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第二课时评课稿
王老师在《猫》的第二课时教学中,能抓住文章的重点“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来展开教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扣词语,促朗读。
充分发挥课堂朗读能促进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情,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强烈欲望。王老师在课堂中通过抓关键词语,找重点句子来促进学生朗读。如在理解猫的可爱时,王老师抓住“吧、呀、呢”等语气词,运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和朗读技巧,让学生绘声绘色,充满感情地朗读,体会猫的可爱,个别学生还能从中体会到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呢。在重点理解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时,王老师则抓住几个动词“蹭、跳、印”等,让学生通过练读、个别读、师导读、范读、齐读等方式,体会到猫的可爱之处,老舍先生对它的喜爱之情。这样朗读使得王老师的语文教学进行的有声有色,最终使学生在朗读中真正感知课文所表述的境界。
二、创情境,悟感情。
情境教学能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老舍先生的《猫》是一篇文美情深的作品,在课上创设出良好的情景能把学生的思想感情调动起来。王老师在教学中也非常注重这一点,其中在理解“丰富多腔”这词语时,王老师通过语言的描述创设情境,他问学生“当猫吃饱了,它会满足地叫一声——(学生模仿猫的叫声),当猫看到主人回来了,会高兴地叫一声——(学生模仿猫的叫声),当猫看到老鼠的时候,会勇敢地叫一声——(学生模仿猫的叫声)……”通过这样的情境练习,学生对“丰富多腔”这一词有了深刻、形象的理解,还对猫古怪、淘气的性格有进一步的体会。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着。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不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使得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和生活味。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