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出生地-碎叶与《上安州裴长史书》
最近网上讨论李白又开始热烈起来,有论李白的诗歌,有论李白生平为人的(比如李白是官迷和李白是蛊惑仔的论调),也有讨论李白出生地问题的。前不久在新浪博客上也看到赵亚辉先生一篇文章,认定李白出生于江油。李白出生地的问题,是近代以来学术界争论很甚的一个问题,其中江油与碎叶之争是最主要的两个观点。我刚刚完成的一本书(大约今年底出版)中恰有一段涉及到碎叶(素叶)城遗址,也就顺带谈到了李白出生地的问题。
西突厥的都城叫做碎叶城,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称为“素叶水城”,……高宗调露元年,安西大都护府曾一度西移至此,成为唐朝安西都护府最西边的城镇,与龟兹、疏勒、于田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同时也成为了唐朝政府在西域的政治军事中心,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性的名都大邑。……“素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
……素叶地处楚河流域,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上,它在中西交通和军事战略上的价值,足以使它在中亚的历史上留下永远的名声。可是,作为一座城市,它具体的位置,后来却又奇异地遗忘在历史的迷雾中。只是到了近代,从苏联时期开始,考古学家在这一带进行发掘,才在今天叫做阿克贝西姆的地方发现了这处遗址。发掘的成果很丰富,但这是否就一定是玄奘讲的“素叶水城”或中国史书中的碎叶,一直有着争论。直到1982年,在一次发掘中,出土了一尊汉式的佛像,佛像的底座上刻有汉文的铭文,铭文的文字虽然有残缺,但“安西副都护碎叶镇”和“上柱国杜怀宝”“敬造一佛二菩萨”的字样却清晰可辨。这就无可辩驳地证明,现在的阿克贝西姆遗址,就是当年的素叶城。最近的一个发现是在1997年,在素叶城墙的南边,也出土了一块汉文的残碑。碑上文字的内容和语气,说明作者是戍边的军人。如今,爬上这座荒草丛生的古城遗址,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唐朝军队修建的周长达26公里的城墙断壁。考古学家们在此城的寺庙废墟内还曾拣到四枚唐代钱币,上面有“开元通宝”和“大历通宝”字样。
除了是当年大唐王朝盛极时期的最西边界之外,素叶城受到中国人关注的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渊源,因为据说这里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和传奇的诗人之一,“诗仙”李白的生身之地!
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在学术界说法始终不一。但归结起来,影响最大,也最被人承认的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一,李白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素叶城,李白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
支持李白出生在四川的主要证据是李阳冰的《草堂集序》和魏颢的《李翰林集序》,他们分别在文中声称李白于唐中宗神龙初年(公元705年左右)出生于四川。魏颢是李白的崇拜者和追随者,《草堂集》是李白亲自让魏颢整理自己的诗稿集结的,是李白在世时唯一的个人诗集。而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并在李白去世前接受嘱托整理遗作而集成《李翰林集》。按说他们提供的应该是第一手资料,值得信赖。但这个说法却与李白本人的一些自述有矛盾。唐肃宗至德二载,也就是公元757年,李白在《为宋中丞自荐表》中说:“臣伏见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推算起来李白应当出生在公元701年左右,与李阳冰、魏颢的说法出现了矛盾。这样其他记述也存在有疑问的可能。
不过李白本人对他的出生地没有过明确的说法,但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却有一些很有歧义的记述,即“白家本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司寓家。”这里的“金陵”显然不是通常所说的南京,李白的出身和南京实在是扯不上什么关系。关于这里的“金陵”有两种说法,一说为“金城”之误,汉代设金城郡,即今日兰州地界,李白曾称自己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包括李阳冰、魏颢、范传正在内的当时人也都认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并且跟李白自称与李唐皇室(亦发源于陇西成纪)是同宗是一致的。而金城郡亦是陇西和陇西成纪地界相仿。也有人认为这里的“金陵”指的是凉武昭王李暠李暠在西凉所设的建康郡,在酒泉与张掖一带。李暠所以命名为“建康”,是表示对东晋的眷念。金陵是建康的别称,所以李白对西凉的建康又称金陵。后文中“遭沮渠蒙逊难”指的即是西凉的典故。《晋书》有传,东晋安帝元兴年间(402-404),李暠在敦煌、酒泉一带建立割据政权,号称凉公。宋武帝永初二年(421),沮渠蒙逊攻破敦煌,李暠子李恂自杀,国亡。李白这里说的是自己世系出自凉武昭王李暠。这段文字里最令人困惑的是“奔流咸秦”四个字,咸秦若作地名,不见史载。如果是“咸阳之旧秦”,也鲜有其他人有类似的用法,而且从西凉到内地的咸阳用“奔流”似乎也很不合适。于是有学者推断,此处的“咸秦”最有可能指的是“碎葉”。“咸”字包含“碎”的左半边,“秦”包括“葉”下半部。 这两个字很可能是由于原字漫患不清,后人根据残留的字形推断所造成的错误。
如果这个推断是正确的,那么李白出生素叶就是非常可能的事情了。在李白死后55年,一个叫范传正的人重修的李白墓,并撰写了《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文》,其中写道“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约而计之,凉昭武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 这佐证了李白出生素叶的推断。范传正的碑文是在看了李白儿子伯禽的亲笔记录之后而作,作为儿子伯禽对父亲的出生地应当是较有把握的。
在近代,1926年李宜琛于《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李白的籍贯和生地》一文,通过对李白生卒年的考订,认为“李白不生于四川,而生于被流放(窜)的地方”,也即李家被流放的西域碎叶。九年以后,陈寅恪又发表了《李太白氏族之疑问》一文,支持李白出生于西域的说法。建国后,郭沫若结合李阳冰《草堂集序》中所载“中叶非罪,谪居条支……神龙之始(705),逃归于蜀”和范传正《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中“隋未多乱,一房被窜于素叶”的说法,认定李白出生于中亚的素叶城。这个说法被现在的教科书和大多数的唐诗选本所接受。
…… 有很多人认为,李白幼年时候在西域的生活,对他还是有着深刻的印记的,比如李白在《战城南》中表露出对西域地理的熟悉,“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葱河、天山都起自葱岭,葱岭即今日帕米尔高原一带。条支都督府便在葱岭之西,管辖地即今吉尔吉斯和哈萨克一带,素叶正在条支都督府辖区之内。
李白为自己的孩子取取名为“明月奴”、“颇黎”,听起来很有异域色彩。
还有人认为李白作为有记载第一个填词的文人,之所以能率先填写《菩萨蛮》也是沾了西域的光。因为根据记载,“菩萨蛮”的曲调原本就是西域的曲调,唐大中年间才传入中原 。李白在幼时很可能就熟悉了这个曲调,于是乎近水楼台先得月,必别人更熟悉其中韵律,所以才能写出“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的《菩萨蛮》。
甚至有人搬出“三言”中的《李太白醉草吓蛮书》来,认为李白由于出生于西域所以才通晓胡语(在当时应当是突厥文)。
这里有意思的地方是辨析了一下《上安州裴长史书》的内容,其他材料都是大家烂熟的。
本文是集采各家观点的集成,由于格式转换原因,没有标出注释,在此致歉。
又及:其实从碎叶到江油的一路(包括起点和终点)上,李白都有可能出生,古人重视的是祖籍和全家定居的地方,至于出生在哪里,李白本人都未必认真挂在心上。我们唯不可忽视的是,在文化上,李白无疑是在川中成长起来的,是在蜀地的山水滋润下长大的,无论李白生于何处,这一点都是不可抹杀的。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