舆论和传统观念以及家庭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在个体特性之外影响着个体的职业选择等等。但是,人职配理论在职业咨询、职业指导中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它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职业咨询理论之一,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的职业咨询模式仍然被职业咨询者广泛地应用着。

2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

2.1以人职匹配为指导。重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1二作向职业指导转变,实现大学生的人职匹配已是大势所趋。在当前阶段,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南单一的就业指导转向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并重。以人为本,实现大学生的人职匹配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目的,这一目的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人得其职”。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大学毕业生的人职匹配、人职和谐的良好就业,提高就业的质量,使高校毕业生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二是在此基础上尽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使他们能“人得其职”,获得实现自身价值。

为用人单位输送合适的大学毕业生,使“职得其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有赖于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高校就业指导要通过与用人单位广泛的接触和了解,把用人单位对职t的要求传递给在校的大学生,帮助他们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使用人单位“职得其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帮助大学生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高校就业指导要通过职业生涯指导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科学确定将来的事业发展方向,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在毕业时成功择业,为职业生涯的成功奠定基础,以帮助大学生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社会建设中实现自我价值。 2.2组织学生到企业研修,深化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具体职业知识技能的掌握

对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在求学期间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人与职业的最佳匹配。而对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岗位专业知识、技能缺乏了解也是造成我国大学生不能实现和谐就业、人职匹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结合专业课的教学,加强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多方设立社会实践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研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学生通过参加工作实习,一方面探索个人对职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就业作铺垫,考虑是否到实习单位就业。目前我国高校也有这方面的一些实践,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时间安排比较靠后,多数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二学期,这时的学生忙于找工作,实践效果不理想,而且即使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知识、技能有所欠缺,也已没有时间和条件去加以补充和深化;二是时间安排比较少,学生对用人单位的了解不够透彻,在一些调查中也显示出,“长期深入到企业实习”被当前大学生认为是最应该提供的一种就业指导形式。因此,笔者认为,这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应在大三就开始进行,并保证足够的时间和良好的实践条件。这样,如果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所欠缺,还可以通过增加和选修有关的课程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2.3开设求职技巧课程,帮助学生学会推销自己

有了充足的内功还要会推销自己才能获得满意的职位,求职技巧的掌握是实现人职匹配的重要一环。发达国家的高校都非常重视这一环节,甚至把它看作学生求职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美国的“心理测试与训练”、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模拟招聘面试训练、日本的就业模拟考试等,都属于这一类课程。

因此,在大学四年级开设求职技巧课,教给学生如何面谈,掌握社交、礼仪、服饰等求职技巧,学会撰写简历求职信,掌握获取T作机会和信息的渠道,学会与用人单位就1二资待遇问题进行谈判,学会恰当地接受或拒绝用人单位的招聘以及签约等,就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4打造就业信息交流平台

通畅的就业信息流通是实现大学生人职配的重要条件。多种形式并举,打造就业信息交流平台,也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托互联网,建立就业信息网。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建立就业信息网成为可能,高校应该积极组建自己的就业信息网,并与其他高校及国家、政府的就业信息网相连接,为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服务。建立就业资料室,对学生开放。在澳大利亚、日本和加拿大的许多大学,就业指导机构一般都设有专门的就业资料室,以印刷品、录音带、录像带、显微胶片以及计算机数据库等各种方式收集和储存大量有关就业信息,并向学生免费开放,帮助学生获得就业信息。我们也可借鉴这种形式。编辑发行就业信息刊物,散发给学生。将各种就业信息进行综合、整理,编辑成小册子向学生散发,向学生提供有关职业的最新信息、校友的忠告和建议、企业方面的要求以及专家的意见,以启发、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求职行为。召开就业信息发布会。通过这种形式,向学生说明就业问题,介绍单位情况、招聘要求等,可由学校组织,也可以由招聘单位直接派人参加。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