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翻译语篇教学实践途径论文
摘要:
通过对课前预热、课内交流、课后实践等教学过程的详细阐述,论证应用翻译教学中语篇教学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应用翻译;语篇;教学
一、应用翻译语篇教学现状。
语篇是翻译实践的基本单位;在翻译研究领域,语篇亦为基本研究单位和出发点。在具体的应用翻译教学实践中,语篇教学的重要性早已为各位教学实践人员所熟知。
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与与学生对翻译技巧学习的愿望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居蓓蕾( 2008:70)针对本科英语专业应用翻译教学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反映教师上课讲授的技巧主要以字词的翻译技巧为主;以句子翻译技巧为主的占到了12.5%,以篇章翻译为主的为6.8%;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有近一半的学生在翻译课上无法学习到有关篇章翻译的技巧和策略;而在调查中学生最希望学习的正是篇章翻译的技巧,占到68.1010。
造成应用翻译教学的现状与学生对应用翻译课程的期望值间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传统的应用翻译教学中,教师首先讲解一些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必要的翻译技巧,通过译例对这些理论与技巧进一步阐发,加深学生的理解,然后布置相关的翻译练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翻译实践来强化和巩固技巧。该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硬件设施和技术条件的局限,把一个完整的翻译作品整体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很困难。课堂上给出的译例绝大部分是一些短语、句子或段落,很难保证切实有效地实现篇章翻译教学。由于学生所获得的只是一些零碎的局部信息,缺乏对整个翻译流程的宏观控操,一旦进入应用翻译实践,面对充满专业术语的文本,学生仍然不清楚何时、怎样运用所学技巧。
二、应用翻译语篇教学实施手段一交互式教学,课内外互补。
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室和互联网构建应用翻译教学的新空间,教学双方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和潜能,实现课内外互补,师生互动。
(一)课前预热。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高校里各个班级都有自己的QQ群,学生可以互通信息,老师及辅导员可以及时快捷地发布通知。由于应用文体翻译课程的特殊性,经常需要处理包含大量专业术语的文章,有时还有图片和视频材料。教师均可提前将练习材料发到学生的群共享,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提示。
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理解材料,对于其中的专业术语或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缺陷而无法理解的部分,除了使用传统的纸质工具书,还应该学会熟练地使用各种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电子工具书,利用因特网上丰富的在线术语库、语料库、语言词典、百科全书等查询信息,帮助解决翻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袁亦宁,2005:53)。该过程学生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在群里进行商讨,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问题。
课前预热的优点在于:
1、可以提前将篇章材料展示给学生,解决传统教学中由于时空局限而造成的缺憾。
2、学生提前了解课堂内容,使课堂教学的顺利和高效进行成为可能。
3、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作业能力。
4、学生预先了解自己的翻译难点,课堂上可以集中精力有针对性地学习。
(二)课内交流。
多媒体教室在普通高校已经基本普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局域网络来实现与学生的交流。由教师主机、若干台学生电脑、服务器和控制台通过通讯线路和教学网络软件连接起来,以形成教室里的局域网(陈凌,2007:90)。如通过局域网启动Word工具栏下拉菜单里的“联机协作”一“现在开会”的功能就可以实现教室局域网络教学。
学生课前的预习工作使得他们既有自己独到的体会,也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局域网互相发送邮件,进一步讨论原文理解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展示自己的翻译作品,讨论、切磋,通过阅读别人的译作来改进自己的译文。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是译者,也是读者,彼此间进行亲密交流,能深刻地体会翻译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和要求,同时,合作修改能更好地提高译作质量。课中讨论这一步骤可以让学生对原作篇章既有整体把握,又对原文的难点各个击破,为最后的译文定稿夯实了基础。如果由于技术原因或硬件约束而无法实现局域网络教学,这一过程也可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下进行。虽然有可能达不到利用局域网的教学效果,但是有问必答的形式,面对面的舌战,同样能让学生感受到热烈的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课后实践。
经过课堂的讨论和学习,学生对原文的理解会更深刻,对自己的译作也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此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进一步努力,查阅资料,请教同学和老师等,对自己的译作进行最后的修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译作上交。应用翻译一般是分专题进行授课,如果学生对某些专题,如商务翻译,新闻翻译等内容表现出特别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以上程序进行更多的篇章翻译练习:先整体把握原文,再对难点各个击破,译出一篇从内容到形式都合格的作品。
(四)主导和监控作用。
在该篇章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然而,教师的主导地位更不容忽视,在不同阶段,教师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指导学生严格按要求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
首先,在课前预热阶段,教师除了提供源语文本外,还要将虚拟顾客对译文的要求,如文本格式,译文大概长度等告知学生,使学生明确该翻译任务的要求;还可以将一些在线词典,常用的在线翻译网站等信息提供给学生,涉及到某一专业方面的文章,还要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搜索引擎查找术语及专业知识理解。让学生不至于觉得无从下手。经过如此训练的学生将来在面临具体的翻译任务时,也会有条不紊地开始工作。课内讨论阶段对学生的译作质量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篇章进行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接下来针对难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此时可以先就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讨论,群策群力寻求答案。教师要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提问、小组讨论、赏析等课堂形式创造出一种师生:学生交互协作的环境,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探讨、发现、运用双语转换的规律(伍小君,2007:122)。
课后实践阶段,教师的角色就是答疑解惑,并督促学生按时上交格式符合顾客要求的译作(电子文档最佳,便于将优秀译作反馈给全体学生),在经过认真批阅后,可以选取部分优秀译文在下次课堂教学时进行赏析,巩固所学知识及技能,还可将所有作业打包上传至本班群共享空间,方便学生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要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很关键的是教师的约束和评价机制。由教师建立学生学习个人档案,教师课堂评价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分项表现,如课堂讨论的参与情况,回答问题的准确度等,同学定期根据老师的要求随机相互评定成绩并登记在册。在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时将以上因素充分考虑。这些做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认真参与学习过程并高效完成任务。
三、结束语。
如果把篇章教学比喻为盖高楼,课前预热就如同学生自己搭框架,并完成部分细节,课堂教学就是由建筑师现场指导,解决一些施工过程中的难题;课后实践就是最后的整饬和抛光,通过这些步骤,最终盖起质量合格,外观大方的高楼。在应用翻译教学中应用此方法,既能充分利用资源,改进教学手段和内容,又极大地锻炼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应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居蓓蕾傅敬民,本科英语专业应用翻译教学调查与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6):68 —72。
[2]袁亦宁,翻译技术与我国技术翻译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技翻译,2005 (1):51 — 54。
[3]陈凌,利用多媒体教室交互创设翻译教学新空间[J],中国电化教育,2007(12):90 —92。
[4]伍小君,“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建构[J],外语学刊,2007(4):121—123。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