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三篇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质疑导入
1、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文中的“大树”指的是谁?板书(季羡林)
2、是的,季羡林先生就是那棵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大树,他精通12国语言,被称为“中国语言大师”。1935年,季先生就远赴德国,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留学十年,写下了《留德十年》,1980年,满头银发的先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他发现四十五年过去了,哥根廷“变化是有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节选于这本书,板书、齐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3、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同学们,你从这个课题中读出了什么?
4、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德国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150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温馨提示: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思考:再次来到德国,作者发出怎样的赞叹?用“﹏﹏”划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字词:(渐渐小下去的声音说明同学们已经读完,能把自己没读完的地方坚持读完,这是一个几号的品质)下面我检查一下词语:
出示整组词语:谁来帯读一下?(读的又对又响,真不错!) A正音:脊梁,念轻声,是什么意思?人的脊梁在哪里? 课文中指什么“脊梁”?
花的脊梁是什么意思?花朵的反面。
结合图片理解。生:花的枝干、花的叶子、花瓣的背面。
B、莞尔一笑:念wan,它还有另一个读音,念guan。
C、在书写上你们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应接不暇”是“日”旁,你教教大家怎么记住它?(中国汉字是形音义结合体,记住了它的义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记住它的形) 他还有两个形近字呢!谁会组词,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4、请同学们拿起笔把比较难写的生字在生字表傍边写2遍。
5、再次来到德国,作者发出怎样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老师板书: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三、精读第3段,感受“奇丽的景色”
1、师:正是这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深深的吸引着季老先生。下面让我们跟随老先生先去欣赏德国的奇丽景色,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德国奇丽景色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多读几次。
2、指名反馈,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3、师: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花美
(1)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花美?请学生上来板书(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2)齐读: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看到这两个词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种景象呢?
(3)多美的景象!(出示鲜花的图片)看,这样鲜花汇集成团就可以称之为___,各种花儿艳丽夺目的美好景象就可以称之为_____
(4) A像这样描写花美的词语还有很多,你能说出一两个吗?(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看来你们平时读书的时候很注意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
B老师也找了一些,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出示:五彩缤纷、五彩斑斓、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娇艳欲滴),
(5)读的真美,让我们这种感觉再美美地读读课文?
(6)引读:多美的景色啊!
早上,孩子们背上书包,穿过街头,他们抬头向上看,只见__________ 傍晚,人们下班回家,走过街上,他们抬头向上看,只见______
篇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教育。
教学准备:
1.课前,教师反复读课文,达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
2.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情感。
1、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文中的“大树”指的是谁?板书(季羡林)
2、是的,季羡林先生就是那棵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大树,他精通12国语言,被称为“中国语言大师”。1935年,季先生就远赴德国,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留学十年,写下了《留德十年》,1980年,满头银发的先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他发现四十五年过去了,哥根廷“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于是他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重返哥廷根》,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节选于这本书,板书、齐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3、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同学们,你从这个课题中读出了什么?
4、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德国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150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要求:自由读,学习生字新词。思考:季老先生几次踏上德国?德国给他留下什么印象? )
2、读词语
脊梁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1) 读准“脊梁”。
(2) 哪些词语描写花的?花很多,眼睛都忙不过来了,那就是——
(3)莞尔一笑,什么意思?做动作。
(4)书写“嫣”姹。
3、感知课文内容。
(1)季老先生几次踏上德国?德国给他留下什么印象?
(2)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回答这个内容。
(3)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看标点,是什么句子?
(4)理解“双奇”(课件)出示句子: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①(板书“奇丽 奇特”)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 “奇”的释项:?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 ?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惊异的
这里的两个“奇”字,选哪个比较恰当?
②)比较 “奇丽 奇特”。齐读句子。
③这两个词语能换位吗?
是的,这里有一种罕见而特殊的美丽;这是一个奇怪而特殊的民族。带这种感受再读读。
要想更深地了解这个民族的风俗,我们还要细细品味文中的语言。
三、品读语言,感悟精神
请大家再快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景色奇丽的相关语句,圈出景色奇丽的词语。(出示自学提示1)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
1、(课件出示):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读句子。读这个句子感受到景色奇在哪里?
(2)“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板书)(出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课件)
(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花的词语?写在书上。
(4)听老师朗读。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说说眼前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
(5)德国的大街小巷比你想象中还要美。(配乐展示花街的图片)
(6)花的海洋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7)是啊,说得很好。不管走到哪一条街都会看花的海洋,花的世界。不管走进哪一条街都闻到了花的清香。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了德国,走过东街——(引读)分组读
我们走过西街————生读:抬头向上看??
我们走过南街————生读:抬头向上看??
我们走过北街————生读:抬头向上看??
我们走过任何一条街 ——生读:抬头向上看??
(8)此时此刻
假如你是一位刚做完作业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小学生,走在这如花的街头,你会――
就是不管在学校写作业有多累,现在书包有多沉,看到这如花似玉的街头,心情都非常好。
假如你就是远离他乡留学在此的季先生,闻到这温馨的香味,你会―― 读文章就应该抓关键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想象意境,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
2.德国人民养花究竟和中国人民有什么不一样呢?出示自学提示二:画出民族奇特的句子,说说让人感到奇特的理由是什么。(课件出示:)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这个景色“奇”在哪里?
(2) 家家户户是什么意思?:你是德国人,请问你家种花吗?(指另一学生)你呢???这就是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3) “脊梁”是什么意思?花的脊梁指的是——(举着一盆花)
是呀,他们看不到争奇斗艳的花朵,看不到妩媚动人的花瓣,看到的是——看到的是——
3、是呀,这么美的街,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忍不住驻足观赏,忍不住赞叹一番。正是这样奇丽的景色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民族!于是,让季老先生在此产生了一种人生感悟。在课文中找出这个感悟。(课件):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 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啊?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2)就是这种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这种境界里你明白了什么?结合这句话来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就是我为别人着想,别人就为我着想。我为别人服务,别人就为我服务。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要懂得感恩,先人后己。
(4)师生合作读。在德国,人们就是有这样的思想,所以——每一家都是这样,(引读)生: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到了别人的花
(5)是的,就是这种奇丽的景色,这种奇特的民族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止德国人民,我们中国人民不也是这样的吗?还记得吗?20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灾害,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抗灾,战胜困难,多少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爱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境界。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我们才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
齐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到了别人的花。
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呀,才让季先生把这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四、拓展学习,加深理解
听到你们说的这些,我也想起了一首诗,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一起读吧(配乐课件):
给 予
如果你给我一条鱼
我就让你看到整个海洋世界
如果你给我一朵花
我就让你拥有一片花海
如果你给我一片树叶
我就让你看到整片树林
如果你给我一双翅膀
我给你一方自由飞翔的天空
如果你给我一滴眼泪
我就让你得到爱的阳光 让它温暖你那四季如冬的心 让快乐和幸福永驻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让我们每个人都绽放成最美的风景 在自己的心里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奇丽的景色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奇特的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篇三:《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7个生字。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语言。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品读课文2、3自然段,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及奇特的民族风情。体会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谈话设疑导入,引出课题
1、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文中的那棵“大树”还记得是谁吗?
2、是的,季羡林先生就是那棵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大树。他被称为“中国的语言大师”会说12个国家的语言,还是北大的教授呢,在2009年的7月份,季老先生走完了他98岁的人生历程,他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这节课,我们要来走进他的课文。 (齐读课题)
3、品读课题—默读课题,一边读一边想,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问没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德国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三、读中赏景,感受“奇丽”
师:这就是给作者留下这样一个印象的德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
句1: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指名读,齐读句子。
2、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3、理解“任何”(每一条街都是这样)
4、书写“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5、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1)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呢?
是啊,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十分茂盛,这就叫“花团锦簇”【它侧重写花的形态】;这些花有紫色有红色,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叫“姹紫嫣红”,它侧重写花的色彩。
(2)花的海洋,说明了说明?(花的数量多)
(3)理解“应接不暇”
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 一条街是( ),两条街是( ),条条街是( )
此时此刻你置身在哪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海洋,花的世界,读吧
6、出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图片
师:除了课文中用“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来形容这些美丽的花以外,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如:五颜六色、繁花似锦、万紫千红、百花齐放??
7、出示山阴道图片,指名读
8、师总结:这是个比喻,把马路比作山阴道,我们漫步在德国任何一条马路上,都好像走进的了山阴道,两边的楼房成了陡峭的山壁,陡峭的山壁上开满了姹紫嫣红的花,让我们感觉仿佛像是徜徉在两山之间的峡谷中,竟然忘了这里是马路,是街道。所以身处异乡的季老情不自禁地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
9、欣赏奇丽的景色
10、一起来把这段读一遍,读出花之美(板书:花美)
过渡:前一段写的是景色的奇丽,那德国奇特的民族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句2: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 指名读、齐读
2. 这段话中你觉得奇在哪里?
3. 指名理解“家家户户”
4. 书写“脊梁”,齐读三遍
知道脊梁是什么吗?(花朵的背面、枝叶)他们和我们养花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是喜欢花才养花,他们是----------------------
我们是把花都养在屋子里,他们是----------------------
我们在屋子看着一朵朵争奇斗艳的花,他们是-------------
也就是说,德国人在屋子里看不到争奇斗艳的花朵,只能看到()。只能看到( ),只能看到( )。
过渡:文中还有一处看似平常,但是也让人感觉到奇
句3: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多么奇丽的景色!
1、“又是”什么意思?(再一次)
知道这是季羡林时隔多少年再次来到德国吗?四五十年,也就是半个世纪,半个世纪的德国依然和四五十年前那样,不是一年,也不是两年,而是几十年,我们可以断定德国会继续这样下去,这不能不让人称奇。
2、齐读
过渡: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上课时读课题提出的问题答案找到了吗?课文中有一处对这个问题有明确的解答,看课文找出这段话
句4:每一家都是这样的,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齐读
(2)这一种境界是指什么样的境界?(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们也来仔细琢磨一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什么意思?
(自己的花给别人看;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3)回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四、升华主题,总结全文
1、出示《给予》,配乐朗诵,回顾全文
2、让我们把这份美丽记在心间,更要记在心间的是,这份美丽缘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心灵。让我们永远记住——人世间美丽的东西,往往缘自人的心灵。
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的景色 (花美)
奇特的民族(心美)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