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墓地探险记作文1500字

文章 2019-07-14 13:15:05 1个回答   ()人看过

那天接到传奇四驱俱乐部付总的电话,问有没有兴趣去小河墓地,我才知道,以前只有骆驼和徒步才能到达的小河墓地,现在越野车也能进去了。据他的描述,有四十公里的路况差点,和克里雅差不多,其它都很好走的。我当即回复,去,过两天决定是几辆车。于是,在2005年3月11日的早晨,一个由十一辆越野车的小河探险车队,由达坂城风力发电站集结出发了。这次参加的车有老苏的六缸切、我的小切、雪山的小切三辆车,成员有逍遥、黎戈、咖啡、刺美、无拘、有家不回、老羊皮、邵毅、关爱共十二位。

第一天

陆风(2.8T)打头,陆虎、丰田4500、六缸切诺基、尼桑途乐、还有我们的小切依次跟上,以100公里的平均时速前进。在库尔勒和阿克苏的天狼俱乐部的三辆车汇合,晚上十点多到达最后一个加油站:铁干里克(34团)。加完油后,其它队伍在34团的餐馆吃饭,我们因为带的食物多,就决定去扎营野餐。在付总的指点下,在离34团八十多公里的阿拉干村,也就是进入小河的路口边,我们安营扎寨了。当我们吃过晚饭后,已是夜里十二点多了,我们在闲聊着的时候,等来了大部队。

一时间,这个平时连人都很难看见的荒芜之地沸腾了。十四辆车、50人把这里变得灯火通明。因为距218国道不到百米,有很多走夜路的车,经过这里时,都明显地撤油、减速,甚至刹车,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我们的人都非常热情地帮助其它团队的人扎帐篷,参加活动的人有许多是第一次时野营,根本不会扎帐,还有的拿着说明书,一边看一边安装,有些人则悠闲地在营地转来转去地看热闹......

总领队付强把我们几个俱乐部负责人招集到一起,讲了一下注意事项和明天的队列安排。解散后我立刻钻进帐篷睡觉,明天会很艰苦,要保证起码的睡眠。睡到半夜醒来两次,虽然是羽绒睡袋,身体上面还是有点冷,但脚部很热,一夜无梦......

第二天

早晨不到八点就听到有人起来了,在外面又说又笑,可能是第一次野营的人太兴奋了。看样子睡不成了,爬起来看,天麻麻亮,于是在附近转了一圈,光顾了一趟路边新建的“豪厕”,回来时大家已在吃早饭了。吃过饭后快速收拾,九点整车队向沙漠进发。

刚驶离国道不远,就进入了沙漠路,想快速行驶,减少陷车的可能,但车太多,前拥后堵的没办法。在2.5公里处第一个较大的坡,我的车就没上去,想让后面的车先上,往旁一让结果陷在一个低处。于是那辆柴油丰田60冲过来了,两次未能成功,第三次在吼叫声中上去了,看那家伙开车的架势,就知是个莽夫。我的车因为停在接近坡顶的位置,退回来再冲没必要,在众人的助推中上去了。前行了一段路,阿克苏的那辆特拉卡又陷在了一个坡底,好家伙,用上了立式千斤,用了20多分钟出来了,车队继续向前。大约到8公里处时,又看见有许多车停在那里,走到跟前一看,有一个又长又陡的大坡,丰田60正在声嘶力竭地冲坡,但一次次退下来。这个坡比较长,需要一定的速度产生惯力才能上去,而这款老柴油车,速度比较慢,冲不起来所以就上不去,后来由付总的车用绞盘拉上去了。我观察了路面,硬度还可以,小切应该可以冲上去。于是在离坡底四十米的地方,用低速二档起步,快速换上三档,将油门踩到底,小切怒吼着冲了上去,停在了一片开阔地。然后我走回来指挥另两辆车。

让我哭笑不得的是,我听到一段这样的对话:“唉呀,这个坡四缸车肯定上不来。”

“我的陆风就是四缸的”

“你那是柴油车,不一样,再说还带增压呢”

“哦,对”

我的四缸小切明明都已经开上来停在那儿了。老苏的六缸车不费力就上去了。雪山的车冲了几次都差一点,我说调整一下点火时间,结果本来该用英制二分之一扳手的螺丝,却变成了公制12cm的螺丝,专用工具死活用不上了。最后同样让付总的绞盘拉了上去。

当车队行进到13.6公里处时,又遇到一个大难题。一个45度的坡,而且是先要拐过一个九十度的弯,冲过一个早已虚软不堪的洼地,丰田60试了无数次,最后不得不放弃了尝试。阿克苏的六缸切也没能冲上去,并且把前传动轴的十字轴别断了,只得用后驱倒到低洼处停下了,等待配件来救援。此时,我没着急着向上冲,先去观察了一下线路,看出来因为助跑的低洼地太虚,车子加不起速度,于是选择从旁边的较硬路面冲,虽然上去后可能会陷车,但推一下就会出来,原来的那条路是不可能推上来的。于是倒车、挂档、加速、向右转90度弯,车子减去了一些动力,冲,当前轮上了顶时,车子停下了,大家上来把后轮挖了一下,再用力一推就上去了。雪山的车感觉加速不利,在丰田60那儿借来了12的扳手想调火头,却发现分电器在原来修理时被粘死了。经过大家商量,决定将车放在这儿,人员全部分在两辆车上前进。于是,我们每辆车上坐着六人,向着小河墓地进发。

在一次推过车后,无拘发现地上有滴状水迹,于是检查各个水管,没发现问题,温度也不高,继续前进。在又一次发现水迹后,才看到是暖气管有一个小裂缝,正往外冒着防冻液。没备用的管子,只得用布擦干净裂口处,用胶带缠了好几层。后来再没有发现滴漏现象,这胶带还真管用,我想好了,下次换新管子就事先用胶带缠好再安装,呵呵。

就这样,我们一路行驶,不行人就下来推,翻过一个又一个沙包,推过去人再坐上车继续前进。付总因为帮助阿克苏的一个车换水箱,没赶上来。前方车队传来信息,有两条岔道,不知该往哪儿走了,全都停在一个地方等待付总前来指引,我和黎戈的看法一致:在这样的地方,岔道也是殊途同归,只是因为一条路走过几次后,发现不好走了,就换了一个方向走,重新压出一条路,最后还是绕到了一起。于是我们决定前进,用GPS搜寻小河墓地的地点。

因为老苏的车在长时间的高转速行驶后,温度比较高,为保险起见,我们选择走一段路,停一会儿降温的办法,当我们最后一次停车降温时,远远地看见了墓地的白色牵引式房屋,大家不由的一阵兴奋。此时,付总带着车队飞速冲了过来,向着墓地奔去。他作为总领队,此次活动的发起者,又跑前跑后地照顾遇到麻烦的车辆,体现了很好的领导作风,我想,他应该第一个到达,我们没有理由抢在前面。

我们终于看到了小河墓地,一个高高堆起的沙堆上,插着许多木桩,还围着很多的麻袋。这里有两个汽车牵引式房屋,有个旗杆上插着国旗,有一个铁牌子上写着“中国小河文物保护管理区”,远处还堆着很多麻袋,可能是挖掘出来的东西放在里面。这时有个维族小伙子出来了,一问才知道,原来考古所的人都已完成任务撤走了,这里交给了中坤集团管理,他们买断了这里的开发权。所以,那个维族小伙子、这里的管理者,不欢迎我们,并禁止我们拍照。当我拿着相机准备拍照时,他很严肃地对我说:你们拍照要付责任的,这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地。我一直没想明白,拍照需要付什么责任?管他呢,只要他不抢我的相机就行,里面不让照,外面照一照还不行么?

同行去的两位女士,《清风车影》的制片人张静和上海《旅游中国》周刊的记者关爱,充分施展了女性特有的攻关能力,在一番努力之后,终于说服了管理员。同意让我们进去十个人拍照,并保证照片不用于商业用途。说是十人进去,其实前面十人进去后,后面跟着一大群,差不多都去了。我把相机给了雪山,让他帮我照几张墓地的片片,就没上去了。这次行程,我只对这个路段感兴趣,喜欢享受这样的路所带来的越野激情和征服感,而对考古确实没有多大的兴趣。当张静知道我没有去看近在咫尺的墓地时,悲哀地说道:我几乎“牺牲色相”换来的机会,你就这样不珍惜?我只好答非所问地说:有人帮我去照相了......

经过半小时的观光和拍照,大家陆续回到了集合地,一起照个大合影,还有些人在自由结合着照相。我此时有点心急如焚,太阳眼看就要落山了,我们还要在今晚赶出沙漠呢。大多数人都反对连夜赶路,认为明天一早天亮了再出去比较安全。我认为第二天出去的车太多,难免耽误时间,再说出现陷车的情况,就会在时间上被动了,大家都要在周一早上班呢,最好不要周日晚半夜才回到家。连夜赶路,即使出现多次陷车的情况,时间只是耽误在晚上,最多是少睡一会儿,赶到国道边上,一大早就往回赶,这样时间上就主动了,七百多公里路程便可以朝发夕至了。当时因为时间急,我也没有过多解释,只对大家说,为了争取时间上的主动,我们现在必须得走。于是十二人坐上两车,开始往外走。此时,大部队也决定向外走一段,到停着三辆车的地方去扎营。眨眼功夫,烟尘散去,小河营地又恢复了原来的景象,孤零零的两座房子,两个人,一条狗。虽然那个管理员一开始死活不让我们拍照,虽然我此时也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知道,他此时一定非常难过。他毕竟是上过大学的、在高度文明的环境中生活学习过几年,在这只能看到四千年前的古董,有一个并不是同一知识水平的同伴,还有一个只会“汪汪”叫的“黑背”,完全不能满足他精神上的渴望。

我们车走了一段,照例停下来降温,此时别的车队陆续超过了我们,新培野的两辆车过来了,张静说带上我们一人到扎营地,于是无拘上了他们的车。又过了一会儿,付总的车过来了,简单聊了几句,他说走了。没走出二百米,就用对讲机呼叫,问我要不要带一人走,还有空位子,我就把体重最轻的关爱送上了他的车。

我们就这样走走停停,阿克苏的车队上来了,一个修理工说检查一下电扇的保险。老苏才说,那条线短路,一插保险就烧毁。因为平时温度也不高,所以就没管它。我说,你回去后一定要把线路检查一下,排除这个问题,如果不行,就另接一条线,安一个手控开关。以后这样的线路还会有。走着走着,天就黑下来了。老苏前面走了,我们在后面又遇到一个较长的沙坡,在他们将我的车推过去之后,我向前走了约有三四百米后,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停车,然后等他们。可是他们在想抄近路时,却迷失了方向,头灯微弱的光,在沙漠里看不清车辙印,幸好有家不回带着手台,一直和我保持着联系。当他说看不见我的车灯时,我赶忙拿着头灯跑到一个高坡上,不停地晃动着。一会儿我看见了他们的灯光,也听到了对讲机传来他的声音:我看见光了。我这才放下心来。在沙漠这样的地方,即使是白天也很容易迷失方向,晚上就要更加小心了。前面,远远地看见了老苏的车尾灯,好象也是陷住了。我赶过去时,看到老苏的车已到了目的地,在下那个三辆车没冲上来的坡之前,被陷在一道沙坎里。我先从他旁边下了坡,在冲对面的坡时没成功,因为坡底的土太虚,助跑无力。无拘一直在喊:不行,陆风都没有上去。我心想,不行也得行,难道不回家了,把车扔这儿?陆风要在这扎营,才停在了坡底,明天它也得想办法上去。于是我将车倒在了来时冲坡的那一边,借助坡底较硬的路面,将车最大限度地倒向坡项,然后借助这个下坡的惯性,小切大吼着冲了上去,到达了对面的开阔地。此时,已经到了凌晨时分。

第三天

本准备在此地稍事停留就赶路,但大家又累又饿,恐怕后面的路连推车都没劲了,所以就埋锅造饭,吃饱了再走。此时,张静过来劝我不要连夜走了,太危险了。我说为了赶时间,一定要在今晚上赶到国道边上。她看这样劝阻无效,就退了一步说:那让你们不想走的人留下来吧,明天我们一起走。我说:这可能吗?让我的队伍分成两批走?她马上也觉得说错了话,连忙点头头说,对对,应该一起走。但是,没过一会儿,我的自信就受到了打击:关爱可能是对我们的车或者人,或者车和人,在这样的夜晚赶路没有信心,认为会有生命危险,所以选择了留下来,明早坐别的车走。我们没有做任何挽留,她不是大漠风的队员,有理由怀疑我们的能力,但其他十个人,虽然也有强烈反对意见,但最后都同意了我的决定,这不仅是对我的信任,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大漠风这个组织的凝聚力。

大家一起动手收拾装备,处理垃圾,灭了篝火,十几分钟时间就做好了出发的准备。这时张静拿着一瓶热水过来了,给所有带瓶子的人都灌上了热水。在我将要发动车子的时候,张静和《清风车影》的主持人兼这次活动的摄像祝贺走到车旁。张静又一次问我,不走不行吗?真是非常担心你们。我再没有多解释,只说了一句“一定要走”。她知道再多说也没必要,就对我说:好,只要你们都有决心和信心,就一定没有问题。这个路对你来说是小问题。祝贺也说,王哥,我相信你一定没问题。我笑着说,谢谢你们的信任。张静还是加了几句,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不行就回来。脸上的表情沉重的一塌糊涂。我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干嘛呢,象生离死别一样,不就再走十几公里沙漠路吗?来时都走过了,放心,我心里有数。

我们开始了沙漠路段的最后一程,也是最难走的一段路。我还没有起步车子就陷住了,前面雪山的车没走出一百米,也陷了。我先过去帮他们,然后大家再回来帮我推车。就这样我们离开了营地和大部队。还是一路上走走推推,实在不行再挖一挖,就这样来到了那个付总交代的可能是最大的困难的坡前。因为来时是下坡,我没注意这个坡,坡上铺了四十多公分宽的带眼铁板,是开发小河墓地的沙漠车用的。逍遥开头车到跟前才看到,急加油已来不及,没上去。我指挥他退下来到一个比较硬的坡地,然后让大家把那两行铁板的距离再往小的缩一点,那是大车的轮距。逍遥又一次冲了上去,但就差一步没到坡顶,原来最前面的铁板还是没有摆好距离,车轮有一边没压上。大家一起用力将车子推了上去。重新调整了铁板的距离后,老苏和我的车都一次就上去了。

在一个转变带上坡处,雪山的车又一次陷了,我和老苏从旁边冲了过去。开出很远在一个完全的地方停了车,然后回来救援,当我再次回到停车地时,老苏和咖啡都已进入了梦乡。叫醒他们后继续前进。为了能及时帮助雪山的车,也因为我的车油箱已经开始报警,我的车走最前头,老苏走中间。走了一段,就听到逍遥呼叫,雪山的车再次陷落,请老苏回去救援。老苏说这里不好调头,我说那你就往前走一段,找个好调头的地方,一定要回去救援。后来听到他们已经救援成功,正在往外赶,我就向着几公里外的国道边狂奔而去。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我一直用高速四驱的三档六十迈的速度飞奔,上坡下坡转弯都不减速,特别是急转弯时,车子侧滑着非常刺激。老羊皮坐在副驾位置上,兴奋地象个孩子:太刺激了,就象我玩的赛车游戏一样,不知道前面会是什么情况......就这样我们很快出了沙漠路,到达了国道边,可也与后面两辆车失去了联系,看样子是出了对讲机的通话范围。我和老羊皮、邵毅、刺美四人就坐在车上等着,迷迷糊糊就睡了过去。感觉刚睡着,就听到老羊皮喊我,说这样等也不是事儿,回去看看吧。我说好吧,就象出来时一样的速度,往沙漠里杀去。走了2.5公里,到了第一次陷车的那个坡,又没冲上去,我让老羊皮站在高处看一看,有没有车的灯光,老羊皮站在一个沙包上,再加上他1.86米的身高,还是没能看到一点灯光。我说,走吧,他们肯定停下过夜了,我们还是到路口等吧。就这样,我们回到路口,就在车上坐着迷糊了一个小时,天就渐渐亮了。

坐在后面的刺美说,脚冻得快没知觉了。我说你怎么不说呢?我开一会儿暖气。她说油不多了,怕太浪费。我心里真的非常感激我们的队员,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没有表现出一点女性的娇气。我说,其实你应该说出来,我们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起实车子在怠速状态下不太费油,再说我车后有一个棉衣可以包住脚......这时,沉寂了很长时间的电台传来了声音,是另两辆车再呼叫我们,看样子没任何问题。过了十几分钟,他们的车来到了我们跟前。

原来,昨晚上雪山的车子走着走着,机器不知哪儿喷出了油。逍遥以为是机油,想肯定要伤机器了,所以没敢再走,只得等天亮了再想办法了。天亮后一检查,机油没缺,再检查,原来是方向助力泵的油喷出来了,这才放心将车开了出来。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的油能否坚持到八十公里外的加油站,油表指针已接近底线。大家不断地问我能否坚持到加油站,我乐观地说,差不多,最差就是离加油站两公里,然后我们把车推过去,哈哈哈......就这样,一直用90码的速度行进着,看见了那条著名的“红砖路”了,我们停车下去拍照。这条号称“世界上最长的红砖路”,现在只保留了约五公里长,供游客参观,两头儿立着碑,讲解了此路的历史,也是一种岁月的纪念。

照完相继续赶路,眼看着油表指针打到底线以下,再往下,到底了......车子没有任何怠慢,依然保持着匀速前进。我自从开上这车,就在克里雅出来时,把油烧干过,还有一次在轮库伴行路上,报警灯亮后,跑了105公里到加油站,当时车上坐着五人,还有大量的装备。所以,对于油量我心里有数,应该可以到加油站。远远地看见了移动通信基站的铁塔了,我对他们说,还有几公里了,现在就是没油了,也不怕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我挂了一个空档,车子滑进了加油站。当油加满后,显示是80升,我算了一下,当时里面基本上没油了,还能跑二三公里吧。

在34团吃过了早饭,简单检查了车况,就上路往回赶。雪山的车只有到尉犁再找地方修了。一路上没什么可看的,就是有一个水库,有一些水鸟,还精得不行,老远就飞了,拍不到一张近的。远远地看见了尉犁县城,大家都说一定要吃羊肉。我们就把车停在了路边的饭馆,门口有成片的烤肉坑,人站在上面用钩子把一只整羊放进去/钩出来,烤得黄灿灿的全羊,馋得人直咽口水。本打算来半只羊,但回头一看,队员们个个都撑着脖子眼放绿光,还是来一整只吧。事实证明,买整只是对的,在切好的一只羊端上来没多一会儿,就只剩两块没嚼头的骨头了。大家这才心满意足地擦着油嘴上车了。雪山的车也在一个修理铺焊好了助力泵油管。车也修好了,人也吃饱了,大家精神百倍地赶路了。我们决定走冰达坂,黎戈一直在说可能不好走,看天气可能山上会下雪。在来之前我就咨询过多人,这个季节问题不大,四驱车就更没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在这个季节我们都没有走过冰达坂,既然车可以走,我们又是玩越野车的,为什么不走一下呢?不好走?我们不是曾走过许多“213根本进不去”、“现在根本走不通”的地方吗?作为一个越野车俱乐部,哪好走就走哪儿,那还有什么“越野精神”可谈?快到巴伦台时给张静打电话,她们已经快到尉犁了,今晚上就住库尔勒。

在巴仑台加了油,就踏上了沙石混合的路段。不断有大卡车满载货物从对面开过来,到山角下时,问了一个打水的妇女,山上可以走车吗?她表情很不屑地说:可以。这下我就完全放心了。走到半路上,看到两边黄色的高山草甸,夏天我们走过这里,一片绿色中点缀着点点白色的羊群,非常美!黎戈说这里大概海拔2800左右,这种草甸就生长在这个高度。果然,老苏车上的GPS显示2800米,佩服啊。越走海拔越高,坡也越大,车子就越没劲,一直是二档前进着,速度提起来后,加上三档一下就没劲了,只好用二档保持合理的转速行驶。快到山顶时,路面上不时有一段段的冰路面,但现在路面修得比较宽,安全系数还是比较大的。前面有一辆大货车在坡上打滑,它是靠着路的左边的山体一侧,我只好停在右侧,再右边就是万丈深渊。看着大货车实在走不动了,我打算在它的右侧过去,刚一起步它确又要走,我只好再次踩下刹车,但车子开始往后滑去,打方向没用,赶紧松了刹车,把方向向左边打去,将车子象山体一侧倒过去,只听后面传来急促的喇叭声,接着就听到“咚”的一声,原来是逍遥开着雪山的车,就停在我车后。幸好速度慢,没什么问题,它的前护杠比较结实。再次起步,超过了大货车,顺利通过山顶的老虎口。天色已渐渐黑了,我们就在夜幕的笼罩下下山了。还是有一段段的冰路面,坐在前面老苏车上的有家不回,一直报告着路况,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经过后峡出了山口,道路开阔笔直,我们以100公里的时速行驶着,突然看到前面一团大雾扑面而来,我们一下子就冲进了能见度只有两三米的大雾中,我赶紧刹车,用对讲机向后面的车报告情况。然后就以30公里的时速前进,只能参照着路边的白线走,就这样小心翼翼地走出了雾区,在十一点时进到了市区。大家的心情终于放松了。

[小河墓地探险记作文1500字]相关文章: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