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论文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就大多数学生而言,智力差异并不悬殊,导致学生两级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着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法迫使学生机械被动地去学习,致使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成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障碍。近几年来,笔者在改善学生非智力因素状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实验。
一、巧于设计,激发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兴趣,学得就主动,就能全神贯注,觉得心灵手巧;没有兴趣,被动应付,就会精神涣散,感到头脑迟钝。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点燃学生对知识渴求的动机,推进他们思维的发展;要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障碍,帮助他们突破难点,从而乐于主动地去探讨数学中的有关问题。教师要善于把容易的内容与困难的内容结合起来交替进行,并努力发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在讲授幂的运算时,先进行芝麻与太阳的质量的比较:一颗芝麻的质量不到百分之一克,若把一颗芝麻作为第一代种子,收获的芝麻作为第二代种子播种下去,如果种子全部发芽一直到第十三代芝麻的质量和,将是太阳质量的5倍。这种形象的引导,使学生对幂的运算产生浓厚的兴趣,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挥情感功能,增强好学情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情感的外部表现——表情,在人们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是人与人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起着激励或阻抑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时常利用表情动作、语音语调的作用,调动学生的情绪。同时,通过学生的脸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我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问题理解的程度和情绪激动地程度。
有一次我在给学生讲授二次根式的性质时,布置学生做课堂练习,在我巡视辅导过程中,发现一名学生举手,我当即走过去询问,原来他提出如下一个问题要求回答:若a2+■=4a-4,试求■的值。针对这种偶发事件,我没有作冷处理。我意识到此题正和这堂教学课内容吻合,便将此题出示在黑板上,并明确表示我尚未见过此题,我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验证。
我坦诚的话语使学生受到了感染,无意中我们师生的情感得到了交流,显得十分融洽,当我感到有把握后,又耐心地等了一会儿,尔后伺机提示学生,能否从完全平方公式去考虑,一经点拨,不少学生经过探讨,得到了如下解法:
解:因为a2■+■=4a-4,所以a2-4a+4+■=0,则有:(a-2)2+■=0,又因为(a-2)2≥0,■≥0,所以a-2=0,b-2=0,所以a=2,b=2,所以■=■=■=2.
通过共同探求,使师生双方的情感得到了沟通,同学们也十分信赖我,对我的授课油然产生了自然、亲切的感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培养勇敢精神,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中学生大脑发育趋向成熟,正是思维活跃、喜欢思考的时候,在课堂上引导他们讨论、发表意见,经常会遇到学生所说所想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预想,必须满腔热情对待,鼓励他们解放思想,消除顾虑,大胆展开讨论和发表意见。若稍有不悦之色,就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勇敢精神。
我曾经在一堂复习课上要求学生做如下一道练习题:把方程8x2=3x+5化为一般形式,并指出它的二次项、一次项及常数项。题解反馈信息表明,有不少大意的学生解出了错误的答案。其中有代表性的答案为:
错解一二次项为8x2,一次项为3x,常数项为5.
错解二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8x2-3x-5=0,二次项为8x2,一次项为3x,常数项为5.
错解三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8x2-3x-5=0,二次项为8,一次项为-3,常数项为-5.
我要求同学们对上述三种答案展开讨论,发表意见。讨论十分热烈,经过争论,一致认为,导致错解一的原因是未把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导致错解二的原因是漏掉了各项的符号;导致错解三的原因是混淆了二次项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与一次项系数的概念。同时,得到了如下正确解法:
解: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8x2-3x-5=0,根据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的定义,可得二次项为8x2,一次项为-3x,常数项为-5.
教学实践表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至关重要。学习上的屡屡失败,必然导致心理的严重障碍,两极分化主要是由这个因素引起的。在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欲高先低、欲快先慢,让学生在学习中步步取得成功。对中差生要创造一些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调节他们的心理是很有必要的,放低要求的成功能使他们重新萌发学习的信心。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