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优秀教学设计

文章 2019-07-14 09:44:40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

①识记村委会、居委会的性质及其作用

②正确理解基层民主管理中公民民主参与的形式

③联系实际分析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提高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体验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自觉性。

2、教学重点:村委会、居委会的性质及其作用;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参与形式和作用

3、教学难点: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参与形式和作用

(二)学情

对一名高中学生来说,民主管理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话题。说它陌生,是因为学生平时对社会生活中的基层民主管理了解不多,关注程度不高;说它熟悉,源自于学生在学校就置身于班级管理中,会直接参与班级管理(比如班规的制定),对班级民主管理有一定的切身体会。着眼于现实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民主管理的探究活动,借此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各种民主管理的机会,以不同方式尝试参与民主管理活动,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培养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增强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提高自身政治素质。

二、设计理念

(一)以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体验感知为基础。从生活实际的情形看,本框的内容与真实场景的全貌比较接近,学生或多或少有过接触,而教师掌握的仅仅是个体生活圈子所限定的那部分,因此,教学设计应当立足于师生已有的经验和局限,充分考虑到教师的生活层面和学生家庭生活的区位差异引发的所见所闻的不同。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框采用探究活动的形式有利于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通过探究的各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情形,而不是从课本到理论那么的抽象,同时可以进一步领会教材中的知识,体验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认同感。

三、教学策略及方法

(一)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体验。

(二)教法:

1、问题教学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发求知动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任务驱动法:提出任务要求并限时完成。

3、评价法:明示考核评价项目,供学生参考对照,检测任务完成情况。

四、学法指导

(一)运用比较法,体会班级管理、村民自治、居民自治的性质与运作及意义。

(二)调查法:通过学生参与调查,感受真实生活场景,提高学生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可信度的认可。

(三)合作学习法: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任务;能把活动的成果用一定的形式展示出来并作说明,达到资源共享。

五、课前准备

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情况,将学生分成居民组和村民组两个组,按照教师提供的调查问卷分别进行社会调查和网络搜索。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