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通过上两节课的初步学习,相信大家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二、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课文,从文章的内容、作者的表现手法以及主人公皮埃尔给人精神上带来的感染等方面进行细细地揣摩。
三、展开讨论
上节课结束前,每一小组都派代表提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教师补充、完善)
好,接下去各组围绕本组所提的问题,展开讨论。
注意:请大家大胆交流自己的意见,留心倾听同学的发言,必要的时候,在书上及时记下自己当时的收获、感想。
(进行讨论)
四、各组交流
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肯定是大有收获,下面,我们就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一下你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一人发言,其余可作补充,可以读(读文中的好词佳句,读出感情),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可以作适当复述,把你们小组讨论的问题研究透彻,好让其他不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同学也能听个明明白白。
五、总结全文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本文所注重人物的行动描写和心理刻画,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知道,你们已经感受到了。大家说得真好,尽管课文中没有直接赞颂皮埃尔的话,你们却能从皮埃尔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中感受到他那种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他的这些美德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六、课后延伸
收集有关在生死关头想着别人,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故事。
罗列学生可能会谈到的一些问题:
★一、遇险 这“险”有两重含义:一为妻子不慎坠水,被巨大章鱼勒伤,流血不止,需要立即返回港口;二为海底即将发生地震或火山喷发,也必须立即离开这儿。
二、抉择 妻子需要紧急救治,海难又即将发生,是走,还是留下向来往船只通报信息?强烈的责任心驱使皮埃尔作出了回到出事地点的抉择。
三、报信 皮埃尔面对向他驶来的豪华客轮用手电筒边不停打灯语边呼喊,指示客轮调转方向,避免罹难。
四、脱险 客轮调转了方向,皮埃尔被客轮上的直升机在海难发生的瞬间救离了险境。
★“可另一个念头……通报这一信息。”
这是皮埃尔经过内心剧烈斗争后所作出的决定,皮埃尔是一位船长,他应该深 知海难的可怕。而他现在可能是世界上惟一确切知晓这场海难即将发生的人。句中的“惟一”表明除他而外再无第二个人,“确切”含有准确而恰当的意思,强烈的责任心驱使他回到出事的地点,尽管妻子的伤口在流血,自己的生命很危险,但他都置之度外了,因为他知道30分钟后将有一艘豪华客轮经过这里,必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这就是他“我不能走”的真正内涵。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富有责任心,多么高尚的人啊!
★“此时,克勒松……心也在抽搐。”
“抽搐”原指四肢和颜面的肌肉不随意地收缩,在这里,前者指克勒松因受伤失血而出现的生理现象,也是生命即将耗尽的信号;后者指皮埃尔因为妻子异常难受,即将离去,心理上极度紧张而致使心脏收缩,更重要的是客轮尚未停下,妻子有可能白白送命,心情极度沉痛,这种超越生理的复杂反应,让我们体会到皮埃尔在当时这种特定的境遇下是多么难受啊!
★“此时,他反而变得分外平静,……原谅我……”
在此之前,他可以携妻逃脱险境;在此之时,他可以打出“请救救我们”的灯语,而这一切,他都没有去做,没有去尝试,其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更多人的安全。现在,妻子的“躯体已经冰凉”,而豪华客轮却脱险了,所以他心里“反而变得分外平静”,这样的“平静”是多么伟大!妻子的死与他不能及时送回港口抢救紧密相关,所以他又觉得有愧于心,这才请求她“原谅”。简单地一句话,揭示了皮埃尔丰富的内心世界。
★“谢天谢地,”……你可以安息了……
这是皮埃尔第二天从报纸上获知事情的结果之后的“自言自语”,充分流露出他的思想感情。“谢天谢地”,为什么要“谢”?因为他在庆幸海底地震所引发的海啸没有造成船只和人员的伤亡。作为一名船长,他当然要为此事庆幸。“克勒松,现在你可以安息了”,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可以安息?因为皮埃尔顾不上抢救妻子,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出事地点,发出海难信号,使豪华客轮安然脱险,妻子没有“白白付出生命的代价”,她的死换来了更多人的生,当然“可以安息了”。如此思想感情,多么可贵呀!
★课文特色:
1、描写心理活动,突出人物品质
当感觉到所处位置要发生海啸时,皮埃尔的心理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是“立即离开这儿”,还是“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信息”。当责任心让他选择留下打灯语时,他为客轮开始没看清灯语而着急;为妻子伤情而忧心。这些作者都作了细腻的描写,从而突出了人物的崇高品质。
2、采用对比认识方法,揭示人物品质
将要发生海啸,皮埃尔想到的是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信息,惟独把自己和妻子的生死置之度外;当客轮转航后,他的心平静,此时他想到的是客轮得救,而将失去妻子的伤感留给了自己。
附板书:
24、印度洋上生死夜
皮埃尔
遇险—抉择—报信—脱险
(一心只想着他人,却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