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实践的论文
摘要:图形创意是开启学生设计意识的一门重要启蒙课,并在学生从绘画基础训练转向专业设计学习的过程中起着过渡与衔接作用。本研究对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定位进行了阐释,对图形创意教学实践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实施图形创意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路和建议,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图形创意;创造力培养;课程创新;教学研究
图形创意是设计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高校设计学子所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专业技能。随着应用领域的日趋扩展,图形创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正在得到不断丰富。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越来越强调创新精神培养的今天,如何通过图形创意课程来强化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与实践创新精神,已成为高校艺术设计类任课教师所迫切需要关注、研究的课题。
一、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定位
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图形”一词在英文中多通过“Graphic”进行表达,意指由书、画、刻、印等手段产生的说明性图形符号。“创意”则对应于英文“Creative”,意为创新、创造或富有想象力。从设计学的角度来看,图形创意可以理解为以图形元素为基础,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规律及图形构成法则,将图符、图样、画像等转化为具有创新性且能准确表达特定信息的视觉符号的过程。而在一般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图形创意被定位为一门探索视觉形式语言与创新设计观念的专业基础课,并在学生从绘画基础训练转向专业设计学习的过渡过程中起着衔接、转承作用。一方面,图形符号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信息传达载体,尤其在我们今天所生活的读图时代、视觉文化时代,图形语言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广告、标志、包装、企业形象的创作当中,其影响力也广泛辐射动漫、游戏、服装、产品、景观、建筑等设计领域。懂得利用图形说话,懂得利用图形语言来表达概念和思想已成为对设计师最核心的能力素质要求。另一方面,培养创新设计观念是图形创意教学的本质属性。自林家阳教授在无锡轻工大学进行最初的教学尝试以来,图形创意课程进入我国已有二十余年。该课程之所以得到各大院校的采用推广,其意义也就在于能对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弥补三大构成体系的局限性和以往创新教育的不足。应该说,图形创意的教学重点并非使学生获得经验性技法和与艺术审美修养,而是培养学生设计创意的习惯和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在此意义上,图形创意应该被视为开启学生设计意识的启蒙课。
二、图形创意教学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一)重形式、轻创意的观念误区。优秀的图形创意作品是创意观念与视觉形式的完美结合。其中,创意观念提供了思想内核,视觉形式则是对思想观念的外化展现。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和教师容易将侧重点聚焦于视觉效果和风格技法,对创造性思维的引导启发却往往受到忽略。尤其在执行表现主要依赖电脑实现的今天,学生经常直接跳过构思环节,陷入到对软件技法的钻研,这恰恰是造成作品空洞乏味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图形创意与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装饰图案等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针对思维创新性进行方法、规律与行为训练,从而帮助学生从基础绘画思维转向设计思维。这种训练的目的并非刻意达成某种形式,而是在遵循创意规律的基础上围绕设计问题进行意念创造。并且,设计意识和创意思维同样是设计类专业学生所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一味追求结果而忽略过程的做法只会造成本末倒置,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二)孤立封闭的教学情境。一种情况是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环节比例偏低,教学内容囿于对书本材料的枯燥讲解,单一的授课形式导致学生的知识理解停留在表层,难以真正学以致用。显而易见的是,图形创意的教学核心不是传授给学生现成的概念、教条或标准答案,而是让其掌握探寻答案的方法以及能不断更新发展的知识结构。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记忆、灌输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也不利于知识原理的内化吸收,并最终转化为思维技能。另一种情况则是课程内容忽视与横向课程的必要联系,也缺乏与业界实务的沟通交流。脱离应用情境来孤立地展开创作练习,往往使学生盲目地求新求异。发散思维失去“主题”约束,结果经常是作品怪诞离奇、不知所云。又或是学会了具体的创意表现手法,却不懂如何联系实际问题,达不到对后续课程形成支撑铺垫的目的。(三)忽视对新媒介、新载体的探索发掘。在以往,图形创意的知识被大量运用到平面设计领域。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元对话、跨界融合成为设计艺术的新趋势,图形传播的载体和图形创意的手段已经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数字技术的勃兴为图形表达开拓出许多新的舞台,在不久的将来,数字媒介完全有可能取代纸质媒介成为图形传播的主流平台,图形符号也将更多以三维、动态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这迫切地需要我们打破思维定势,赋予图形创意教学新的范畴与含义。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图形创意课程仍较少更新教学内容与观念,不论从方法还是模式上仍局限在传统的二维、静态图形创意领域。学生对于新时期的新媒介、新技术、新材料、新形式知之甚少,无形中极大限制了思维宽度与深度的拓展。
三、对图形创意课程创新的几点思考
(一)引入研究式教学模式,通过虚拟项目丰富实训环节。图形创意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应融入一定的案例剖析和实训环节来帮助学生建立起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在课程前半段,教师可以结合对具体创意技法、章节知识点的讲授展开随堂快题练习。课程后半段,则可以植入更具综合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的专题研究项目,通过贯彻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思路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设计能力。有学者指出,学生在研究式教学中并不一定真正发现人类未知的什么,而主要是模仿发现者的思维路线,是一种“发现式”的学习方式。因此,专题研究项目的引入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跳出书本上的现成理论,深入思考怎么样设计和为什么如此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图形创意课程并非要教会学生创作完整的设计作品,专题研究项目的设置应与学生的阶段性能力培养目标相匹配,因此不宜采用过于商业化的实战项目。更合理的做法是以虚拟项目为主,辅之一定比例的设计竞赛,通过“赛训结合”来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是应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相对应的研究课题,并力求以“创意载体丰富化、表现平台多元化”来保证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效对接。例如:视觉传达专业的项目选择范围除了海报、标志之外,可以补充UI图标、APP界面等内容;服装设计专业则可围绕情侣T恤、帆布鞋展开创作;产品专业还能尝试可将椅子、靠垫等作为图形创意平台。(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观察与分析是图形创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但在网络资源高度发达的今天,海量的案例素材几乎唾手可得,这常常使学生习惯性地求助于网络图库,由此造成创作练习中充斥着模仿、套用与抄袭。久而久之,拿来主义就会麻痹初学者的头脑,学生会形成一种思维惰性,从而严重阻碍到观察敏锐性和思考独立性的养成。面对创作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掘灵感,从切身体验中积累素材,从对设计对象的多角度观察中寻找思维切入点。一旦提炼出核心概念,就应该沿着概念相关性、造型趋近性、功能相似性、因果关联性、矛盾差异性等多条思维路径展开发散联想,并运用思维导图将自己的思考图式记录下来,进而寻找可视化图形元素使概念表达从抽象转为具象,从无形变为有形。在此过程中,网络图库固然能带来丰富的优秀范例供参考学习,但更重要的是对其创作思路展开分析。教师应帮助学生对前人作品的创意手法、思维路径进行梳理,通过总结其中的规律性来检验自己的思维空白点,而不是照搬现成元素进行简单拼贴。(三)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几乎在任何创意创新领域,沟通与交流都能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而在图形创意课程中,也有必要鼓励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实际上,围绕问题的讨论绝不应仅限于小组或团队内部,而是能在整个班级乃至跨专业之间展开。在创作受阻时,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往往能起到知识共享、开启思路和激发灵感的作用。而在创作完成后,通过公开展示作品及聆听他人建议,学生也能学会站在不同角度、立场来思考问题,并加深对已有创意的认识感悟。这既是一个让作品得到历练升华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学生辩证思维的过程。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要善于以“引导性”而非“指令性”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对于初学者而言,通往成功创意的道路必然布满荆棘和挫折,优秀的创意作品也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从言语、行为上给予更多鼓励,并适时地给予学生建设性回馈。除了允许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并能充分表达出观点,教学过程中也应尽量避免给出“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实际上,只有当学生感知到一种宽松、平等、自主和支持性的交流氛围,才能打开心扉、放下包袱,以更大的兴趣热情投入到学习创作当中。(四)设立以“过程”为导向的创意评价机制。图形创意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以创造性的方式切入图形设计。教学重点主要在于培养和挖掘创新意识,而非追求形态完整、技艺纯熟的设计作品。因此,指导教师应注意从创意思维的角度来评价、分析学生练习。有些学生的习作从画面效果来看或许是笨拙粗糙的,但在构思立意层面往往有着难能可贵的闪光点。对此,可以将“创意笔记”引入课堂,要求学生清晰、完整地记录下设计过程。“创意笔记”的内容并非是对创意成果的简单罗列,而是需要学生系统化地整理从主题缘起、资料搜集、构思推理、创意筛选、直至最终方案的演化轨迹。从模糊到清晰,一步步梳理出所有资料的相互关联。实际上,要求学生对“创意笔记”进行展示回顾,也是促使其完成自我反思与自我提升的重要环节。而对于指导教师来说,查阅“创意笔记”能由此读懂创意诞生的心路历程,包括学生的观察深度、思维广度以及创意方法的正确性等,并能找出每个阶段、每过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客观中肯的评价教学效果。
设计教育始终是面向创新的教育,把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放在首位也应成为图形创意课程的主导思想。然而,目前国内高校的图形创意教学在观念、方法和模式上仍普遍存在一些欠妥之处。如何合理衔接该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位置,使其真正成为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出发点,仍有待从理论上不断探索并从实践上积极创新。本研究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与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和设想。笔者相信,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的研究方兴未艾。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