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下数学地理教学论文

文章 2019-07-14 09:05:21 1个回答   ()人看过

1以学生为主体,建构开放式地理教学课堂

课堂是师生教与学的大舞台,在数字校园环境下,能够较方便地构建起开放的地理教学课堂,营造起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人人都参与,个个是主体,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其想象和动手能力均得以提升。经过不断学习和摸索,我们采取“情境设凝—自主探究—协作交流—评价反馈”四个环节开展地理教学,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大胆放手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索、自由思维,教师适时点拨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协作交流活动中主动完成了知识的建构。例如,在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聚落》一课时,先将一些地区的气候资料变成数字化学习资源并展示该地区相应的民居景观图及简介,然后提出问题:请说出中国南方的吊脚楼、黄土高原的窑洞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并提供相应网站,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接着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最后在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下,达成对该问题的共识,总结出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开展网络合作学习,深化拓展地理课程空间

当学生很难独立完成某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时,让他们通过网络或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进行合作学习,学生把自己在网络或非网络上收集的材料在课堂或论坛、微信群、QQ群进行交流探讨,就能互相取长补短,从而解决问题。例如,我校参加全国第四届“地理小博士”知识竞赛时,其中一内容是撰写关于环境方面的科技小论文。我将所教的六个班参加的人数分别编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员,实地进行走访和调查当地的环境情况,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在六名小组长的带领下,有的上网搜索有关环境保护措施方面的知识;有的利用手机、相机拍摄环境污染的图片;有的访问当地村民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小组成员互相配合,把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并制作成演示文稿PPT,在组与组之间交流时,每个小组选举一名代表将他们的成果一一进行展示。其中第一、二小组着重展示调查、访问当地环境变化的情况,第三、四组重点介绍环境污染方面的情况,第五、六组重点介绍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最后每个学习小组根据收集的素材分别确定各自主题,再撰写出相关的调查报告和小论文。这样不但拓展了地理课程空间,增强了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也锻炼了合作学习等诸多能力。

3运用QQ群和论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无限生机,更为教育注入了鲜活的动力,特别是给教师赋予了新的工具和手段。诸如博客、论坛、微信等网络交流工具,更如雨后春笋,教学中我们可充分运用这些工具,特别是利用QQ群组建讨论组,把要讨论的主题呈现在群中,这样就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随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见解,还可就其感兴趣的问题在网上查询,然后分享给讨论组。如此既是自主学习,又是协作学习,共同解决了问题。如,在学习地球的形状时,笔者通过QQ群建立一个关于“地球形状”的讨论组,没要两天时间,一个个说明地球是球面而非平面事例,让大家眼前一亮。再如,在教学世界的地形时,笔者在微信上发出邀请,让大家搜索并下载关于世界之最的图片,还要求学生将自己外出旅游拍摄到的有关地理事物的景观图片上传到QQ群里,相互交流学习,特别好的也制作成演示文稿拿到课堂上交流。第二天笔者打开QQ群一看,一幅幅精彩的图片,一张张景观照片,无不令人赞赏。可见,我们利用好了Internet上诸如博客、微信、QQ等网络交流工具,为学生构建起自主学习的平台,其能力的提升不言而喻。

4借鉴积累与创新,丰富地理教学资源库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素材的收集是地理课程资源建设的重点。所以如何收集地理教学素材,丰富地理教学资源库是我们每位地理教师必须首先研究的问题。资源的来源一方面可借鉴别人的,如我们教材配套的地理课件,网络上收集的有关的地理课件等,可加以改造,去粗取精,去伪成真,然后进行利用;另一方面要靠地理教师平时的积累,如外出旅游,拍摄的自然景观图片、人文景观图片,录制的民俗、民风歌舞表演,走访老百姓收集的不同地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再者,能够用于地理教学的课程资源,诸如图片和视频等网络素材,这需我们教师平时留意收集、整理并进行再加工,养成收集素材资料的习惯。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收集和整理资料,将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地理素材加以整合。如有的学生出国旅游,就将他收集的异国风情的素材整理出来;有的学生游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就将收集的景观图片制作成幻灯片等,各种资料收集整理的过程也是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过程。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