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故事「推荐」
长征路上发生的故事一定非常感人。下面是我们带来的长征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长征的故事篇一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长征的故事篇二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并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
尽管,当年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长征的故事篇三
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十三岁的女红军叫小兰。
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由于没有办法生活,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的压迫和打骂。
后来,红军来到了他的故乡,把逼死她父母的坏地主打倒了。小兰就跑到部队里,坚持要当红军,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的领导看她又瘦又小,就不同意。
“你这么小,应该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去。想参军,等长大一点再来吧。”
小兰一听不要她,急得哭起来:
“我没有爸爸妈妈了,红军不要我,我就没有地方去了。”
红军领导一听,觉得小兰很可怜,就答应了她的要求,让她在部队的卫生部帮忙。这样,小兰就跟着红军参加了长征。她不怕劳苦,遇事上前,战士们都很喜欢她,不久,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
荒凉的草地上,除了野草就是沼泽。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进去,再也爬不上来。部队已经断炊好几天了,战士们又累又饿,但还是坚持向前走着。这天,终于走出了草地,眼前出现了一个小村子。
红军战士们十分高兴。小兰也高兴得又蹦又跳。她想,有村子就能找到粮食,终于可以不再饿肚子了。
红军部队进了村,小兰把伤病员安置好后,就拿着米袋去找粮食。可是那么大的一个村子,却一个老百姓也没有。小兰知道,这是村民们以为官兵来了,肯定要抢劫村庄,都躲起来了。
她在村里走了一圈,一个人也没见到。只看见一个打谷常场上还堆着一堆麦秸,上面还有没打干净的青稞麦粒。她蹲在那里,一边翻着秸秆,一边一粒一粒地捡麦粒。半天,才捡了不到一小碗。这点东西能吃几顿呢!
她站起来继续走,还想再找一些。走着走着,迎面正好碰见一个大个子红军。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扛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走过来。
小兰一看,原来是卫生队养过伤的那个大个子,他的伤口还是小兰护理好的呢。
“哎,大个子,你在哪儿搞来这么多的粮食?”
大个子红军放下口袋说:“是你呀,我在地主家的院子里挖了半天,找到了这么一袋子。你找到多少?”
小兰把口袋给他看说:“只找到这些,我还得再找。”
大个子红军接过米袋掂了掂,笑着说:“小兰,还要赶很远的路,这点粮食肯定不够。你们卫生队也挺辛苦的,我分给你点吧。”
说着,他打开口袋,捧了一捧青稞麦,就要往小兰的米袋里放。
小兰赶紧把米袋藏在背后,摇摇手说:
“不要,你们还要参加战斗呢,我还是自己去找吧。”
大个子红军人高马大,一把夺过小兰的米袋,一边往里倒,一边亲切地说:“没关系,我们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来了。大家都是战友,我们病了还要你们卫生队照顾呢。”
小兰感动地看着大个子,没有再推辞。
第二天早上,部队出发了。
小兰扶着一名伤员,紧跟着部队,小心地往前走。昨天找到的粮食,一大半被她交给卫生队的炊事员了,只留了很小的一小部分做自己的口粮。但能帮到大家的忙,就算自己饿几天,小兰也觉得很开心。
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条小河,河上用树干临时搭起一座桥。低低的,几乎碰到水面了。桥很细,桥下的河水“哗哗”地流着,令人心慌。小兰最怕过河了,这么细的桥,万一摔下去,轻的就会被河水浸湿,遇上水大的时候,就有被冲走的危险。
小兰把腰间的干粮袋系好,双手扶着伤员说:“同志,要过桥了,桥细,慢慢走。”
谁知道,走到桥中间的时候,那个伤员忽然咳嗽起来了。他的脸涨得通红,身子直发抖,脚底下一滑,身子一歪。走在他后面的小兰连忙使劲扶住了他。可是这一用力,腰间的口袋掉进了水里。袋子在水里翻滚了几下,就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
小兰愣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可是以后几天的口粮埃伤员终于缓过气来,回过头来向他道谢,发现她望着河水直发愣,就问:“小兰,怎么了?”
小兰怕伤员同志难过,连忙摇摇头说:“没事,咱们快走吧,别挡了后面的战士。”扶着他过了小河。
到中午宿营的时候,卫生队的队长从后面走过来。小兰向他报告了伤员的情况,一名医生把伤员带到一边检查。
小兰本想把口粮丢了的事情告诉队长,但话刚到嘴边,就又收了回去。她想:不能把粮食丢了的事儿说出来。要是同志们知道了,肯定会把自己的粮食拿出来分给我吃。大家的粮食都很少,我怎么能吃他们的呢?不,我要坚持。大不了多吃点野菜。
为了怕同志们看出她没了粮食,小兰就在衣服的口袋里塞满了土和杂草。
已到了营地,她就四处地挖野菜。就这样过了几天,小兰的身体熬不住了。
她常常拉肚子,头晕,两腿软绵绵的,一点劲儿都没有。有一天,她走着走着,一下就栽倒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
她醒过来的时候,发现队长正背着她。队长年纪比她们稍微大一点,这些天来和大家一样,吃野草和麦粉糊糊,也没什么力气。小兰伏在她身后,看着她脸上淌着豆大的汗珠,嘴里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往前走着。心里十分感动。
小兰赶紧说:“队长,我自己能走,快让我下来!”央求了半天,队长才把她放下来。小兰坚持着自己走,一直跟着队伍,没有掉队。
到了晚上,宿营休息。小兰又躲到一边吃野菜,队长不放心她的身体,过来看她。见她只吃野菜,十分奇怪。
就问:“你光吃这个怎么行?你的口粮呢?”
小兰赶紧说:“我想省着点吃。”
“不是这个省法,把身体熬坏了,省的那些给谁吃去?”
队长抢过小兰的口袋,要给她做饭吃。打开一看,发现里面全是土和野草。她愣住了。
“小兰,你的口粮呢?”
小兰看到队长这么关心她,想说话,可嗓子眼像什么堵住了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她才把丢粮食的事儿告诉了队长。
队长听了说:“你呀你,怎么不早说呀?我们是革命同志,要同甘共苦。今天我要不发现,你还要挺到什么时候?”
说着,队长从自己的口袋里,抓出一把麦粉,放进小兰的缸子里,说:“你先吃,我马上去报告首长。”
不一会儿,小兰丢粮食的事儿,像一阵风似地传开了。同志们都走过来,把自己的粮食分给小兰。小兰急忙摇手说:
“不,不,谢谢大家……我不说就是不想让你们大家着急。”
同志们都说:“小兰,你收下吧。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得把你这个小红军带出草地。”
小兰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饿了几天的肚子,在大家关怀的眼神下好像一点都不重要了。
这天夜里,小兰怎么也睡不着。想起小时候,在地主家里受压迫,挨打受骂的。要不是找到了共产党,自己早就死了。参加了红军以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大家都互相帮助,亲如一家,这样的部队上哪去找埃小兰暗下决心,这辈子都不离开红军队伍了!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红军长征的故事大全
2.长征故事图片
3.有关毛泽东长征的故事
4.关于长征感人故事
5.红军长征的小故事
6.长征小故事:直罗镇战役
7.长征感人故事:任思忠草地里过鬼门关
8.小小电报员的红军长征故事
9.长征故事:东征战役
10.长征故事:四位亲人冤死在“肃反”枪口下
本文标签:
[!--temp.ykpl--]